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各大影院正在上映由陈坤、喻恩泰和白百何主演的电影《火锅英雄》,对于四川人来说,一听这名字胃就忍不住一阵激动,仿佛能闻到麻辣鲜香热腾腾的火锅味。
其实,电影除了在重庆拍摄,主角陈坤是重庆人,演员清一色说重庆方言,拥有沸腾的火锅脾气,跟舌尖上的火锅真是没啥太大关系。
“秀才”喻恩泰倒是名不虚传的秀才,影片杀青后,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关于火锅的文章《去对岸吃火锅》。在影片的拍摄记忆里,他记住的是浓浓淡淡大辣微辣各种不同的火锅味道,以及重庆这座城市被火锅所赋予的气质:热情、爽快、仗义、火爆、酣畅淋漓。
他这样描述重庆的火锅:“那种场面谁见了都会心生敬畏——店子里满座,傍晚开始排队,队伍从巷子漫延到小街上,街上搭着凉棚,底下坐满了人,不注意还以为是一个个公共汽车站,所有的人都在等待,只为那一口锅……对于很多老百姓,火锅是一种信念。谁都可以上桌,什么都可以下锅,没有高贵卑贱,没有分别心。只求那一会儿酣畅淋漓,和今后回忆时咂摸嘴想起的滋味。”
一个江西人,在重庆待了两个月,拍了一部用火锅命名的电影,就悟到了火锅的真谛,实在令人佩服。
一个城市的味觉,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味蕾是有情感的,舌尖上的记忆,就是你人生全部的喜怒哀乐。
对于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四川人,从小辣椒就在舌尖上跳舞。火锅,包括各种麻辣鲜香的视觉和味觉,在我们心里,就是热辣辣刻在心上的乡愁。
上大学时,班上有来自海南的同学,吃饭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极其痛苦又漫长的事。每到吃饭时间,就看见他们无比专注地盯着饭碗,一粒粒地将花椒、辣椒仔细地拣干净,才开始吃。一个学期下来,吃火锅,吃串串,无辣不欢。
如今,所有关于麻辣的回忆,都是他们想念的青春的味道。
成都是一座具有魔力的包容城市,天南海北不管什么味道,最后都会融化在四川干柴烈火般的麻辣里,让你乐不思蜀。
而杭州,这座秀美的江南城市,原以盐、酱油和醋为主要调味品,在街头巷尾都开始被火锅和麻辣攻占以后,也开始华丽转身,犹如有女初长成焕发出火热青春,开始明媚和热辣起来。
2
2000年,我和闺蜜渣哇一起到杭州玩,两天都在西湖边游荡,几乎没有进市区。杭州在我脑海里,就等同于西湖,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烟雨画廊。
2001年秋天,我正式移居杭州,开启新的生活,开始去适应这座新的城市。
如此陌生和恐惧。城市小而旧,人和人彼此戒备,神情小心而谨慎。秋雨缠绵,桂花无香,饮食单一,很多菜都是酱油烧出的黑色,让人毫无食欲。
我在离报社两百米的距离租了一间公寓。阴暗潮湿的老房子,一梯三户,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只要听到门响,不管是出门还是进门,左右两户人家都会“哗”一声打开一条门缝,两双阴沉戒备的眼睛在门后死死地盯着我看。
只住了两晚,我便落荒而逃,赔了房东500元钱退房。
那时候,杭州还是个没有辣椒的城市。我那颗想念辣椒的胃,患上了乡愁,严重水土不服,仿佛终要被埋葬在这座阴暗潮湿的城市里。突然有一天,惊喜地在知味观的菜单上发现了“水煮肉片”,就像见到失散已久的亲人般马上点单,期待一盆红艳艳麻酥酥热腾腾的肉片出现在我面前,大快朵颐。
一会儿,菜上来了,果然是白—水—煮—肉—片!
我到处打听,杭州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的川菜。
都市快报美食版的同事给了我直接又专业的指点:目前杭州只有浙大小乐惠餐厅才能吃到正宗的川菜。
某天下班,我打个出租车到浙大门口,进了校门见人就问小乐惠餐厅在哪里。终于饥肠辘辘又充满期待地找到了传说中的小乐惠餐厅,毫不犹豫地点了水煮肉片。
菜上来了,果然有肉片,肉片上面果然有辣椒,稀稀拉拉放了几段完全没有辣味的辣椒段。一颗思乡的心啊,真是忧伤得无处安放。
乘坐公交车,刷完公交卡,司机用杭州话冲我大声嚷嚷,我一句也听不懂,茫然地望着他。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生气,而我不知所措地傻傻地站在那里。终于有会说普通话的热心乘客给我翻译:你的卡里没钱了,让你投币!
在报社接热线,电话里的杭州话犹如外语,我只好尴尬地请同事帮忙接听。
同学在上海,每个周末我都投奔她而去,十里洋场最诱惑我的,是可以美美地吃两顿川菜。周末,上论坛邀约一群不认识的人到咖啡馆里玩杀人游戏,然后一起去吃川菜,胃里心里都是火辣通透的感觉。
仿佛只有味蕾被辣椒完全打开,才能放肆地笑、痛快地哭,才是真实又深刻的快意人生,才是不会辜负的青春,永远不会后悔的当下。
3
很显然,我并没有真正了解杭州。有一天,当我熟悉她就像熟悉我的故乡一样,每个季节,每条街道,每种花的味道……闭着眼我也能循迹而至。我终于发现了这座城市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春的妩媚、夏的热烈、秋的绰约、冬的冷艳。
我对这座城市的爱恋,突然在一夜之间打开了我的味觉、听觉和视觉。突然满大街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各种各样的辣,四川辣、湖南辣、贵州辣,麻辣鱼、麻辣烫、香辣蟹、串串、沸腾鱼……一辣释怀,再辣开怀,川菜、湘菜、东北菜、西北面、淮扬菜……当杭州人的胃开始接纳天南海北的菜系的同时,这座城市的气质也悄悄在改变,变得更加宽容和大气,有礼谦和、热情好客。
乡愁,注定是和味蕾连在一起的,当火锅和川菜在这座城市遍地开花,我不再为听不懂杭州话而苦恼,我已经把这里当做了家。
谁都可以上桌,什么都可以下锅。一个热爱火锅的城市,是没有高贵卑贱,没有分别心的。如今的杭州,是一个友好大气,自信迷人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外乡人愿意留在这里,不分你我,共同建设魅力杭州。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十五年,并且将在这里终老,打算和这座城市谈一场一生的恋爱。
走,一起吃火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