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文人雅士诗酒流连之所。1915年的夏天,著名诗人、南社领袖柳亚子、高吹万、姚石子各带了眷属及南社社友11人由沪来杭同游西湖,逗留旬日。其社友丁宜之、丁善之、丁宣之兄弟,陈虑尊、陈越流等兄弟,以及丁立中、楼辛壶、李叔同、王漱岩、程光甫、林之夏、费龙丁等20余人都在杭州,一时胜友如云。5月14日,众诗友在湖滨杏花村接风聚餐,推杯换盏,柳亚子不善饮酒,只小饮,便有醉状,丁善之、丁宣之兄弟遂陪同其乘舟游湖。湖风轻拂,醉意朦胧的柳亚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齐涌上心头,欲学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跃身西湖,明其心志。丁善之、丁宣之兄弟见状竭力劝阻,连忙移舟上岸。众人在西泠印社内稍事休息,醉意犹在的柳亚子与南社社友、京剧海派名旦冯春航在印泉旁留真。高吹万看后,忍俊不禁,美其名曰《西泠扶醉图》。5月16日,丁善之、丁宣之做东,在西泠印社召开南社临时雅集,到会“三十馀人多为平昔神交而未获相见者,当午宴于柏堂、竹阁,开樽一笑”,主客皆庆幸于此相聚,兴致浓浓。高吹万乘着酒兴缘坡拾阶而上,及至山巅“豁然开朗,有四照阁,登阁而望,全湖在目洵,孤山绝胜之区”,遂招呼上海诗友至山巅遥望湖中三潭,置身于西泠胜景,“对此茫茫家国恨,不禁涕泪洒西湖”,感慨万千。李叔同、邱梅白、张心芜等人分韵赋诗。待高吹万一行人从山上下来,齐聚柏堂之左,合影留念,取名《西泠雅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