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4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1:区县(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A11
“杭州版”光阴的故事来了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月那么长 而你居然留住了这一刻
“杭州版”光阴的故事来了
2016-04-29
《新老火车站》 张关春
《钱塘江两岸的变迁》 郑继英
《望江门道口》 张建萍
《奥体中心》 林志刚
《新老解百天桥》 平桂香
《漂亮的城北体育公园》 王巽庠
《西湖周边以及火车站变迁一组》 单家才

本报讯(记者 傅一览)时光如此匆匆,却有人留住了它。

今年杭州市民摄影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杭州市委外宣办和杭州日报共同推出的“韵味杭州——光阴的故事”摄影作品征集正式收官。

这些关于杭州各个时期新旧对比的照片,反映了杭州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

有网友评价,这次参赛的“摄影大虾”真厉害,有的照片跨越了几十年,好几代人,这样如此珍贵的岁月记录,正是见证城市变迁的珍贵财富。

从4月14日至今,我们收到了200多张投稿照片,经过初步筛选以及三轮网络投票,结合专家评选意见,“韵味杭州——光阴的故事”前18强以及各大奖项出炉。

一等奖

《钱塘江两岸的变迁》 郑继英

老照片拍摄于1990年6月,新照片拍摄于2008年8月,照片记录了杭州跨江发展的历史,钱塘江南岸从一片油菜花田变成高楼林立的新空间。

《新老火车站》 张关春

老照片拍摄于1996年的火车城站大门口,新照片是2016年在城站对面的大楼俯拍的,这个带着杭州人出发的车站,承载了这个城市满满的记忆。

《望江门道口》 张建萍

老照片拍摄于1999年的老望江门,新照片是2009年的望江门,曾经的铁路道口上,人们推着自行车。如今,这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二等奖

《新老解百天桥》 平桂香

老照片拍摄于2009年,新照片拍摄于2013年。解百天桥建于1993年,呈“工”字形,为大跨度钢箱梁结构,走在桥上感觉晃动成了它的“标志”。新天桥于2012年9月底重建,以“口”字形,设置8部电梯和4处梯道。

《漂亮的城北体育公园》 王巽庠

老照片拍摄于2005年前后,新照片拍摄于2010年前后,见证了这个地块从农居、工厂变成漂亮的公园。拍摄时公园一期工程刚刚建成。

《奥体中心》 林志刚

奥体主体育场的外形像一朵莲花,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照片见证了莲花的绽放全过程。

《西湖周边以及火车站变迁一组》 单家才

1969年和2015年冬孤山放鹤亭,1976年和2006年4月16日孤山后门石阶,1971年2月和2015年冬天的火车站。照片的主角是景色,更是一家人共同度过的岁月。

《公交人》 庞培华

一家三代公交人,作者小时候经常到老照片里拍摄的8路公交站给父亲送饭,童年的记忆往往是一生的记忆,当年的车站消失了,他自己动手制作了一辆父亲曾经开过的“道奇”车的模型,放到原来公交站的所在地。

三等奖

《“西子号”升级高铁杭京线》 沈琦

老照片拍摄于1994年,新照片拍摄于2013年,1987年4月,杭州——无锡(N504次)的双层旅游列车——“西子号”,是杭州铁路分局的“明星列车”。2013年7月1日,杭州客运段执乘的杭京线高铁列车上,大家又感受到“西子”姑娘们的真诚服务。

《西塘河》 金永炎

《凤起路变迁》 戴光耀

《天子岭变迁》 洪芬

《中东河贯通》 马和生

《候车座今昔》 沈慧强

《东站变迁》 巴西龟

《畈里张村的变迁》 柳田兴

《桥西有变化》 王巽庠

《武林商圈》 平传根

一等奖3名,各奖励2000元;二等奖5名,各奖励1000元;三等奖10名,各奖励500元(参赛者需对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负责),请获奖者持身份证件,于5月10日后的工作日在杭州日报新大楼1906贾女士处领奖。

详见“读城杭州”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岁月那么长 而你居然留住了这一刻
“杭州版”光阴的故事来了
2016-04-29
《新老火车站》 张关春
《钱塘江两岸的变迁》 郑继英
《望江门道口》 张建萍
《奥体中心》 林志刚
《新老解百天桥》 平桂香
《漂亮的城北体育公园》 王巽庠
《西湖周边以及火车站变迁一组》 单家才

本报讯(记者 傅一览)时光如此匆匆,却有人留住了它。

今年杭州市民摄影节的系列活动之一,杭州市委外宣办和杭州日报共同推出的“韵味杭州——光阴的故事”摄影作品征集正式收官。

这些关于杭州各个时期新旧对比的照片,反映了杭州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

有网友评价,这次参赛的“摄影大虾”真厉害,有的照片跨越了几十年,好几代人,这样如此珍贵的岁月记录,正是见证城市变迁的珍贵财富。

从4月14日至今,我们收到了200多张投稿照片,经过初步筛选以及三轮网络投票,结合专家评选意见,“韵味杭州——光阴的故事”前18强以及各大奖项出炉。

一等奖

《钱塘江两岸的变迁》 郑继英

老照片拍摄于1990年6月,新照片拍摄于2008年8月,照片记录了杭州跨江发展的历史,钱塘江南岸从一片油菜花田变成高楼林立的新空间。

《新老火车站》 张关春

老照片拍摄于1996年的火车城站大门口,新照片是2016年在城站对面的大楼俯拍的,这个带着杭州人出发的车站,承载了这个城市满满的记忆。

《望江门道口》 张建萍

老照片拍摄于1999年的老望江门,新照片是2009年的望江门,曾经的铁路道口上,人们推着自行车。如今,这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二等奖

《新老解百天桥》 平桂香

老照片拍摄于2009年,新照片拍摄于2013年。解百天桥建于1993年,呈“工”字形,为大跨度钢箱梁结构,走在桥上感觉晃动成了它的“标志”。新天桥于2012年9月底重建,以“口”字形,设置8部电梯和4处梯道。

《漂亮的城北体育公园》 王巽庠

老照片拍摄于2005年前后,新照片拍摄于2010年前后,见证了这个地块从农居、工厂变成漂亮的公园。拍摄时公园一期工程刚刚建成。

《奥体中心》 林志刚

奥体主体育场的外形像一朵莲花,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组成,照片见证了莲花的绽放全过程。

《西湖周边以及火车站变迁一组》 单家才

1969年和2015年冬孤山放鹤亭,1976年和2006年4月16日孤山后门石阶,1971年2月和2015年冬天的火车站。照片的主角是景色,更是一家人共同度过的岁月。

《公交人》 庞培华

一家三代公交人,作者小时候经常到老照片里拍摄的8路公交站给父亲送饭,童年的记忆往往是一生的记忆,当年的车站消失了,他自己动手制作了一辆父亲曾经开过的“道奇”车的模型,放到原来公交站的所在地。

三等奖

《“西子号”升级高铁杭京线》 沈琦

老照片拍摄于1994年,新照片拍摄于2013年,1987年4月,杭州——无锡(N504次)的双层旅游列车——“西子号”,是杭州铁路分局的“明星列车”。2013年7月1日,杭州客运段执乘的杭京线高铁列车上,大家又感受到“西子”姑娘们的真诚服务。

《西塘河》 金永炎

《凤起路变迁》 戴光耀

《天子岭变迁》 洪芬

《中东河贯通》 马和生

《候车座今昔》 沈慧强

《东站变迁》 巴西龟

《畈里张村的变迁》 柳田兴

《桥西有变化》 王巽庠

《武林商圈》 平传根

一等奖3名,各奖励2000元;二等奖5名,各奖励1000元;三等奖10名,各奖励500元(参赛者需对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负责),请获奖者持身份证件,于5月10日后的工作日在杭州日报新大楼1906贾女士处领奖。

详见“读城杭州”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