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谷芳平 记者 艾丹青)老师一堂课上得好不好,需要专家现场评点。但用上了信息化手段,专家不来课堂也能行,甚至是跨越空间的。在日前举办的首届浙港中小学校长论坛暨江干区第四届教育信息化推进会上,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的音乐和数学观摩课,就用上了跨国点评。大屏幕中的乌克兰功勋教育家丽娜,音像同步,一笑一皱眉都能看得真切,宛若人就在眼前。 智慧教育是近几年的高频词汇。在这一方面,香港和台湾做得怎么样?论坛上,圆玄小学校长张志鸿、圣公会灵爱小学校长戴洪芳、香港民生书院小学部校长梁桂英分别从“电子学习”、“学习社群”、“课程变革”等三个方面细说“智慧教育”在香港小学中如何逐步推进;台北南港小学校长刘林荣介绍了学校从管理和师生的需求出发运用技术,创新一系列管理和教学方式。其中,香港民生书院小学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比如,在校园智慧管理系统中特别开发出“校友管理系统”;在内联网学习平台上推出学生学习成果分享会等。 为了加强合作,江干区教育局还与香港校长专业发展促进会签署合作协议,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杭州市丁荷小学分别与潮阳百欣小学、台湾商会小学、台湾潮州小学签署合作协议,其中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还与新北市新莊区昌平双语实验小学签署友好合作学校协议。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中港校长专业发展促进会、浙师大智慧教育研究院主办,江干区丁兰街道、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承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科院、深圳城市学院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院、北师大、浙师大等专家教授及来自港澳台的教育一线实践者代表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