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I T Y W E E K L Y
三天后,本赛季中超将揭开大幕。
资本乱入,疯狂烧钱,震惊国际足坛的中超将以何样的姿势缭乱或者惊艳于世界?
热闹是有的,但烧钱能坚持多久?这样的中超给中国足球的长久发展会带来如何的好处?这些都不得而知。
而我们可以知道的是:终究,足球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几十年,都没抓起来。
那么,跟着我们本期的特写看看,这里的青训,是怎么样的青训。
3
于暮寒10岁,是球队的头号射手。
在刚刚结束的“市长杯”小组赛中,他踢进6球,带领竞舟路小学乙队杀进淘汰赛。
于暮寒一年级开始踢球,经历过中外教练。说起葡萄牙人,于暮寒赞不绝口,“他们真的很棒,理念和国内教练完全不一样。”他的父亲于峰介绍说,自从接受葡萄牙教练训练以后,小家伙踢球热情很高。以前会偷懒,现在风雨无阻,“踢球现在对他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样就很好,我们也只是想要他有个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看他自己了。”
刘伟是这个团队的助理教练,也是翻译。他之前和众多国内教练有过接触和合作,他觉得葡萄牙教练和国内教练“各方面都不一样”。
“每天都要带几十个孩子训练,他们从不烦躁,从不斥责孩子。只要有一丁点的进步,他们就会拼命鼓励。中国教练大都一个样,认为练好是应该的,练不好就会骂人,气氛很压抑。”
“他们会鼓励孩子们相互拥抱、击掌;鼓励他们自己去总结、沟通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国内教练训练大多是单线面对面传球,葡萄牙教练的训练完全是在设计好的场景里面——带球、传球、射门、防守、站位,模拟实战的场景。”
“国内教练强调基本功训练,一板一眼,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葡萄牙教练强调技能,他们强调跑动中的观察思考,鼓励孩子们用自己认为最舒服、最合理的方式去处理球。中国球员基本功很好,但没有创造力,上了场不会踢。”
田野是这支团队的幕后推手,他从小喜欢足球,踢球、看球,算得上是阅人阅球无数,“中国不是没有好的教练,但少之又少。可以说,绝大部分中国教练,和欧洲教练不在一个‘频道’上。很多不错的苗子,都被中国式训练给毁了。”
1
周五下午,杭州市西湖区竞舟路小学。
三点的时候,放学的孩子三三两两、嬉笑打闹着出现在操场上。四个外国人正在场地上放置训练器具,孩子们走过来和老外打招呼,很熟络,朋友一样。有的用英语,有的用汉语。
孩子们很快到齐了,几个教练围在一起,拿着一页写满字的纸交流了一会,随即散开。
“光头大汉”丹尼尔召集孩子们热身。在不到10米的一段草皮上,设置了几处障碍,每一个孩子被要求带球,绕过障碍物,然后突破丹尼尔虚张声势的防守。
校园里,即便是很远的地方,也能听到丹尼尔的大呼小叫和孩子们的笑声,“加油”、“come on”、“停下”、“move”、“没有,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丹尼尔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
两个年轻教练,在场地的另一边布置接下来的训练场地。
严肃的维克多拿个小本子站在场边,观察训练情况,不时在上面写点什么。
10几分钟的热身之后,在靠近球门的场地依次进行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攻防训练,每段训练中都设置了带球、传球、突破、射门、站位、防守的场景。训练还是由充满激情不知疲倦的丹尼尔负责。
一名小球员晃过防守队员,打进一球,丹尼尔马上夸张地用中英文喊着“wonderful,太棒了”,冲过去和小球员击掌,然后抱起来,把小射手扛在肩膀上,转圈。其他几个教练在旁边一起大叫鼓掌。
孩子们失误难免,而且不少。一旦失误,立即就被叫停。有时,丹尼尔在翻译的帮助下,告诉孩子们哪里做得不对;有时,丹尼尔会让孩子们自己讨论,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很快结束。满头大汗的丹尼尔召集起孩子,提到了存在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表扬,几乎每一个孩子表现好的地方都得到了丹尼尔毫不吝啬的夸奖。
孩子们嬉笑着散去了,几个教练留在场地上讨论了一会当天的训练。
一个青训的下午
10岁的头号射手
2
教练来自葡萄牙。
去年9月,这支由葡萄牙本菲卡足球俱乐部派出的七人教练团队来到杭州。在欧洲,这家百年足球俱乐部八次打进欧冠决赛,是世界上付费会员最多的俱乐部。
到目前为止,本菲卡团队已经在杭州主城区十五所小学开展免费足球培训,参与训练的孩子都是各校的校队队员,一般分为两个组,甲组为五六年级学生,乙组为三四年级学生。十五所学校的学生每周课余在葡萄牙教练的指导下训练两到三次,每次1.5至2个小时。
维克多是这支团队的总教练,负责训练计划的制定安排、监督实施,以及训练效果的评估。他每天会把团队的工作情况汇总后通过电邮发给本菲卡俱乐部相关负责人,相应的,本菲卡会提供针对性的评估和指导。
来杭州之前,维克多是本菲卡俱乐部的青训总监,他还有过一段卡塔尔国家队女足助理教练的经历。去年11月,欧冠赛场和马德里竞技比赛中打进一球的本菲卡18岁小将古埃德斯,号称“新C罗”,就是他的青训“作品”。
“葡萄牙太小了,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他们到杭州来,“提升本菲卡俱乐部在亚洲的品牌影响力”,维克多比画着说,“葡萄牙全国都知道我们来到了杭州。全世界都知道中国足球投入火爆。关注职业足球没错,但青少年足球也很重要。”
维克多不认为中国孩子和欧洲孩子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他甚至发现了一些很好的苗子,“忘掉身体,即便在欧洲,也更重视那些有头脑的技术型选手。”
如何通过不断的训练学会在跑动中观察思考,学会阅读比赛,学会自我掌控比赛,这是维克多一直强调的。“脑子”、“智商”这样的词不时从他的嘴里蹦跶出来。
葡萄牙教练的训练几乎没有无球训练,这个年龄段也只安排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的实战训练,“七对七不适合他们,年龄太小了。”维克多说,“人多了,触球的机会少,踢球的乐趣就少了。”
“我们和中国教练最大的区别是,对孩子更热情,更友好,更多鼓励。”维克多说,孩子们是不是喜欢教练,这是他考核团队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用脑子踢球
记者 余加新 文 张之冰 摄
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