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宁文武 驻建德记者 李牡娇)“天气暖和起来了,堆放在4间房子里的椪柑,共3万多公斤至今没有卖出去,有的开始腐烂,损失一天比一天大了!”这两天,建德市大洋镇江东村村民周四奶愁眉不展。像老周这样急着销售椪柑的果农在该村还有不少,他们都期盼有商贩能尽早前来收购椪柑,帮助他们减少损失。 江东村有430多户,村民们利用山地、田间种植椪柑,面积有1000多亩,是大洋镇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多的农户每年可采摘鲜果5万多公斤,一般的人家也户均在2万公斤左右。由于该村管理精细、土壤肥沃,产出的椪柑个头大、口感鲜甜,深受外地市场的青睐,每年鲜果主要销往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市场。往年收入高的农户一年有近10万元。 2015年底,该村椪柑喜获丰收,鲜果产量达3000多吨,让果农欣喜不已。可没有想到,受去年年底及今年初的持续阴雨天气与极寒气候双重影响,今年很少有客商前来村里贩销,就连临近春节期间的水果销售“黄金季”,也没有给果农带来像往年那样旺销的喜悦。 “去年椪柑价格最高时每公斤2.6元,一直都很抢手,果农们根本不愁销路,鲜果到这时也基本上卖得差不多了!”该村主任陈积聪告诉记者。在村里,记者看到有的农户正在清理腐烂变质的烂果子,有的人在公路口等待客商的踪影,有的在四处托人联系柑橘市场。 今年60多岁的周四奶说,一年到头,家里就是靠种椪柑来增收,这回存放在家里的椪柑一个都没有卖出,可能连成本都难收回了,一年到头,管理果树仅肥料、雇工、包装材料等成本费总共花了2万多元,平均每公斤椪柑需要的成本价格在1元左右。如今,商贩的收购价格仅每公斤在1.2元左右,劳累一年靠椪柑增收的梦想要成泡影了。目前全村的销量只有30%左右。 随着春季气温一天天回暖,果农每天都在清理家中的腐烂椪柑,为了不影响周边的卫生环境,该村特意在4个自然村的集中点建起了柑橘垃圾堆放池,每天早晚清理两次。村里一方面在千方百计联系外地客商进村收购,一方面加强村庄环境整治,不能让腐烂变质的柑橘随意乱扔乱倒在公路边而影响村容村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