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槄近日发文说,从2013年夏天电商巨头亚马逊推出艺术品频道以来,我国的艺术品电商也随之火热起来,他们对占2000亿艺术市场交易额不到1%的份额发起了一波波持续的猛攻。为什么说艺术品电商“失控”呢?实际上失控的是这些艺术品电商人。现在互联网上热闹得很,一家家新艺术品电商平台上线,爆炒自己;几家老的艺术品电商平台也不甘寂寞,拼绯闻,拼眼球;与艺术毫不沾边的人也谋划艺术品电商平台,美其名曰:抓住各种机会。王韬担心这些“失控”艺术品电商能走多远,就现状而言,还没有一家有颠覆、掀起风浪的能力,也期待真的有一条鲶鱼能出现。 中国画艺术进入重要转型阶段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在一艺术家评论中说,中国画市场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其根源就是中国画艺术已进入重要转型阶段。就当前中国画创作发展的格局来看,总体上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在传统笔墨基础上的传承与出新,可称之为传统中国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我们称之为中国画艺术;二是游走出笔墨系统,融合观念、构成与视觉的理念及其体验形式,更为本源、本质地直接将追求指向文化精神与审美理想,更为直接、更重视体验的审美经验,使他们有了更多共同的艺术特性,我把其称之为中国画当代艺术。中国画当代艺术的发轫与兴起并不断成长壮大,是中国画发展不断由经典形态向现代及当代形态转型的必然结果,虽然这种结果一些人不愿意看到或不想看到,但历史不会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戴上有色眼镜。 艺术是超出使用和实用价值的那一部分 常看艺展的观众或许没少发出过“看不懂艺术品”的感叹,四川大学教授、符号学专家赵毅衡认为,和国画、油画、版画等传统美术门类相比,如今越来越多展示在美术馆的装置艺术更让观众看不懂:几十个散落在地上的网球、七八根竹子扎成一堆放进美术馆,都是艺术品。 怎么来理解它们呢?赵毅衡打了个很简单的比方:物品都有使用功能部分和表意部分,例如筷子,可以有使用功能,用来取食,作为表意筷子可以是“怀乡”符号。“那么一双制作精美的筷子能让人欣赏,此时筷子依然能够用来取食,一旦把筷子陈列在镜框里,就不可能用来取食了,此时其艺术品格成为主要成分。”也就是说,艺术就是超出物的使用价值与符号实用价值的那一部分。 文艺批评家要有胸怀、视野和判断 文艺批评家黑子近日说,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绝不应该像苍蝇,而是要像苍鹰。要具有苍鹰一般的胸怀、视野和判断:胸怀要正义、豁达,视野要开阔、明朗,判断要敏锐、准确。换句话说,对于艺术批评而言,务必要具备一位专业批评家所理应具有的客观立场、批评高度与批评态度,不是如苍蝇一般,为了点蝇头小名小利,就把眼光和精力都局限与花费在了不值一评的臭蛋身上,那样只会让自己变得和臭蛋一样臭,也只会令专业的行内人耻笑。而作为一位艺术家,则务必要具有一位真正艺术家所理应具有的脊梁和风骨,要以人品与作品的双重魅力来真正赢得批评家们的认可,真正赢得学术界的认可,以及未来美术史的认可!而不是像臭蛋一样令人恶心、唾弃。这些才是当今每一位批评家和艺术家所要认真思考与努力践行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