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杭州来说,9月召开的G20峰会,既是杭州承办大型活动的重大挑战,也是杭州大步迈向城市国际化的重大机遇。
为此,杭州提出“一切围绕办好G20峰会圆心转”“办好G20 当好东道主”,坚持把服务保障G20峰会作为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最好各项筹备工作。
当前,距离G20峰会只有百余天的时间,杭州的主干道建设、街容美化、城市亮灯、河道整治等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新风路紧邻东站枢纽VIP通道,作为众多服务保障项目中的一个,新风路道路整治也在紧张有序地向前推进。近日,记者来到该项目施工工地,实地了解项目进展等情况。在施工现场,整修一新的道路正在向前方延伸,道路两旁有不少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收尾工作,一辆挖掘机以及数名工人正在清理平整周边的渣土。虽然整个项目还要一个多月才能结束,但是已经能让人感受到整治成效的明显。
四月天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干劲十足。记者见到了新风路道路整治工程项目代建公司负责人卫峰、项目技术负责人陈刚和工人杨秀蛟,请他们谈了谈项目施工进展等情况。
高效、高质施工,尽量降低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新风路道路整治工程项目。
卫峰:新风路道路整治工程是全市服务保障G20峰会的一个重要项目。项目分为市政、景观绿化、建筑、农贸市场地块市政配套等四个主要部分。
其中市政部分主要包括新塘路-艮山西路之间道路结构层和人行道新建,交通设施、智能设施建设,积水点治理,农贸市场地块市政配套建设。这其中除了要新建道路,关键还要新建一条排入横河港的雨水管,以及皋塘二区内新建盖板渠及雨水管道,以解决一直存在的积水问题。
景观绿化部分主要包括道路范围内中央绿化带、行道树和两侧道路外地块绿化。绿化除了要给新建道路种植新的花木,还要保留原有行道树的香樟,缺少的地方要补种。道路两侧绿地也是一个大工程,道路北侧皋塘社区公园绿地及其南侧绿地等都要种植各类乔木、灌木等。
建筑部分主要涉及56幢农居房及附房、彭埠花苑2幢小区房。对于农居房及附房主要是清洗清理,统一防盗隔栅等,沿路店招牌统一材料和形式,彭埠花苑2幢小区楼要重新粉刷。
农贸市场地块市政配套主要是通过对停车场和地块内道路的改造,新增205个停车位;地块内新建雨、污水管和给水消防管网。
主持人:整个工程量还是很大的,目前项目进展得还顺利吗?
卫峰:项目是春节前开工的,春节期间一直在忙,一些工人过年也没有回家。目前,项目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地下管线的部分已经完成,按照工期的话还有个把月时间。时间紧、质量要求高,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都是随时待命,工作人员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基本上什么时候发现问题就什么时候解决。施工人员也是白天晚上都在干,昨天晚上还有几个人干了一夜。
整个新风路道路整治项目是个大的整体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都要靠城管局以及街道社区等单位的同志们一起解决,为此我们还特别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应急处理小组,以便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同时,我们还主动听取附近居民的意见建议,这些都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持人:项目对居民生活影响大吗,你们如何解决?
卫峰:项目对居民生活肯定是有影响的,最明显的就是影响居民出行,但是我们尽量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比如整修道路我们尽量不断行,可以留出半幅道路通行就尽量留出来。
为了赢得居民的支持,在整治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完成工程建设的既定目标,也尽可能解决周边居民的实际需求,真真切切让居民更有获得感,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和其他建设项目不同的地方。比如我们结合环境整治,对农贸市场进行了提升改造,既解决居民买菜问题,又为提升村容村貌和公众秩序创造条件;对村道、停车场进行提升,改善交通,解决当前停车问题;梳理地下管线,解决排水问题;道路沿线立面整治,视觉上更加美观的同时,也排除了一部分乱拉电线等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也有居民给我们提意见,我们几乎每天会到社区了解情况,双方多沟通、多交流,大家互相理解支持,居民总体上是支持的,相关问题解决起来也就很方便了。
点评:服务保障G20,提升城市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许多像新风路道路整治工程这样的工程共同组成的。在施工过程中,多少会给居民们带来一些不便。于施工方而言,采取主动成立应急处理小组、主动听取居民的意见等措施,做到了与居民的有效沟通。于居民而言,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新增停车位、新建雨、污水管和给水消防管网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看得见的好处,所以愿意包容施工所带来的短暂的不便。双方在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中、在善意的理解和支持中,共同推进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坚持按照质量第一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项目涉及工程量这么大,肯定碰到了不少问题吧。
陈刚:施工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俗话说,冬修水利夏修路,但是工期紧、任务重,碰到再多问题也只能边干边克服,但我们都坚持按照质量第一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及时予以解决。比如艮山西路交叉口由于横河港河水水位比较高,由此带来的渗漏问题,造成路基形成弹簧土现象,极大影响道路质量安全。为此,我们召集了各方专家进行会审,兼顾质量和工期,最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抓紧实施。
主持人: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难做的事情?都是如何解决的?
陈刚:从项目开工到现在,最难的就是开挖道路沟槽时遇到的管线问题。施工道路下的每一条管线都可能是一个居住片区生活保障的一部分,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停水、停电、道路积水等问题。
施工前,我们必须摸清管路,决不能有遗漏,有的地下管线就像蜘蛛网,但是无论管线如何复杂,都要求我们的工程师尽快搞清楚,并决定开挖的位置、方式等等,因此,这些在工地上穿梭的工程师也被工友们称为“蜘蛛侠”。施工中,特别是雨水管道施工时,地下管线复杂造成的施工困难巨大,为了保护好地下管线,开挖时就要特别小心,有时候连最小型的挖掘机都不能用,这时候就只能用人工。另外,施工中,除了常规的钢板桩维护、加强沉降观察、实施管线暴露、管线保护等措施外,我们还准备了应急抢修组织,万一发生问题,争取第一时间抢修,尽可能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
点评:实干不是蛮干,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可循。顺利完成工程,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重点难点的研判以及合理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工人,每个人各司其职、守土有责,发挥其专业技能是敬业精神,是工程顺利完工的精神内核。
希望看到工程完工的样子,将来会带着孙子来杭州
主持人:你是何时进驻项目工地的,都负责哪些具体工作?
杨秀蛟:去年项目开始时,我就来到施工现场了。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个项目是杭州迎接G20峰会的重要工程。我来自湖南湘西,已经54岁了,我和很多工友一样都是外地人,但我们都为能参与这样的工作感到自豪。
整个工地很忙的,所以今年过年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回家。这几天的施工更关键,很多人都没怎么休息,昨天整修道路雨水井,晚上领导又和我们几个一起忙了一个通宵。时间紧,今天任务还有很多,所以我们简单休息了一下,就又赶快来工地了。
主持人:工作还适应吗,有什么愿望吗?
杨秀蛟:我在工地上主要干些杂活,工友们都很照顾,吃住都挺好。虽然任务重,但是还是吃得消的。这个项目,施工质量要求高,对工人要求也高,不过,只要能把活儿干好,只要能按工期完成项目,苦些累些也没啥。
我儿子也和我一起在工地上干活,我们父子两个在一起工作,这样互相有个照应,我挺知足的。这个工程再过个把月就会完工了,我很希望看到工程完工的样子,希望看到车子跑在这条道路上。等这些道路全都修好了,杭州肯定更顺畅、更漂亮。过几年,杭州肯定也会更漂亮,也希望那时候能带着孙子来杭州,会指给他看,这条道路就是爷爷和爸爸一起参与修建的。
点评:作为2016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G20杭州峰会自确定那一刻,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G20峰会不仅是中国的、杭州的,也是参与建设的工人的、生活在杭州的普通老百姓的。每个人对G20峰会的参与度不同、经历不同、感受不同,但却有同样的愿景——在世界展示一个光彩亮丽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