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14:西湖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给杭州市民的一封信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杭州市民的一封信
2016-04-22

从2007年种下第一棵梭梭起,这已经是我在这片不毛沙漠的第10个年头了。关于这10年所种的生态梭梭林,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它们正为附近的村庄和田野发挥着长远的庇护作用。

我所生活的甘肃省民勤县,以前是一个被称作“ 沙漠绿洲”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河西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现在,它“著名”是因为沙尘暴。在我的记忆里,2010年4月的那场特大沙尘暴极为恐怖:沙墙从天而降,几分钟之后,整个县城一片漆黑,漫天沙尘狂舞……

今年,杭州林志愿者所遭遇到的沙尘暴,在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民勤,只能算是小的。

我有一个治沙梦,我要尽我的力量拯救家乡。

这是当年和朋友创办“拯救民勤网”的初衷,10年过去了,我们初衷不改!

梭梭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是沙漠里的英雄,抗干旱,耐盐碱,在年降水不到100 毫米、土壤水分含量在0.8~1.2%的严酷条件下仍能生存。在民勤种梭梭防风固沙,最为适宜。

10亩地梭梭,这是2007年的数字。但从这数字开始,到2016年,我们种了超过2万亩的梭梭林。

志愿者队伍也在一天天扩大。从当初的四五百人,到现在注册人数达到近五千。网站上,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人士,在关注着民勤。

“杭州林”是从2011年开始的,“ 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引发着热烈而持续的社会影响:上到90岁的老人,下至上幼儿园的儿童,年复一年都来捐款。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把环境意识化解为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自觉行动,我希望,从一棵梭梭出发,把生态文明和环境意识,像涟漪一样传递出去,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因为我相信,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改变,都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力量。

“杭州林”六年,是绿色在民勤扩展的六年,是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的六年。我有幸参与其中,亲身见证了这个过程。在此,向所有杭州市民深表感谢!

摄影 顾飚 孔庆根 制图 王璟

【志愿者民勤行】

在民勤,看到广袤的土地,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夹击,沙化严重。看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当地人民的勤劳与坚守。几天中跟随拯救民勤发起人马俊河走遍了他十一年种梭梭树的成果,深受感动。这一次,我们留下小学参加了杭报的爱心行动,我们在民勤拥有了一片占地37亩的留下小学德育校园。从此,我们的师生在天堂杭州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他们也会想到在祖国的西部,人们生活在缺水,沙尘暴肆虐的环境,容易明白环保的重要意义。他们会为自己的爱心换来一片绿色,成为抵挡风沙的顽强的梭梭树林而自豪。从今往后,他们对于远方的向往,会从那边校园开始,那将是真实的远方。假如,一切事不关己,各种灾难与自己无关,只顾着自己的小日子。那还有什么将来?从自己做起,悲天悯人,做点善事。不去想什么崇高,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务实做事吧!孔庆根

江南的雨,西北的沙,是杭报人牵起了绿色的传递线;杭州的春天,民勤的梭梭,是绿城业主用爱在造林。徐雯

受绿城集团委托跟随由杭州日报发起组织的拯救民勤公益活动代表团,前往甘肃民勤,大家住小旅馆,帐篷午餐,冒着风沙,亲自栽下一棵棵爱心梭梭……每天早起晚归,穿越沙漠长达几十公里……同时在沙漠种梭梭时也遇上了沙尘暴,风沙吹得脸生疼,全身上下全是尖沙……虽然很辛苦,但能为民勤贡献一份力量,大家也很快乐。

在民勤的日子里也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讲话精神。

民勤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只有风沙的战争。

我们真诚呼唤:拯救民勤、传递绿色、传递爱心。

吕杰祥

风暴肆虐,沙进人退,在自然面前,我们好脆弱!可是当沙尘暴离开时,留给我们的蓝天白云依旧那么可爱。凝望民勤这片土地,满目疮痍,仿佛青春少女的容颜过早老去。究竟是自然在蹂躏我们还是我们在虐待自然?沙尘暴是这个早衰的少女发出的怒吼,而能够平息这种不满的唯有我们发自内心的爱。拯救民勤,绿色传递,保护自然,从我做起!顾飚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决不能是一句空话,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让民勤重新变回林茂粮丰,碧波荡漾的膏粱之地。

这是我们的枫荷林,刚种下的梭梭这么弱小却要担负起拯救民勤的大任。

梭梭林还是长得很好的,现在刚刚开始发芽,这里到六七月份就一片绿了,它已经开始发挥固沙挡沙作用,有望保住村民第三代房子了。

进入2012年种的两千多亩杭州林,梭梭树长得很好。小马哥告诉我们,我们穿越的地方,埋着当地人第一代房子,而第二代只露出一点点一点点脑袋,第三代新建的房子就在眼前。这里风沙很大,看梭梭顽强地活着,向人们诉说着:我一定会保住你们的家园,你们也一定要爱护唯一的地球呀。陈秀林

民勤数日,天地弄人,一行十人,力量有限,爱心无穷。有感而发,偶得四句:

江南春已深,祁连雪未融;待把梭树种,递我绿色情。金孙明

生活不只眼前和苟且,还有绿色和远方。此次民勤考察行,不仅在沙漠中种下一棵梭梭,也在我们心里种下一片绿。徐丽

一亩梭梭成本费用说明

种植一亩梭梭林的成本费用,由苗木、人工、车辆、补植、管护(包括病害防治)、水电等构成。

根据种植经验,每亩梭梭合理分布比例为70穴,每穴初次种植梭梭5株。每亩梭梭需要苗木费用在35到40元。

一亩梭梭由两人负责种植,人工费200元。

在梭梭种下的前两年,需要车辆(六轮驱动水车)出动浇水三次,费用150元。

种下的梭梭苗需要两年时间的专人管护,包括病害防治,费用250元。

梭梭种下去后,成活率为90%,有些梭梭会整穴死去,需要进行补植。补植的人工、苗木费用30元。

在种植梭梭林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水电杂费,30元至35元。

这样,每一亩梭梭成林,总计所需成本700元。

(数据提供:民勤县国栋生态沙产业专业合作社)

↖第二年的梭梭。

↑志愿者在第一期杭州林前合影。

←成年后的梭梭。

↓春天的梭梭林和沙漠同色,但是到了夏季,梭梭林就会一片绿意,生机盎然。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给杭州市民的一封信
2016-04-22

从2007年种下第一棵梭梭起,这已经是我在这片不毛沙漠的第10个年头了。关于这10年所种的生态梭梭林,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它们正为附近的村庄和田野发挥着长远的庇护作用。

我所生活的甘肃省民勤县,以前是一个被称作“ 沙漠绿洲”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河西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现在,它“著名”是因为沙尘暴。在我的记忆里,2010年4月的那场特大沙尘暴极为恐怖:沙墙从天而降,几分钟之后,整个县城一片漆黑,漫天沙尘狂舞……

今年,杭州林志愿者所遭遇到的沙尘暴,在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民勤,只能算是小的。

我有一个治沙梦,我要尽我的力量拯救家乡。

这是当年和朋友创办“拯救民勤网”的初衷,10年过去了,我们初衷不改!

梭梭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是沙漠里的英雄,抗干旱,耐盐碱,在年降水不到100 毫米、土壤水分含量在0.8~1.2%的严酷条件下仍能生存。在民勤种梭梭防风固沙,最为适宜。

10亩地梭梭,这是2007年的数字。但从这数字开始,到2016年,我们种了超过2万亩的梭梭林。

志愿者队伍也在一天天扩大。从当初的四五百人,到现在注册人数达到近五千。网站上,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人士,在关注着民勤。

“杭州林”是从2011年开始的,“ 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引发着热烈而持续的社会影响:上到90岁的老人,下至上幼儿园的儿童,年复一年都来捐款。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把环境意识化解为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自觉行动,我希望,从一棵梭梭出发,把生态文明和环境意识,像涟漪一样传递出去,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因为我相信,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改变,都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力量。

“杭州林”六年,是绿色在民勤扩展的六年,是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的六年。我有幸参与其中,亲身见证了这个过程。在此,向所有杭州市民深表感谢!

摄影 顾飚 孔庆根 制图 王璟

【志愿者民勤行】

在民勤,看到广袤的土地,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夹击,沙化严重。看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当地人民的勤劳与坚守。几天中跟随拯救民勤发起人马俊河走遍了他十一年种梭梭树的成果,深受感动。这一次,我们留下小学参加了杭报的爱心行动,我们在民勤拥有了一片占地37亩的留下小学德育校园。从此,我们的师生在天堂杭州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他们也会想到在祖国的西部,人们生活在缺水,沙尘暴肆虐的环境,容易明白环保的重要意义。他们会为自己的爱心换来一片绿色,成为抵挡风沙的顽强的梭梭树林而自豪。从今往后,他们对于远方的向往,会从那边校园开始,那将是真实的远方。假如,一切事不关己,各种灾难与自己无关,只顾着自己的小日子。那还有什么将来?从自己做起,悲天悯人,做点善事。不去想什么崇高,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务实做事吧!孔庆根

江南的雨,西北的沙,是杭报人牵起了绿色的传递线;杭州的春天,民勤的梭梭,是绿城业主用爱在造林。徐雯

受绿城集团委托跟随由杭州日报发起组织的拯救民勤公益活动代表团,前往甘肃民勤,大家住小旅馆,帐篷午餐,冒着风沙,亲自栽下一棵棵爱心梭梭……每天早起晚归,穿越沙漠长达几十公里……同时在沙漠种梭梭时也遇上了沙尘暴,风沙吹得脸生疼,全身上下全是尖沙……虽然很辛苦,但能为民勤贡献一份力量,大家也很快乐。

在民勤的日子里也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讲话精神。

民勤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只有风沙的战争。

我们真诚呼唤:拯救民勤、传递绿色、传递爱心。

吕杰祥

风暴肆虐,沙进人退,在自然面前,我们好脆弱!可是当沙尘暴离开时,留给我们的蓝天白云依旧那么可爱。凝望民勤这片土地,满目疮痍,仿佛青春少女的容颜过早老去。究竟是自然在蹂躏我们还是我们在虐待自然?沙尘暴是这个早衰的少女发出的怒吼,而能够平息这种不满的唯有我们发自内心的爱。拯救民勤,绿色传递,保护自然,从我做起!顾飚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决不能是一句空话,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让民勤重新变回林茂粮丰,碧波荡漾的膏粱之地。

这是我们的枫荷林,刚种下的梭梭这么弱小却要担负起拯救民勤的大任。

梭梭林还是长得很好的,现在刚刚开始发芽,这里到六七月份就一片绿了,它已经开始发挥固沙挡沙作用,有望保住村民第三代房子了。

进入2012年种的两千多亩杭州林,梭梭树长得很好。小马哥告诉我们,我们穿越的地方,埋着当地人第一代房子,而第二代只露出一点点一点点脑袋,第三代新建的房子就在眼前。这里风沙很大,看梭梭顽强地活着,向人们诉说着:我一定会保住你们的家园,你们也一定要爱护唯一的地球呀。陈秀林

民勤数日,天地弄人,一行十人,力量有限,爱心无穷。有感而发,偶得四句:

江南春已深,祁连雪未融;待把梭树种,递我绿色情。金孙明

生活不只眼前和苟且,还有绿色和远方。此次民勤考察行,不仅在沙漠中种下一棵梭梭,也在我们心里种下一片绿。徐丽

一亩梭梭成本费用说明

种植一亩梭梭林的成本费用,由苗木、人工、车辆、补植、管护(包括病害防治)、水电等构成。

根据种植经验,每亩梭梭合理分布比例为70穴,每穴初次种植梭梭5株。每亩梭梭需要苗木费用在35到40元。

一亩梭梭由两人负责种植,人工费200元。

在梭梭种下的前两年,需要车辆(六轮驱动水车)出动浇水三次,费用150元。

种下的梭梭苗需要两年时间的专人管护,包括病害防治,费用250元。

梭梭种下去后,成活率为90%,有些梭梭会整穴死去,需要进行补植。补植的人工、苗木费用30元。

在种植梭梭林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水电杂费,30元至35元。

这样,每一亩梭梭成林,总计所需成本700元。

(数据提供:民勤县国栋生态沙产业专业合作社)

↖第二年的梭梭。

↑志愿者在第一期杭州林前合影。

←成年后的梭梭。

↓春天的梭梭林和沙漠同色,但是到了夏季,梭梭林就会一片绿意,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