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话题 互联网+文创 创业导师面对面 联盟热线电话:85051716 挖金“蓝海”市场考验“内容”和“变现力” 记者 毛晔 实习生 龚成 “现在光是微信平台上的视频阅读量,就已超过优酷等所有视频网站的一半以上。” “中国微信五百强当中,含视频的推送内容比不含视频的阅读数高出20%。” 3个月前,杭州的一场新媒体高峰论坛上,徐达内、杨茂巍等业内人士纷纷“点名”处于井喷的自媒体视频行业。 “视频自媒体,即将站上风口。”“爬山虎”本月创业导师、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明说,自去年初开始,视频自媒体热度快速走高,越来越多的“闯入者”踏进这个领域,他们之中,有的来自电视等传统媒体,有的则来自文字自媒体平台。 行业引爆,一场市场激战即将开启。 谁将视频自媒体推上风口 为何视频自媒体吸引如此多的“闯入者”? “几乎每个人都能看视频,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读文字。相比文字,视频的信息密度更大,受众门槛却很低。并且,视频的商业化空间更大,更容易获得广告主的投资及认可。这成为文字自媒体、传统媒体从业者纷至沓来的最主要的原因。”李明说。 除了视频的自身优势,“环境因素”亦不可忽视。李明说,首先,4G的普及、资费的下降,使得用户对流量不像以往那般敏感,大大拉近了与视频自媒体的距离;其次,得益于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搜狐等视频门户网站的竞争推动。“这些门户视频网站最早是拼市场份额,随后拼内容、拼版权,再然后转向自制内容,现在开始寻求第三方自媒体的助力,视频自媒体成为重要目标。” 市场之热,让身为视频自媒体先行者二更尝到了甜头。这家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每晚发布一部3-5分钟原创视频的视频平台,自2014年底上线,到拿下600万粉丝、视频播放总量破亿、获得千万投资,仅用一年时间。 挖金“蓝海”考验“内容”及“变现力” 市场膨胀的对面,是竞争的加剧。 “不排除接下来的日子,会有越来越多的实力新人进驻。”在李明看来,走出初创阶段之后,二更确实需要多一些“未雨绸缪”。 那么,如何筑高竞争壁垒? “首先,要有制作精良的内容。”李明说,二更推送的每一条视频虽然只有3-5分钟,但都是制作团队耗费数日从动辄十几个小时的拍摄素材中精剪出来的,并且团队所用器材与电视台设备相当。目前,二更团队超过100人,其中全职导演达40人,在全国已建多个运营基地。 “其次,要能承担得起高品质内容所生产的时间及资金成本。”李明说。这意味着,自媒体视频企业若想扎根这一领域,需要充足的资金流,如何盈利成为企业急需考量的现实。 目前看,全国视频自媒体平台达数百家,有不少之前是做网剧或微电影的,发行尚可,但盈利不佳。二更不走“通过点击率获利”的路子,而是借线下商业视频运作赚钱。自去年7月正式商业化以来,二更已与近百个品牌建立合作,营收超过千万。 自媒体或将成为 切入全媒体的入口 垂直于视频领域发力,是二更不变的初衷。然而在追梦的路途中,二更已悄然调整了战略。 “我们正由单一的内容制作企业,向创作和运营的平台级公司转型。”李明说,最初的想法是将二更打造成移动互联网视频行业最大的内容创造者,但后来放弃了,因为单一维度的作战方式极易触碰“天花板”。今后,二更将在新媒体视频产品研发、影视IP孵化、产业链拓展等多个方面做更多尝试,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移动端的视频内容。 “自媒体只是二更的切入口,二更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全媒体式的。”李明表示,若想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二更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其一,将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的合作打通,其二,放弃“单兵作战”,学会借力及共赢。去年8月,二更推进“伙伴计划”,与北京、广州、上海等14个城市的影视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化竞争为合作关系,增强二更的全国运营实力;去年11月,发布微记录、地道风物、时尚、公益、商业、微电影、美食、MV、城市等全新产品线,借异业合作布局各类垂直行业。 “在我看来,异业合作往往能产生最大的‘化学反应’。借异业合作,将触角更多地向外延伸,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李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