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蒋磊 记者 徐夏欣 家住水墩社区的男孩小凯(化名)没去上学,这已经是前天的事了。 前天早上6点多,小凯和平时一样出门去学校,但到了早上8点多,他的妈妈邱女士接到小凯班主任邵老师的电话:“小凯为什么没来上学?” 小凯虽然内向,但一直很懂事,成绩也还跟得上,为什么会突然不去学校了?邱女士有点想不通。更令她担心的是,小凯到底去哪儿了? 邱女士找到笕桥派出所,民警调取监控后发现,小凯只是在家附近的监控中一闪而过,线索不多。而根据公交集团的监控,小凯并没有坐上前往学校的公交车。 民警带着邱女士通宵调阅了水墩社区内可能发现小凯行踪的店铺和居民楼监控,终于确定了大概范围,随后,民警展开地毯式搜索。 昨天中午11点多,在离家仅数百米的一处废弃岗亭内,小凯被自发参与寻找的同学家长找到。当时,小凯一脸憔悴,坐在岗亭内的床上。 “我就一直乱绕,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被带回派出所时,小凯眼皮红肿,声音也哑了,他说自己一直没睡过。 由于小凯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民警给他拿来了饼干。可面对一屋子的人,小凯没有动手去拿,只是默默地打量着周围。 虽然很困,小凯还是努力回答了民警的问题。原来,前天早上出门后,小凯来到七弄路口公交站准备坐车,但他发现那段路比较堵,就想着绕开拥堵路段。这一绕,他就迷路了。 摸索着大概方向,他走到了学校,可那时候,学校大部分班级已经放学了。小凯选择直接回家,但出门时,他仅带了5元钱,这些钱最后买了3个包子,剩下0.5元根本不够他坐公交车回家。小凯继续步行,又迷路了。那一夜,他走走停停,累了就在路边的草坪上休息一下,直到昨天早晨,他走进那个废弃岗亭躲雨…… “他平时太内向了,肯定是没有问路。”邱女士说,3年前,小凯的爸爸因为癌症去世,那时候小凯正读一年级下半学期。从那以后,邱女士开始做送报员,每天清晨4点多出门,中午才能下班,小凯必须独自坐公交车上学。 “给他零用钱,除了坐车,剩下的钱还会还给我。”邱女士说,在爸爸生病时,小凯就很乖,还会给爸爸喂饭,“他爸爸走了,什么也没留下。” 小凯也知道妈妈不容易,很辛苦:“妈妈有两份工作,早上送报纸,下午送洗洁精。晚上妈妈会记账……” 邱女士的收入不高,每天给孩子5元钱,用来买早饭和坐公交车。“前两年,他知道我不容易,都是只买5角钱一个的馒头。我跟他说光吃馒头没营养,他才开始吃包子。”说到这里,邱女士哭了,“他一直很懂事,我让他去书法班练字,他不肯,自己买了字帖在家里练。他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