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3月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9:区县(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A9
非浙A号牌早晚高峰限行
移民50载 三地晨光村民喜重逢
农林大百万奖金 重奖学生创新创业
农光互补 光伏发电
校外延伸 筑就校外文化高地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移民50载 三地晨光村民喜重逢
2016-03-01

本报讯(通讯员 徐丽 王宸俊 驻淳安记者 程海波)“老家的乡亲没有忘记我们!老家的山山水水都记得我们!五十年前的割舍,五十年来的坚信,五十年里的酸甜苦辣都值了。”昨日,江西省浮梁县晨光村的余革红在离开淳安之前,留下了这一番感慨。

三天前,余革红和110位江西省浮梁县鹅湖镇、鄱阳县同为晨光村的村民,长途乘车5小时,来到淳安县鸠坑乡晨光村团聚。这也是时隔半个世纪,三地晨光村的首次重逢。

为建设新安江水库,1966年,原晨光村一分为三,一部分村民后靠,成为现在的晨光村,另两部分村民则分别迁至江西鄱阳与鹅湖两地。

为了记住自己是晨光村的后代,当年,移民江西后,他们将自己所在的两个村也命名为晨光村,于是就有了江西省鄱阳县晨光村和浮梁县鹅湖镇晨光村。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故乡人,鸠坑乡晨光村的村民们报以十二分的热情,鸡蛋、面条、大骨汤……一道道贵客临门才有的食材早已准备就位;穿新衣、敲锣鼓、燃鞭炮……一种种特殊的迎客方式也再一次出现在这个普通的小山村。

“你叫什么名字?你的父母亲是谁?”这些问话,成了三个晨光村人相聚时聊天的主旋律,特别是那一口口亲切的家乡话,瞬间便将这些同根却50年不见的人拉到了一起。

儿时的伙伴暮年重逢、昔日的邻居再次回首,这一天,在老家晨光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情。

“这次回来,我在村口遇到一个村民,只是稍稍聊了几句,就勾起了许多的记忆。”今年60岁的徐言龙移民时还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说,直到今天还记得在老家门前玩耍的情景。

52岁的徐国强这次特意带着儿子赶来参加这一次的重逢聚会。他说,每次回到故乡,都会特别留意这里乡村旅游的发展,他希望能让儿子把淳安老家农家乐的好经验带回去。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移民50载 三地晨光村民喜重逢
2016-03-01

本报讯(通讯员 徐丽 王宸俊 驻淳安记者 程海波)“老家的乡亲没有忘记我们!老家的山山水水都记得我们!五十年前的割舍,五十年来的坚信,五十年里的酸甜苦辣都值了。”昨日,江西省浮梁县晨光村的余革红在离开淳安之前,留下了这一番感慨。

三天前,余革红和110位江西省浮梁县鹅湖镇、鄱阳县同为晨光村的村民,长途乘车5小时,来到淳安县鸠坑乡晨光村团聚。这也是时隔半个世纪,三地晨光村的首次重逢。

为建设新安江水库,1966年,原晨光村一分为三,一部分村民后靠,成为现在的晨光村,另两部分村民则分别迁至江西鄱阳与鹅湖两地。

为了记住自己是晨光村的后代,当年,移民江西后,他们将自己所在的两个村也命名为晨光村,于是就有了江西省鄱阳县晨光村和浮梁县鹅湖镇晨光村。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故乡人,鸠坑乡晨光村的村民们报以十二分的热情,鸡蛋、面条、大骨汤……一道道贵客临门才有的食材早已准备就位;穿新衣、敲锣鼓、燃鞭炮……一种种特殊的迎客方式也再一次出现在这个普通的小山村。

“你叫什么名字?你的父母亲是谁?”这些问话,成了三个晨光村人相聚时聊天的主旋律,特别是那一口口亲切的家乡话,瞬间便将这些同根却50年不见的人拉到了一起。

儿时的伙伴暮年重逢、昔日的邻居再次回首,这一天,在老家晨光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乡情。

“这次回来,我在村口遇到一个村民,只是稍稍聊了几句,就勾起了许多的记忆。”今年60岁的徐言龙移民时还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说,直到今天还记得在老家门前玩耍的情景。

52岁的徐国强这次特意带着儿子赶来参加这一次的重逢聚会。他说,每次回到故乡,都会特别留意这里乡村旅游的发展,他希望能让儿子把淳安老家农家乐的好经验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