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4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3:都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B3
浙江老小区加装电梯政策下月实施 “三分之二业主同意”或成最大门槛
今年主城区将再新增停车泊位4.8万个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龄+高楼=宅男宅女?
浙江老小区加装电梯政策下月实施 “三分之二业主同意”或成最大门槛
2016-04-21
记者体验仓基新村接力式踏板电梯。

记者 李维和 庞菁涵 钟韡

多层老小区可以装电梯了!

近日,浙江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等9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

对于很多住在五楼、六楼而没有电梯的老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可以装电梯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装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胭脂新村社区,小区没有物业公司和物业费,像公共门禁坏掉了需要居民和社区各承担一部分修理费用的日常问题,社区介绍也会有个别居民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如果遇到安装电梯费用如此庞大的开支分摊,能否让大多数业主同意,这实在不能乐观。

政策层面打通障碍 杭州已在酝酿落地方案

胭脂新村常住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1200多人,占到全部人口的23%。对于安装电梯,社区工作人员说,除了有些老年人盼望之外,年轻人未必也都是排斥的。在日常工作走访当中,经常会遇到住在较高楼层的年轻人抱怨上下楼累,尤其是带着孩子、搬重物或者刚下楼又要临时上楼的情况。

“经常有年轻人说,有电梯就方便了。”社区书记朱伟达介绍,“而且有了电梯,原本五六楼的房价也会比原来卖得高,年轻人也愿意装的。”

浙江省建设厅设计处姚处长认为,《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主要是为社会上关于小区自行安装电梯的呼声进行了一个原则性的解答。“但安装的前提,还是要邻里之间互相统一,安装和维护经费合理分摊。”

杭州市城市危旧房屋改善办公室危改工程科科长杨静表示,省里的政策出台之后,杭州市已经在酝酿落地方案,但在具体细则上,《指导意见》中,安装电梯需“三分之二业主同意”的说法还需斟酌,杭州可能会实施“全体业主同意”方可建设的政策,这可能会更难。

针对安装电梯的资金问题,杨静说,费用由业主承担,可使用个人或配偶公积金,免于补交出让金和配套费。但公积金究竟如何使用,杭州市也将根据财政情况,先期提出多种方案再做决定。此外,有意愿安装电梯的居民们也可以多联系市场上的电梯厂家,通过一些投放广告等商业化操作,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梯成本。

位于湖墅南路的仓基新村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总共有1400多人,占到社区人口的四分之一。整个小区只有一幢楼安装了一套简易的接力式踏板电梯。

仓基新村10幢2单元,早在2012年已经安装了一套接力式楼道电梯,但到现在为止,也就这么一套。前几年,仓基新村的4幢、6幢、8幢都有住户曾提出装电梯建议,但直到现在也没能装起来。

70岁的陈大妈是仓基新村10幢住户。她说这套电梯从2012年安装使用以来的确为老人提供了方便,“不过说实话,很多人来看,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

“我们这套电梯,总共花了12万。这笔费用对工薪阶层家庭来说,即使分摊下来,仍然是一笔负担。”陈大妈说,小区住户大部分是工薪阶层,不想为这种额外支出埋单。

“有的人住高楼,使用率高;有的人住一楼、二楼,其实也不需要电梯。那这笔投入和以后维护的成本,怎么摊?很难算。”一名路过的大姐说,最好是政府也能出一部分钱。

电梯入户并不容易 安装要过三道门槛

观念

反对声音同样不小

仓基新村一位年轻住户张先生就觉得,加装电梯自己又用不着,当初搬家的时候还因为这个电梯占用楼道,吃了不少苦头。

李大姐是8幢的住户,前几年看到10幢的电梯觉得不错。不过,她马上听到了同幢住户的反对声:“电梯就在楼道里,运行噪音肯定会影响睡眠。”

“大家的意愿很难统一的,我们这个楼之所以能安装成功,是因为住的全都是一个单位的,大家几十年的老同事和老街坊,意见比较容易统一。即使后来有人卖掉了,新的搬进来大家相处也都很好。所以当时我向大家征集意见,也都同意。装起来就一个月,用了四年了。”陈大妈说。

因此,对于需要三分之二业主甚至全体业主同意的条件,或许将成为老小区加装电梯的最大拦路虎。

流程

居民不清楚审批流程

即使在资金和居民意见上得到了统一,加装电梯的审批依然是社区和居民需要弄清楚的事情。而前段时间一则新闻报道称,上海一成功加装电梯的老小区,为加装电梯,走了40多个小流程,建委、规划、房管、绿化、消防……总共盖了46个章,手续繁琐。

仓基新村社区工作人员武女士说,之前也有住户提出安装观光式升降电梯,但是因为老小区单元楼是既成建筑,客观条件也不允许安装这一类电梯。还有不少住户不知道具体的安装审批程序,因为相关的单位太多,担心建成以后会不会被有关单位判定为违法建筑,因此最后安装计划也都不了了之。

根据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小区安装电梯的模式与社会上安装电梯的流程并无太大的差别。比如初期需要委托设计公司或者电梯公司进行设计,再到当地规划部门办理加装电梯手续,安装后再安排好维护单位等等。

杨静表示,在杭州市的落地政策上,小区电梯安装审批程序上可能会做出一些优化和微调,住户意见的明确尤为重要,避免一些意外的纠纷。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高龄+高楼=宅男宅女?
浙江老小区加装电梯政策下月实施 “三分之二业主同意”或成最大门槛
2016-04-21
记者体验仓基新村接力式踏板电梯。

记者 李维和 庞菁涵 钟韡

多层老小区可以装电梯了!

近日,浙江省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等9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

对于很多住在五楼、六楼而没有电梯的老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可以装电梯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装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胭脂新村社区,小区没有物业公司和物业费,像公共门禁坏掉了需要居民和社区各承担一部分修理费用的日常问题,社区介绍也会有个别居民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如果遇到安装电梯费用如此庞大的开支分摊,能否让大多数业主同意,这实在不能乐观。

政策层面打通障碍 杭州已在酝酿落地方案

胭脂新村常住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1200多人,占到全部人口的23%。对于安装电梯,社区工作人员说,除了有些老年人盼望之外,年轻人未必也都是排斥的。在日常工作走访当中,经常会遇到住在较高楼层的年轻人抱怨上下楼累,尤其是带着孩子、搬重物或者刚下楼又要临时上楼的情况。

“经常有年轻人说,有电梯就方便了。”社区书记朱伟达介绍,“而且有了电梯,原本五六楼的房价也会比原来卖得高,年轻人也愿意装的。”

浙江省建设厅设计处姚处长认为,《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主要是为社会上关于小区自行安装电梯的呼声进行了一个原则性的解答。“但安装的前提,还是要邻里之间互相统一,安装和维护经费合理分摊。”

杭州市城市危旧房屋改善办公室危改工程科科长杨静表示,省里的政策出台之后,杭州市已经在酝酿落地方案,但在具体细则上,《指导意见》中,安装电梯需“三分之二业主同意”的说法还需斟酌,杭州可能会实施“全体业主同意”方可建设的政策,这可能会更难。

针对安装电梯的资金问题,杨静说,费用由业主承担,可使用个人或配偶公积金,免于补交出让金和配套费。但公积金究竟如何使用,杭州市也将根据财政情况,先期提出多种方案再做决定。此外,有意愿安装电梯的居民们也可以多联系市场上的电梯厂家,通过一些投放广告等商业化操作,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梯成本。

位于湖墅南路的仓基新村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总共有1400多人,占到社区人口的四分之一。整个小区只有一幢楼安装了一套简易的接力式踏板电梯。

仓基新村10幢2单元,早在2012年已经安装了一套接力式楼道电梯,但到现在为止,也就这么一套。前几年,仓基新村的4幢、6幢、8幢都有住户曾提出装电梯建议,但直到现在也没能装起来。

70岁的陈大妈是仓基新村10幢住户。她说这套电梯从2012年安装使用以来的确为老人提供了方便,“不过说实话,很多人来看,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

“我们这套电梯,总共花了12万。这笔费用对工薪阶层家庭来说,即使分摊下来,仍然是一笔负担。”陈大妈说,小区住户大部分是工薪阶层,不想为这种额外支出埋单。

“有的人住高楼,使用率高;有的人住一楼、二楼,其实也不需要电梯。那这笔投入和以后维护的成本,怎么摊?很难算。”一名路过的大姐说,最好是政府也能出一部分钱。

电梯入户并不容易 安装要过三道门槛

观念

反对声音同样不小

仓基新村一位年轻住户张先生就觉得,加装电梯自己又用不着,当初搬家的时候还因为这个电梯占用楼道,吃了不少苦头。

李大姐是8幢的住户,前几年看到10幢的电梯觉得不错。不过,她马上听到了同幢住户的反对声:“电梯就在楼道里,运行噪音肯定会影响睡眠。”

“大家的意愿很难统一的,我们这个楼之所以能安装成功,是因为住的全都是一个单位的,大家几十年的老同事和老街坊,意见比较容易统一。即使后来有人卖掉了,新的搬进来大家相处也都很好。所以当时我向大家征集意见,也都同意。装起来就一个月,用了四年了。”陈大妈说。

因此,对于需要三分之二业主甚至全体业主同意的条件,或许将成为老小区加装电梯的最大拦路虎。

流程

居民不清楚审批流程

即使在资金和居民意见上得到了统一,加装电梯的审批依然是社区和居民需要弄清楚的事情。而前段时间一则新闻报道称,上海一成功加装电梯的老小区,为加装电梯,走了40多个小流程,建委、规划、房管、绿化、消防……总共盖了46个章,手续繁琐。

仓基新村社区工作人员武女士说,之前也有住户提出安装观光式升降电梯,但是因为老小区单元楼是既成建筑,客观条件也不允许安装这一类电梯。还有不少住户不知道具体的安装审批程序,因为相关的单位太多,担心建成以后会不会被有关单位判定为违法建筑,因此最后安装计划也都不了了之。

根据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小区安装电梯的模式与社会上安装电梯的流程并无太大的差别。比如初期需要委托设计公司或者电梯公司进行设计,再到当地规划部门办理加装电梯手续,安装后再安排好维护单位等等。

杨静表示,在杭州市的落地政策上,小区电梯安装审批程序上可能会做出一些优化和微调,住户意见的明确尤为重要,避免一些意外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