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3月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10: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钱再多,未来还得靠青训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钱再多,未来还得靠青训
2016-03-01
仓田安治和绿城U17队员 记者 步恩撒 摄
江武
田野和基斯林
绿城小球员 记者 步恩撒 摄

按照德国《转会市场》网的统计,这个冬天,中超联赛以3.3394亿欧元(约合24亿人民币)转会费成为今年冬季转会期烧钱最豪迈的足球联赛。

英超联赛以2.5319亿欧元排名第2,排名第3的是意甲联赛,冬季转会投入为8705万欧元。

重金之下,中国足球俱乐部抢下了特谢拉、马丁内斯、拉米雷斯、热尔维尼奥、瓜林、拉维奇等欧洲顶级球员。但瑞士足球调查机构《CIES》认为,至少特谢拉和拉米雷斯都值不了那么多钱,两个球员的溢价分别为2380万欧元和1080万欧元。

同时,国内球员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富力的金洋洋成为过去这个冬天的国内球员“标王”,转会费9000万,河南建业的毕津浩则卖了8000万。两人均是边缘国脚,甚至只踢过一两场国家队的比赛。

中国足球的疯狂投入和疯狂抢人,造成了国际国内转会市场的心理恐慌和价格虚高。

归根结底,是国内缺少好球员,是国内青训体系“供血不足”。

记者 余加新

现实

中国足球

的最大症结

“中国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并不少,即使在十二三岁的年龄段,中国足球少年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并不比西班牙的同龄足球少年差,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足球少年的整体能力于足球发达国家踢球孩子的差距就越来越差。”曾经担任皇马青训总监,培养出卡西利亚斯、劳尔等球星的费尔南多·桑切斯·西皮特里几年前考察恒大足校的时候这样评价中国足球。

在过去的10年,中国各个年龄段的队伍多次无缘世青赛、世少赛。青训,这是剖析中国足球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目前来看,校园足球形式大于内容。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推动校园足球,制定了一份校园足球标准,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在后来出台的标准中消失了——那就是保险制度,这也是近些年家长对在学校踢球安全问题的质疑。而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足球教练的规定,退役的专业足球运动员因为没有学历,很难迈进这个门槛。教师编制限制,拒专业人才于校园足球门外。足球场地缺乏,是一些学校面临的问题。小升初、初升高,那些踢球的孩子如何被推送,究竟由谁来推送,这个问题没有明确,家长有后顾之忧。专业足球学校天价学费也不利于足球的发展。目前中国足球的青训模式基本跟日本相同,都是走校园和专业青训两部分,但单就青训方面来讲,中国的水平虽然没有日本高,但学费已经赶超了日本最好水平青训营的价钱。

去年,恒大的学费从之前的一年3万5上升到5万,而鲁能足校一年的学费更是上涨到6万,相当于一个月5000元。日本虽然校园足球体系比较强大,但专业青训方面做得也很成熟。据了解,日本足协旗下有一个JFA足球学院,是日本青训最高等级的培训机构,一年全国只招收几十人,这个学院每月的收费标准是8万日元(约合一个月4160元)。

“青少年是国家的基础,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这些人的成长?在整个体系中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总结这些年存在的问题,而且切实去解决?这些问题无法解决,中国足球的症结就无法根治。”全国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冯剑明说出了一个致力青少年足球工作者的心声,同样,这也是所有人对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质疑。

球员身价虚高的最根本原因是国内没有好的球员,供求严重失衡,只好“稻草”当成宝。

中国足球存在的所有问题,在杭州都能找到蛛丝马迹。但在杭州,有中国青训最成功的俱乐部之一——绿城足球俱乐部这样一座标杆。有来自民企、民间机构、民间人士的各路力量,以梦为马,以情怀为支撑,进行着各种各样有益的尝试。

他们,才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足球青训的杭州模式 靠的是满满的情怀

职业青训 /

绿城:做中国的阿贾克斯,十年打败日本球队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在各支职业球队疯狂烧钱买进球员的时候,绿城则反其道而行之——卖出,顾超、谢鹏飞分别以5000万、3200万人民币身价转会江苏苏宁,斯蒂夫以60万英镑转会延边。近亿元的收入,使绿城成为中超仅次于辽宁的转会收入大户。

不仅如此,上个赛季转会的石柯为绿城带来2500万元收入。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最近有中超球队给赵宇豪、陈中流分别报价1亿、8000万,罗竞和另外几名球员的报价也达到了3000万元以上。

躺在绿城账面上的好几个亿,都来自绿城青训。

因为宋卫平,绿城重视青训由来已久。

1999年,宋卫平拍板,输送出一支近30人的青年军到东欧学习四年。俱乐部承认,由于地方保护严重,选材出了些问题,那一批球员成材率并不高。

绿城青训有起色是从杨戟带队开始的,那支青年队获得2008年“耐克杯”中国区冠军,代表中国参加了曼联举办的“小型世界杯”。在同年龄段的全国比赛中,队伍一直保持前三名的水平。

2012年日本前国家队主教练冈田武史入主绿城,宋卫平把青训也交给了冈田武史,并且希望他能重用年轻球员。那是绿城历史上年轻化程度最大的两个赛季,石柯等年轻球员都获得了联赛出场机会。

在绿城青训体系中,石柯、曹海清、冯刚、臧一锋、谢鹏飞、赵宇豪、陈中流等球员进入国奥队,石柯还是国奥队队长。如今效力于荷兰维特斯俱乐部的前锋张玉宁被外界认为有潜力成为中国足球未来十年主力中锋的人选。李明挂帅的中国U19国青队中,吴伟、高华泽、严鼎皓和童磊四名绿城小将入选。在成年国家队之外的各级国家队中,绿城都有多名球员入选。

半个月前,冈田武史和绿城签下一份为期两年的新青训合同。这意味着2016年和2017年,绿城俱乐部将拥有6名日本教练,实现梯队的全覆盖。之前,大连阿尔滨主帅仓田安治接替贺谷英司,成为绿城U17的主帅。小畑太一和神户昌宏也将在冈田的推荐下,分别负责绿城04-05年龄段和01-02年龄段的两支梯队。绿城还将和日本方面合作建立绿城海外训练基地,所有绿城青训球员每年都将送到日本训练两个月左右。

为什么全方位学习日本足球?

“首先,中国人体质和日本人一样。而日本足球处于亚洲领先水平;其次,日本有一整套先进的系统的统一的培训标准,这套体系是经过实战证明了的;第三,日本人做事非常严谨,细节要求高,规划性和目的性很强;日本人注重技术,符合绿城技术足球的要求;还有,日本青训注重心智教育,在绿城,再好的球员,学习不好都不能踢球。”绿城青训总监杨戟介绍说,日本教练每天训练前第一件事就是调动气氛,鼓励孩子们。很多时候,会让小球员自己开准备会,“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如何训练,如何踢球,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做对孩子们成长帮助很大。”

在宋卫平的授意下,绿城做了一个8-10年的青训规划。除了教练体系,优秀小球员选拔是青训的重中之重。

从去年开始,通过在基地设立全国性赛事,绿城从全国选拔了60多名球员;通过全省调研,义务培训社会机构的教练员,绿城在全省有了众多输送点。今年,绿城将把整个梯队建设到12支,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宋卫平说,用十年时间,让日本教练培养的球队打败日本球队。

杨戟说,绿城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阿贾克斯;

神户昌宏说,十年之后,希望他带的这支队伍能够帮助绿城夺得中超冠军、亚冠冠军,为中国国家队贡献至少五名球员。

业余青训 /

田野: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一支由浙江人组成的球队

田野刚刚注册了一家业余足球俱乐部,名字叫启蒙。

田野曾是杭州一所小学的科学课教师,几年前,他辞去公职,去欧洲留学。因为一直关注足球,一次偶然的机会,田野进了一家中国机构在葡萄牙本菲卡的训练基地,在那里,他负责媒体宣传。

两年之后,项目结束。但本菲卡足球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对他的影响太大了,田野回国的时候,带了两个葡萄牙青训教练回到杭州,在杭州做校园足球的培训。

去年8月,他和几个朋友筹得足够的资金后,以5年1000万欧元的天价签下本菲卡俱乐部在杭州的独家代理权。

去年9月,本菲卡按照合同,派出了以本菲卡俱乐部青训总监维克多为总负责的一支七人教练团队。

在田野的安排下,这七个葡萄牙职业教练进入江干区、西湖区、上城区15所学校(大多为小学),义务展开校园足球的校队培训工作。

每周,田野会把本周培训学校、地点、时间段告诉总教练维克多,维克多则负责安排具体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参照本菲卡青训体系大纲。

过去的这个冬季,田野组织了一批小球员到本菲卡青训基地训练,收益是杯水车薪,但中国孩子在那里经过技战术训练和营养学指导,收获很大,和同年龄段的球员比赛让孩子们长了见识,在本菲卡主场看葡萄牙国家德比,足球氛围也令孩子们疯狂。

“缺乏好的教练指导,没有系统的训练体系,缺少系统的训练和比赛。”田野说,中国青训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说,葡萄牙教练在十几所学校中发现了一些好苗子,但一周练一两次显然不够。如何在放学后把这些孩子集中在一个“精英训练营”里每天训练,要克服的问题很多。还有,孩子踢球了,以后升学如何衔接,这是中国父母最大的顾虑。

对田野来说,巨大的投入眼下不会产生效益。但他希望通过五年的时间,打造一支完全由浙江人组成的球队,其中有孩子能进入中超、甚至欧洲。到时候,通过这支队伍,也许能获得一部分收益。

但支撑他做下去的,还是那份对足球从小就有的理想和情怀。

机构青训 /

江武:坚持十年,不能把钱放在第一位

江武最近打算组建自己的足球教练团队。

核心是主教练,“首先,他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能把钱放在第一位。”江武认为,青训不拒绝钱,但只考虑钱,方向就跑偏了。“这个人必须有专业足球背景,踢过职业联赛,有职业球队的教练经历。”

江武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足球专业。在大学足球队,江武打前锋,场上头脑敏锐,攻城拔寨,如探囊取物。那是属于他的时代,多年后,当他回到母校时,校园里还流传着他的传说。

江武现在是都市快报科教部主任,杭城小有名气的快报足球训练营是他一手操持起来的。

和外面的机构合作,两年时间,快报足球训练营培训过1000多人次的孩子。现在,经过深思熟虑,江武还是决定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并不是说合作机构不好,只是机构考虑更多的是盈利,本来无可厚非,但长期愿景比较模糊,这不是我想要的。”

江武想要的是,通过长期努力,快报训练营未来可以培养出能够进入职业球队、甚至国家队的球员。“不能急功近利,跑马圈地。”

快报训练营近期想涉足校园足球,但中国足球青训出现的问题,江武同样遭遇了。场地的问题,教练的问题,培养体系的问题,最头疼的还是家长的问题,“随便玩玩可以,很少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每天训练,有升学的压力,有将来找工作的压力。”

是问题,总有解决的方式。江武相信这一点,所以他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渠道,“如果小学组队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有对接的学校,甚至名校,家长就没有顾虑了。”江武希望在杭州建立三、四条这样的输送线。除了了正常升学途径,江武也在尝试和江浙沪一带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对接,甚至可以送孩子们去日本、欧洲。

“如果有一个专业团队很执著地去做这件事,培训模式稳定可靠了,坚持十年不是问题,我能做到。我相信,这样的模式对中国足球的推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江武说。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钱再多,未来还得靠青训
2016-03-01
仓田安治和绿城U17队员 记者 步恩撒 摄
江武
田野和基斯林
绿城小球员 记者 步恩撒 摄

按照德国《转会市场》网的统计,这个冬天,中超联赛以3.3394亿欧元(约合24亿人民币)转会费成为今年冬季转会期烧钱最豪迈的足球联赛。

英超联赛以2.5319亿欧元排名第2,排名第3的是意甲联赛,冬季转会投入为8705万欧元。

重金之下,中国足球俱乐部抢下了特谢拉、马丁内斯、拉米雷斯、热尔维尼奥、瓜林、拉维奇等欧洲顶级球员。但瑞士足球调查机构《CIES》认为,至少特谢拉和拉米雷斯都值不了那么多钱,两个球员的溢价分别为2380万欧元和1080万欧元。

同时,国内球员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富力的金洋洋成为过去这个冬天的国内球员“标王”,转会费9000万,河南建业的毕津浩则卖了8000万。两人均是边缘国脚,甚至只踢过一两场国家队的比赛。

中国足球的疯狂投入和疯狂抢人,造成了国际国内转会市场的心理恐慌和价格虚高。

归根结底,是国内缺少好球员,是国内青训体系“供血不足”。

记者 余加新

现实

中国足球

的最大症结

“中国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并不少,即使在十二三岁的年龄段,中国足球少年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并不比西班牙的同龄足球少年差,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足球少年的整体能力于足球发达国家踢球孩子的差距就越来越差。”曾经担任皇马青训总监,培养出卡西利亚斯、劳尔等球星的费尔南多·桑切斯·西皮特里几年前考察恒大足校的时候这样评价中国足球。

在过去的10年,中国各个年龄段的队伍多次无缘世青赛、世少赛。青训,这是剖析中国足球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目前来看,校园足球形式大于内容。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推动校园足球,制定了一份校园足球标准,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在后来出台的标准中消失了——那就是保险制度,这也是近些年家长对在学校踢球安全问题的质疑。而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足球教练的规定,退役的专业足球运动员因为没有学历,很难迈进这个门槛。教师编制限制,拒专业人才于校园足球门外。足球场地缺乏,是一些学校面临的问题。小升初、初升高,那些踢球的孩子如何被推送,究竟由谁来推送,这个问题没有明确,家长有后顾之忧。专业足球学校天价学费也不利于足球的发展。目前中国足球的青训模式基本跟日本相同,都是走校园和专业青训两部分,但单就青训方面来讲,中国的水平虽然没有日本高,但学费已经赶超了日本最好水平青训营的价钱。

去年,恒大的学费从之前的一年3万5上升到5万,而鲁能足校一年的学费更是上涨到6万,相当于一个月5000元。日本虽然校园足球体系比较强大,但专业青训方面做得也很成熟。据了解,日本足协旗下有一个JFA足球学院,是日本青训最高等级的培训机构,一年全国只招收几十人,这个学院每月的收费标准是8万日元(约合一个月4160元)。

“青少年是国家的基础,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这些人的成长?在整个体系中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总结这些年存在的问题,而且切实去解决?这些问题无法解决,中国足球的症结就无法根治。”全国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冯剑明说出了一个致力青少年足球工作者的心声,同样,这也是所有人对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质疑。

球员身价虚高的最根本原因是国内没有好的球员,供求严重失衡,只好“稻草”当成宝。

中国足球存在的所有问题,在杭州都能找到蛛丝马迹。但在杭州,有中国青训最成功的俱乐部之一——绿城足球俱乐部这样一座标杆。有来自民企、民间机构、民间人士的各路力量,以梦为马,以情怀为支撑,进行着各种各样有益的尝试。

他们,才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足球青训的杭州模式 靠的是满满的情怀

职业青训 /

绿城:做中国的阿贾克斯,十年打败日本球队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在各支职业球队疯狂烧钱买进球员的时候,绿城则反其道而行之——卖出,顾超、谢鹏飞分别以5000万、3200万人民币身价转会江苏苏宁,斯蒂夫以60万英镑转会延边。近亿元的收入,使绿城成为中超仅次于辽宁的转会收入大户。

不仅如此,上个赛季转会的石柯为绿城带来2500万元收入。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最近有中超球队给赵宇豪、陈中流分别报价1亿、8000万,罗竞和另外几名球员的报价也达到了3000万元以上。

躺在绿城账面上的好几个亿,都来自绿城青训。

因为宋卫平,绿城重视青训由来已久。

1999年,宋卫平拍板,输送出一支近30人的青年军到东欧学习四年。俱乐部承认,由于地方保护严重,选材出了些问题,那一批球员成材率并不高。

绿城青训有起色是从杨戟带队开始的,那支青年队获得2008年“耐克杯”中国区冠军,代表中国参加了曼联举办的“小型世界杯”。在同年龄段的全国比赛中,队伍一直保持前三名的水平。

2012年日本前国家队主教练冈田武史入主绿城,宋卫平把青训也交给了冈田武史,并且希望他能重用年轻球员。那是绿城历史上年轻化程度最大的两个赛季,石柯等年轻球员都获得了联赛出场机会。

在绿城青训体系中,石柯、曹海清、冯刚、臧一锋、谢鹏飞、赵宇豪、陈中流等球员进入国奥队,石柯还是国奥队队长。如今效力于荷兰维特斯俱乐部的前锋张玉宁被外界认为有潜力成为中国足球未来十年主力中锋的人选。李明挂帅的中国U19国青队中,吴伟、高华泽、严鼎皓和童磊四名绿城小将入选。在成年国家队之外的各级国家队中,绿城都有多名球员入选。

半个月前,冈田武史和绿城签下一份为期两年的新青训合同。这意味着2016年和2017年,绿城俱乐部将拥有6名日本教练,实现梯队的全覆盖。之前,大连阿尔滨主帅仓田安治接替贺谷英司,成为绿城U17的主帅。小畑太一和神户昌宏也将在冈田的推荐下,分别负责绿城04-05年龄段和01-02年龄段的两支梯队。绿城还将和日本方面合作建立绿城海外训练基地,所有绿城青训球员每年都将送到日本训练两个月左右。

为什么全方位学习日本足球?

“首先,中国人体质和日本人一样。而日本足球处于亚洲领先水平;其次,日本有一整套先进的系统的统一的培训标准,这套体系是经过实战证明了的;第三,日本人做事非常严谨,细节要求高,规划性和目的性很强;日本人注重技术,符合绿城技术足球的要求;还有,日本青训注重心智教育,在绿城,再好的球员,学习不好都不能踢球。”绿城青训总监杨戟介绍说,日本教练每天训练前第一件事就是调动气氛,鼓励孩子们。很多时候,会让小球员自己开准备会,“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如何训练,如何踢球,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做对孩子们成长帮助很大。”

在宋卫平的授意下,绿城做了一个8-10年的青训规划。除了教练体系,优秀小球员选拔是青训的重中之重。

从去年开始,通过在基地设立全国性赛事,绿城从全国选拔了60多名球员;通过全省调研,义务培训社会机构的教练员,绿城在全省有了众多输送点。今年,绿城将把整个梯队建设到12支,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宋卫平说,用十年时间,让日本教练培养的球队打败日本球队。

杨戟说,绿城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阿贾克斯;

神户昌宏说,十年之后,希望他带的这支队伍能够帮助绿城夺得中超冠军、亚冠冠军,为中国国家队贡献至少五名球员。

业余青训 /

田野: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一支由浙江人组成的球队

田野刚刚注册了一家业余足球俱乐部,名字叫启蒙。

田野曾是杭州一所小学的科学课教师,几年前,他辞去公职,去欧洲留学。因为一直关注足球,一次偶然的机会,田野进了一家中国机构在葡萄牙本菲卡的训练基地,在那里,他负责媒体宣传。

两年之后,项目结束。但本菲卡足球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对他的影响太大了,田野回国的时候,带了两个葡萄牙青训教练回到杭州,在杭州做校园足球的培训。

去年8月,他和几个朋友筹得足够的资金后,以5年1000万欧元的天价签下本菲卡俱乐部在杭州的独家代理权。

去年9月,本菲卡按照合同,派出了以本菲卡俱乐部青训总监维克多为总负责的一支七人教练团队。

在田野的安排下,这七个葡萄牙职业教练进入江干区、西湖区、上城区15所学校(大多为小学),义务展开校园足球的校队培训工作。

每周,田野会把本周培训学校、地点、时间段告诉总教练维克多,维克多则负责安排具体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参照本菲卡青训体系大纲。

过去的这个冬季,田野组织了一批小球员到本菲卡青训基地训练,收益是杯水车薪,但中国孩子在那里经过技战术训练和营养学指导,收获很大,和同年龄段的球员比赛让孩子们长了见识,在本菲卡主场看葡萄牙国家德比,足球氛围也令孩子们疯狂。

“缺乏好的教练指导,没有系统的训练体系,缺少系统的训练和比赛。”田野说,中国青训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说,葡萄牙教练在十几所学校中发现了一些好苗子,但一周练一两次显然不够。如何在放学后把这些孩子集中在一个“精英训练营”里每天训练,要克服的问题很多。还有,孩子踢球了,以后升学如何衔接,这是中国父母最大的顾虑。

对田野来说,巨大的投入眼下不会产生效益。但他希望通过五年的时间,打造一支完全由浙江人组成的球队,其中有孩子能进入中超、甚至欧洲。到时候,通过这支队伍,也许能获得一部分收益。

但支撑他做下去的,还是那份对足球从小就有的理想和情怀。

机构青训 /

江武:坚持十年,不能把钱放在第一位

江武最近打算组建自己的足球教练团队。

核心是主教练,“首先,他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能把钱放在第一位。”江武认为,青训不拒绝钱,但只考虑钱,方向就跑偏了。“这个人必须有专业足球背景,踢过职业联赛,有职业球队的教练经历。”

江武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足球专业。在大学足球队,江武打前锋,场上头脑敏锐,攻城拔寨,如探囊取物。那是属于他的时代,多年后,当他回到母校时,校园里还流传着他的传说。

江武现在是都市快报科教部主任,杭城小有名气的快报足球训练营是他一手操持起来的。

和外面的机构合作,两年时间,快报足球训练营培训过1000多人次的孩子。现在,经过深思熟虑,江武还是决定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并不是说合作机构不好,只是机构考虑更多的是盈利,本来无可厚非,但长期愿景比较模糊,这不是我想要的。”

江武想要的是,通过长期努力,快报训练营未来可以培养出能够进入职业球队、甚至国家队的球员。“不能急功近利,跑马圈地。”

快报训练营近期想涉足校园足球,但中国足球青训出现的问题,江武同样遭遇了。场地的问题,教练的问题,培养体系的问题,最头疼的还是家长的问题,“随便玩玩可以,很少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每天训练,有升学的压力,有将来找工作的压力。”

是问题,总有解决的方式。江武相信这一点,所以他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渠道,“如果小学组队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有对接的学校,甚至名校,家长就没有顾虑了。”江武希望在杭州建立三、四条这样的输送线。除了了正常升学途径,江武也在尝试和江浙沪一带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对接,甚至可以送孩子们去日本、欧洲。

“如果有一个专业团队很执著地去做这件事,培训模式稳定可靠了,坚持十年不是问题,我能做到。我相信,这样的模式对中国足球的推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江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