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路,杭城的中轴线。
从环城北路到通运路,12公里的莫干山路贯穿南北,经过杭州多个城区,大部分位于拱墅区内。
过去,拱墅是浙江工业重镇。张小泉剪刀厂、华丰造纸厂、杭州油漆油墨厂、杭州玻璃器皿厂、杭州灯泡厂、杭州万马药业、蓝孔雀,都曾经是莫干山路上的住户,见证了杭州工业发展的历史,也见证了拱墅区转型升级的新变化。
去年末,莫干山路开始了新一轮“扮靓工程”:北起上园路南至环城北路,全长约10公里,进行绿化提升、立面整治及市政道路整治。这是拱墅峰会筹备、城市道路与街容美化工程的重头戏,计划在2016年4月底前竣工,实现莫干山路的华丽转身。
今年1月,拱墅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联合杭州日报,开启“珑玺”杯工业遗存主题景观小品设计大赛,邀请设计师以莫干山路老工业遗存为主题设计景观小品。同时,征集与莫干山路沿线工业遗存相关的老照片、老故事。
从今日起,我们将推出“风雨兼程百年间 莫干山路换新颜”系列报道,为你还原关于莫干山路的珍贵记忆,展示重新亮相的新莫干山路。
本报讯(记者 傅一览 通讯员 周莉)蔡文伟的记忆里始终有这样的画面:空旷的大厂房里,巨型机械手臂下纸浆倾注,成吨的卷烟纸被装上货船,从厂区的码头运出去,顺着大运河,走了一条去远方的路。
春节前,华丰造纸厂沿街商铺拆迁,他在现场待了3天。这片厂房,有一家5口人40多年的回忆。
他的名片上印着:浙江泛城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家公司是莫干山路整治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单位。蔡文伟负责项目管理工作。今年夏天,莫干山路新一轮整治工程就要亮相。
“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接过家人手里的棒。我爷爷还是华丰厂1959年的杭州市先进生产工作者。”他说,看到这个节点的设计稿,心里特别有感触。
华丰造纸厂的发展历史,颇具传奇色彩。
1922年成立,最初叫“武林造纸厂”。1922年,从美国引进圆网造纸生产线,成为浙江省第一家机制纸企业。1931年,正式更名“华丰造纸厂”。
岁月悠悠,华丰这块金招牌,在民族造纸工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蔡文伟80多岁的奶奶还住在华丰的老宿舍,不愿意搬家。她说,以前,厂里人上班,周边还是一片稻田和平房。纸张运输从水路走。后来,莫干山路修得越来越宽,厂里在莫干山路上开了一扇新大门,用卡车拉货。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华丰造纸厂像一个小社会:双职工家庭孩子能从厂办托儿所念到高中,厂里有露天电影场、礼堂电影院、篮球场、宿舍楼。当年,杭州一度有“找工作到华丰,找对象到杭棉”的说法。
回忆里的青春岁月翻了新篇。
如今的华丰造纸厂,拥有固定资产近10亿元,职工人数1000余人,是中国造纸重点骨干企业。
如今,华丰造纸厂老厂房要搬迁了,但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却没有被遗忘。
“在老厂房里找了很久,发现一组老式的打浆机及其配件,这是当年造纸的重要工具。我们将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老华丰对杭州工业发展的贡献和变迁。公司的‘华丰家属’讲了不少老华丰的故事,我们对这个地块的设计特别有感情。”
项目设计师姚元伟说,莫干山路有一个先天优势:市区少有的道路两侧规划有30米宽绿化带的城市道路。更为难得是,道路大部分区段内大树多,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今后,这些曾经的“防护林”,将变成“开放的城市客厅”,连接道路和绿地、人行道及未来建筑商业空间。
整治后的莫干山路(大关路至石祥路)段,东西两侧的绿化带内,将构建一条长度约5公里的休闲漫步道。市民可以散步,休息。而沿途将通过工业小品,展示莫干山路上的回忆,感受拱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比如,华丰地块除了打浆机这个独特设计外,还将通过特殊的景观设计语言,展示“华在自强、丰在科技、精在管理、神在创新”的华丰精神。
“珑玺”杯工业遗存主题景观小品设计大赛(详见本报1月19日A4版)继续征集,持续到3月18日。与此同时,征集莫干山路沿线工业遗存相关的老照片、老故事,寻访老工人和老机器。参与者最高可获得2.5万元奖励。
投稿邮箱mgsljgxp@163.com,地址:杭州市北城街55号620室,热线:13868079797。
登录“杭州·拱墅”门户网站,关注微信“拱墅发布”和“今日拱墅”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