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3月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2:杭州湾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杭州都市圈一天新增两块“国字号”创新招牌
采茶可以机械化
宁波出租车行业改革今天正式实施
湖州市首例“微商”涉罪案一审宣判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相继揭牌
杭州都市圈一天新增两块“国字号”创新招牌
2016-03-01
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角。通讯员 姚海翔 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月26日上午,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会在德清举行。会上,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

当天下午,嘉兴市在秀洲区举行了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会,嘉兴首个“国字号”高新区正式揭牌。

一天之内,杭州都市圈内新增了两块创新驱动金字招牌。站在新的起点上,“国字号”这张金名片将如何推动德清、嘉兴乃至杭州都市圈的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

力争成为杭州创新走廊重要一翼

驻德清记者 张骥鸿 徐赛华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前正式挂牌。

小到企业科研技术创新,大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这一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犹如一个新引擎,将推动德清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转型。

推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近年来,德清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高精尖的科技企业入驻。目前,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规模以上企业22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家,上市公司7家。

与此同时,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地理信息、通用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8.6%。

就拿地理信息产业来说,目前已有浙江国遥、中测新图等百余家地理信息企业落户这里,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园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地理信息小镇,成功列入浙江省首批升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完善“德清模式”创新体系

30多年前,以企业、院校、人才互相合作的“德清模式”,打通了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障碍。

如今,作为“德清模式”的核心实践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孵化培育四大体系。

高新区不断完善以技术市场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孵化培育体系,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不仅如此,园区拥有国家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50个;有全省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吸引了中科院计算所、长春应化所、浙江大学等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心入驻。

同时,通过与国内25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进行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为科研创新、技术孵化、人才培育提供了智力支持。

打造杭州都市圈优质项目平台

这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将推动杭州与德清两地的产业互动共兴。

德清无缝对接杭州,区位优越,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这里是“德清模式”的诞生地与实践区,是长三角地区地理信息产业最富活力的集聚地,也是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永久会址”的落户地。去年,德清更是成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第一。

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杭州都市圈核心范围,作为承接优质项目的重要平台,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地理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集约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接轨大城市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水平。

同时,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体系,走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以地理信息小镇、科技创业园、千人计划产业园、通用航空小镇等为纽带,力争成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杭州创新走廊的重要一翼,主动承接溢出效应。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

杭州创新资源外溢和承接的首选地

驻嘉兴记者 张世新 通讯员 马国海

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就是看“高”和“新”。

站在新起点上,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又是如何谋划好“高”和“新”呢?

推进会上,嘉兴市市长林健东表示,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将围绕建设“创新高地、人才特区、生态新城”的总体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到2020年整体实力力争位列全省国家高新区前三甲、全国国家高新区前50强。

打造成“长三角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在建设实施方案中,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提出到2020年,将力争引进1家跨国研发机构,建成2个国际技术研发交流平台和3个海外孵化器。通过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到2020年,引进或培育高等院校1所,省级以上孵化器10家以上,省级以上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100家以上,区内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全面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模式,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0万平方米,深化“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合作模式,创新创业体系更加完善。把高新区建成上海、杭州创新资源外溢和承接的首选地,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打造成“全球知名光伏新能源创新基地”

自2012年启动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建设以来,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明确当前和今后的产业发展重点,高端切入,错位发展,主攻光伏专用设备和光伏发电核心部件、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及高效光伏电池与组件、新一代光伏发电技术及光伏光热集成技术等三大重点领域,一批产业层次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不断在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集聚。

到2020年,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力争达到1800亿元,规上工业总值突破千亿,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光伏应用中心、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交易中心和检测中心。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的“底气”来自哪里?

截至目前,园区内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北科建集团长三角创新园、中国节能嘉兴环保产业园和中电科集团第三十六研究所等科技平台,并无缝对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中科院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正逐步增强对区域的科技辐射和带动效应。园区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研发中心32家,涌现出了雅莹集团、生辉照明、福莱特等一批创新行业领军企业。

目前,园区内已建成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研发中心28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46家,引育“国千”13人、“省千”21人,201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1.7亿元。

湖州

嘉兴

杭州

绍兴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相继揭牌
杭州都市圈一天新增两块“国字号”创新招牌
2016-03-01
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角。通讯员 姚海翔 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月26日上午,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会在德清举行。会上,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

当天下午,嘉兴市在秀洲区举行了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会,嘉兴首个“国字号”高新区正式揭牌。

一天之内,杭州都市圈内新增了两块创新驱动金字招牌。站在新的起点上,“国字号”这张金名片将如何推动德清、嘉兴乃至杭州都市圈的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

力争成为杭州创新走廊重要一翼

驻德清记者 张骥鸿 徐赛华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前正式挂牌。

小到企业科研技术创新,大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这一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犹如一个新引擎,将推动德清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转型。

推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近年来,德清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高精尖的科技企业入驻。目前,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规模以上企业22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家,上市公司7家。

与此同时,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地理信息、通用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8.6%。

就拿地理信息产业来说,目前已有浙江国遥、中测新图等百余家地理信息企业落户这里,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园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地理信息小镇,成功列入浙江省首批升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完善“德清模式”创新体系

30多年前,以企业、院校、人才互相合作的“德清模式”,打通了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障碍。

如今,作为“德清模式”的核心实践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孵化培育四大体系。

高新区不断完善以技术市场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孵化培育体系,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不仅如此,园区拥有国家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50个;有全省唯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吸引了中科院计算所、长春应化所、浙江大学等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心入驻。

同时,通过与国内25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进行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为科研创新、技术孵化、人才培育提供了智力支持。

打造杭州都市圈优质项目平台

这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将推动杭州与德清两地的产业互动共兴。

德清无缝对接杭州,区位优越,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这里是“德清模式”的诞生地与实践区,是长三角地区地理信息产业最富活力的集聚地,也是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永久会址”的落户地。去年,德清更是成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百强县第一。

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杭州都市圈核心范围,作为承接优质项目的重要平台,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地理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集约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接轨大城市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水平。

同时,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体系,走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以地理信息小镇、科技创业园、千人计划产业园、通用航空小镇等为纽带,力争成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杭州创新走廊的重要一翼,主动承接溢出效应。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

杭州创新资源外溢和承接的首选地

驻嘉兴记者 张世新 通讯员 马国海

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就是看“高”和“新”。

站在新起点上,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又是如何谋划好“高”和“新”呢?

推进会上,嘉兴市市长林健东表示,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将围绕建设“创新高地、人才特区、生态新城”的总体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到2020年整体实力力争位列全省国家高新区前三甲、全国国家高新区前50强。

打造成“长三角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在建设实施方案中,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提出到2020年,将力争引进1家跨国研发机构,建成2个国际技术研发交流平台和3个海外孵化器。通过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到2020年,引进或培育高等院校1所,省级以上孵化器10家以上,省级以上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100家以上,区内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全面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模式,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0万平方米,深化“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合作模式,创新创业体系更加完善。把高新区建成上海、杭州创新资源外溢和承接的首选地,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打造成“全球知名光伏新能源创新基地”

自2012年启动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建设以来,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明确当前和今后的产业发展重点,高端切入,错位发展,主攻光伏专用设备和光伏发电核心部件、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及高效光伏电池与组件、新一代光伏发电技术及光伏光热集成技术等三大重点领域,一批产业层次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不断在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集聚。

到2020年,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力争达到1800亿元,规上工业总值突破千亿,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光伏应用中心、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交易中心和检测中心。

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的“底气”来自哪里?

截至目前,园区内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北科建集团长三角创新园、中国节能嘉兴环保产业园和中电科集团第三十六研究所等科技平台,并无缝对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中科院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正逐步增强对区域的科技辐射和带动效应。园区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研发中心32家,涌现出了雅莹集团、生辉照明、福莱特等一批创新行业领军企业。

目前,园区内已建成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研发中心28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46家,引育“国千”13人、“省千”21人,201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1.7亿元。

湖州

嘉兴

杭州

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