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余 敏 通讯员 陈晓华 宋黎胜/文 吴懂科/摄 昨天下午,汪少华教授及其团队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做完了这次来杭的第7台心脏手术。和以前一样,没向病人额外收取一分钱的专家费。他是加拿大名气很大的华人医生,已完成冠脉搭桥手术3000多例。今年,是他来中国做义工的第20年,病人称他为“白求恩”。 知名专家在国内做了20年义工 52岁的董女士,半年前感觉体力下降,活动后胸闷不适。经检查,被诊断为“主动脉根部扩张症,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种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把病变的血管和瓣膜一起换掉,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患者必须终身服用抗血凝药物。 董女士到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找崔勇副主任看。崔主任告诉她,“可以做David手术,这样可保住她的主动脉瓣,今后也不用服用任何特殊药物。”但是,这种手术在国内乃至国外,都很少开展,而汪少华教授团队能做。前天,董女士上了手术台,由汪教授团队的MacArthur医生主刀,给她做了手术。 “我们是3年前来省人民医院做义工的。”汪教授介绍,他的5人团队由外科医生、体外循环师、麻醉师和护士组成,迄今已在杭州免费开展约20余台手术。业内都知道,到北京、上海等地请专家来做心脏手术,一般仅专家费都要5万-10万/台。所以,这些国外“义工”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福利。 杭州医保报销额度让人竖大拇指 汪少华出生在东北。1990年,已经在国内做了几年心外科医生的他赴加拿大深造,加入了加拿大国籍后,留在了阿尔伯塔大学医院心脏中心。这里是全球先进的心外科之一,每年完成约2500例心脏手术。 1997年,他受邀来到上海长海医院教学指导。20年来,足迹已走过了中国的东西南北,帮助30余名外科医生到加拿大进修学习。“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这些年来,中国的技术水平提升很快,已与国际接轨。当然,在复杂和高精尖的技术方面,还有差距,还有提升的空间。”汪教授说。 除了技术的发展,在他眼里,最欣慰的是医保体系的建立和报销额度的提升。“这次来杭州,听说做心脏手术,杭州的病人医保报销额度能达75%左右。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加大投入有关。” 50岁以上人群心血管相关检查不可少 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吸烟、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有关。如何防治呢?汪教授建议,首先要做好常规体检,体检中针对心脏的检查是心电图、测每分钟心跳等,能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有异常,接下来就要做个运动试验、心超检查,甚至心脏CT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是冠心病的直观表现,但心电图并不能查出是否存在这些隐患。所以建议50岁以上的人,最好能定期做一次心血管专科方面的检查,了解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心电图、心脏功能方面的情况,将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时控制。 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是导致冠心病的三大高危因素,平时要注意控制。若有家庭冠心病史,自身肥胖,患有糖尿病,且性格急躁者,一定要做到戒烟限酒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鱼和豆制品,适量运动,不要让自己太累,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大便通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