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炎珍谈谈“坚持”“平凡”与“委屈”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2月2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着力扩大学雷锋志愿服务覆盖面,着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 会上公布了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并颁发奖牌。 我市周炎珍当选全国“最美志愿者”; “微笑行动”志愿医疗队当选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下城区灯芯巷社区当选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最美志愿服务在杭州已然成为“风景”,今天,让我们来看看风景中的这三个“盆景”。 周炎珍的志愿服务工作表 从1997年从事志愿者服务至今,志愿服务成了她的“职业”。20年来,她贡献了约40000小时志愿服务。 现在她的志愿服务工作表是这样的: 记者 俞连明 文 记者 李忠 摄 昨天中午11点半,周炎珍准时来到杭州火车东站西广场微笑亭。 “北景园怎么走?”“厕所在哪里呢?”“要去嵊州应该怎么乘车?”…… 这个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日均客流量是全国枢纽前三名。刚下火车的,刚下地铁的,在巨大的空间内往往会摸不着头脑,于是旅客来去匆匆,问题连绵不绝。 只要穿上红马甲,站在微笑亭内,周炎珍和其他两位志愿者就几乎没有空喝水。“要工作到下午4点半,中间可以休息两个小时。在这里站3个小时,要回答300多个问题,春运期间更多。”周炎珍说。 人们完全看不出这位微笑着的大姐,2005年就已查出身患乳腺癌。 为了能顺利解答各种问题,周炎珍自制了一本册子。册子上,有杭州主要医院、主要景点、主要路段和购物点的换乘方式;有杭城各大汽车站的班车线路,去往省内各县的班次都能一目了然;有火车东站的停车库和停车时间安排。册子上还有简单的中英文问答,周炎珍说:“我不会说英语,外国人来问,就让他们直接看。” 这样的志愿服务已经成为67岁的周炎珍的一种“职业”,“每周6天‘上班’,一天休息。”周炎珍说,“就是觉得很快乐。” 谈话 “坚持”“平凡”与“委屈” 周炎珍: 得奖是肯定,会开心。不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做志愿者本来就是很开心、很开心的。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就是把志愿服务当成职业,这样才能坚持下来。坚持比什么都重要。2006年,2007年,我在做化疗,做完化疗第二天我就去街上,因为街道卫生的志愿服务是我负责的,我放心不下。为此,我还买了两个发套,戴着好看一点。 我或者说我们志愿者都是平常人,做的事情都是很平凡的。又不是要干吗,就是做做好事嘛,做做最小的好事嘛,给别人多一些方便嘛。我觉得,我们做的事,随便谁都能做得到,只要坚持成为习惯就行。我总觉得,在我们这么美丽的杭州,要有更多的人服务。 委屈很多。比如在路口做文明劝导员,就会老是被人骂。有些骑自行车过来,要闯红灯被劝阻,就会骂“这个死老太婆干吗?”“你管得了这么多吗?”“还不回去管孙子?”……听惯了这些话,也就无所谓了。会安慰自己,我们是在做好事,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 周一 市三医院 周二 鼓楼微笑亭 周三 火车东站 周四 市妇保 周五 社区 周六 雷峰塔 周日 “我给自己放个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