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1:区县(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揭掉“城市牛皮癣” 贴沙河畔还要引新绿
和不文明行为说再见
“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统统管起来
带你悦览大杭州
一堂公开课,关于G20
0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湿漉漉的天,滨江的小伢儿在学什么?
一堂公开课,关于G20
2016-04-21

记者 杨蓥晖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这么湿漉漉的天,长河小学的阶梯教室,挤满了三个班的学生。

20日下午的公开课,都与G20峰会有关,有少先队员们自己来普及G20知识的;也有老师专门设计课程,教孩子们认知世界的……两堂课90分钟时间,寓教于乐之中,很欢乐地过去了。

校长张海东说,这样的课,从今年开学之初就已经开设了,也想通过这种公开课的方式,让更多孩子了解家门口即将举行的G20峰会以及认知世界。

印尼的国旗知道的人最少, 加拿大的国旗,大家都举手了

公开课的第一堂课,主角来自502中队。

这似乎更像一堂有关G20知识的普及课,比如,最常规的问题是,G20包括哪些国家?——还真有小伢儿能够在不提示的情况下,一口气全部报上来。

而课程的所有环节,都是由孩子们自己设计编排,里面还有意想不到的互动环节——比如,两位小主持人会忽然在PPT上放出几面国旗,让在座的孩子们“猜一猜”。

结果,并不多见的印尼国旗,是认知度最低的,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而放出加拿大国旗,辨识度非常高的红枫叶时,几乎每个人都举了手,抢着要回答。

另外方面,在502中队的公开课中,他们还加入了小品的元素,主题还是和G20相关的文明礼仪,而所有的对话,都变成了简单的英语口语,“问个路什么的,万一以后碰到国际友人问路,也可以从容应对。”

语文老师设计了公开课 地理内容是为了让小伢儿理解地球村

针对小学的G20公开课,现在并没有教程,所以,来老师上的课,都是自己专门设计的。

在阶梯教室听她上课的,是三年级三班的学生,而公开课的主题,叫《我们同住地球村》——本来只是教语文的来老师,还特意加入了地理的内容——在上课之始,她给几个小组的小朋友,分别发了地球仪,让大家熟悉七大洲的地理布局,然后,在黑板上再重新让大家完成七大洲的拼图。

张校长解释,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更多的国际知识,从而了解更多国际交流的内在意义,这种通识教育,也是今年开设G20课程的一次尝试。

不过,这种课程的设计,是很受大家欢迎的,据德育老师袁珍说,“每次周五的公开课,都是一个班级上课,三到四个班级观摩。即便在校内,也要预约,晚了可能就没位子了,除了自己的学生,还有很多家长会来。这个学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关于G20的,也让大家学到了不少知识。”

“小眼看峰会、小手画文明、小嘴讲礼仪” 让师生真正走近和了解G20

更多滨江的小孩,已经加入到“迎接G20”的各种课堂之中,而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小眼看峰会、小手画文明、小嘴讲礼仪。”

此前的1月,滨江区教育局、团区委就曾经组织过“小眼看峰会——滨江小学生眼中的G20”主题活动,而活动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小主播介绍G20峰会与会国家和地区,以小学生的视角,带领大家游览了G20的峰会国家和地区,展现了美国、英国、法国等参会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民俗和经济发展现状。

另外,此前在滨江地区举办的“国际滨欢迎您”手抄报大赛,吸引了20多所学校的学生前来参加比赛,也让近万学生,亲自参与到“小手画文明”的切身体验之中。

而更多学校,还把文明礼仪的培养,放到了校外。比如,3月7日下午,浦沿中学的团员们身穿红色马甲,在人流密集的物美超市广场,一队向市民分发倡议书,一队沿着滨文路的两个公共自行车租借点,把自行车擦洗干净,“再微小的行动,都是力量。”

滨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G20峰会是杭州的大事,也将是杭州全面对话世界、展示风姿的重要窗口。滨江各个学校已经把G20元素融入日常的校园活动,让师生真正走近和了解G20。

摄影 记者 李忠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湿漉漉的天,滨江的小伢儿在学什么?
一堂公开课,关于G20
2016-04-21

记者 杨蓥晖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这么湿漉漉的天,长河小学的阶梯教室,挤满了三个班的学生。

20日下午的公开课,都与G20峰会有关,有少先队员们自己来普及G20知识的;也有老师专门设计课程,教孩子们认知世界的……两堂课90分钟时间,寓教于乐之中,很欢乐地过去了。

校长张海东说,这样的课,从今年开学之初就已经开设了,也想通过这种公开课的方式,让更多孩子了解家门口即将举行的G20峰会以及认知世界。

印尼的国旗知道的人最少, 加拿大的国旗,大家都举手了

公开课的第一堂课,主角来自502中队。

这似乎更像一堂有关G20知识的普及课,比如,最常规的问题是,G20包括哪些国家?——还真有小伢儿能够在不提示的情况下,一口气全部报上来。

而课程的所有环节,都是由孩子们自己设计编排,里面还有意想不到的互动环节——比如,两位小主持人会忽然在PPT上放出几面国旗,让在座的孩子们“猜一猜”。

结果,并不多见的印尼国旗,是认知度最低的,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而放出加拿大国旗,辨识度非常高的红枫叶时,几乎每个人都举了手,抢着要回答。

另外方面,在502中队的公开课中,他们还加入了小品的元素,主题还是和G20相关的文明礼仪,而所有的对话,都变成了简单的英语口语,“问个路什么的,万一以后碰到国际友人问路,也可以从容应对。”

语文老师设计了公开课 地理内容是为了让小伢儿理解地球村

针对小学的G20公开课,现在并没有教程,所以,来老师上的课,都是自己专门设计的。

在阶梯教室听她上课的,是三年级三班的学生,而公开课的主题,叫《我们同住地球村》——本来只是教语文的来老师,还特意加入了地理的内容——在上课之始,她给几个小组的小朋友,分别发了地球仪,让大家熟悉七大洲的地理布局,然后,在黑板上再重新让大家完成七大洲的拼图。

张校长解释,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更多的国际知识,从而了解更多国际交流的内在意义,这种通识教育,也是今年开设G20课程的一次尝试。

不过,这种课程的设计,是很受大家欢迎的,据德育老师袁珍说,“每次周五的公开课,都是一个班级上课,三到四个班级观摩。即便在校内,也要预约,晚了可能就没位子了,除了自己的学生,还有很多家长会来。这个学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关于G20的,也让大家学到了不少知识。”

“小眼看峰会、小手画文明、小嘴讲礼仪” 让师生真正走近和了解G20

更多滨江的小孩,已经加入到“迎接G20”的各种课堂之中,而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小眼看峰会、小手画文明、小嘴讲礼仪。”

此前的1月,滨江区教育局、团区委就曾经组织过“小眼看峰会——滨江小学生眼中的G20”主题活动,而活动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小主播介绍G20峰会与会国家和地区,以小学生的视角,带领大家游览了G20的峰会国家和地区,展现了美国、英国、法国等参会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民俗和经济发展现状。

另外,此前在滨江地区举办的“国际滨欢迎您”手抄报大赛,吸引了20多所学校的学生前来参加比赛,也让近万学生,亲自参与到“小手画文明”的切身体验之中。

而更多学校,还把文明礼仪的培养,放到了校外。比如,3月7日下午,浦沿中学的团员们身穿红色马甲,在人流密集的物美超市广场,一队向市民分发倡议书,一队沿着滨文路的两个公共自行车租借点,把自行车擦洗干净,“再微小的行动,都是力量。”

滨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G20峰会是杭州的大事,也将是杭州全面对话世界、展示风姿的重要窗口。滨江各个学校已经把G20元素融入日常的校园活动,让师生真正走近和了解G20。

摄影 记者 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