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06:区县(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废弃石屋变身精品酒店
滨江奏响新春音乐会
高层次人才青睐富阳
余杭特设“参谋部”
钱塘智慧城将建杭州首个“office park”
900余健儿竞技湘湖
人均分红9.6万!这个村村民的“新年红包”有点大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均分红9.6万!这个村村民的“新年红包”有点大
2016-02-22

本报讯(记者 毛长久 通讯员 赵龙驹)农历春节,人们抢个红包,图个乐子,当不得真。可新年伊始,西湖区翠苑街道古荡湾村民真的领到了一份数目可观的“新年红包”。

900多名村民,根据贡献大小,人均分红9.6万元。全村共分红9470万元,分红金额是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2年以来最多的一次。按照古荡湾当家人俞铁军的话,要让所有符合条件的村民都能分享村集体经济壮大的红利。

买大房、换豪车、游全球 村民畅想新年计划

这些村民,说是股民更为准确。据了解,古荡湾原名古荡村,1999年撤村建居,2003年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从此,土里刨食的农民改变了身份,集资入股。

从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来,村里已连续12年分红,分红金额也是年年攀升,从最开始的几千元到如今的几十万元。

家住万塘路588号古荡湾新村的蒋先生,拿到了近25万元的分红,开始畅想新年计划。“今年,准备把普通的大众车换成宝马七系,同时,安排全家人去欧洲旅游一趟。”买大房、换豪车、游全球……有这些打算的村民不在少数。

据了解,年年分红,村民们这几年的经济条件极大改善。万塘路上共有3个农居点,300多户村民们陆续搬了进去。其中,在古荡湾新村,258户村民住进了独栋别墅里。还有两个多层农居点,户均面积约为270平方米。

此外,村里的退休老年人不仅享受贡献股的股份分红,还有生活补贴、旅游补贴、体检福利、医疗补助等。

抓住了两次历史机遇 古荡湾成西湖区首富村

古荡湾先富起来的背后,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辛创业。

东至学院路,南到天目山路,西面是古翠路,北面比邻文一路。现在来看,古荡湾地处城西的黄金地段。30年前,这里是城郊接合部,环境脏乱差,农民收入微薄。1981年,古荡村的产值只有31万元。

很快,两次历史机遇降临古荡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大力推进城市化推进,杭州城西,是当时杭州大力开拓发展空间的重要区块。

古荡村人把有限的征地补偿费作为启动资金,找项目,搞联营,一心一意搞活集体经济。从造厂房办联营、合资、合作企业开始,先后办起8家企业,到1997年,集体可用资金1552万元。

1999年,开始撤村建居。古荡湾又引领风气之先,于2003年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集资入股。

当时,城西建立了国家级的杭州高新区,文三路也在打造电子信息一条街。头脑活络的古荡湾人摈弃了原有村办工厂的发展模式,开始盘活土地、厂房等优势资源,到银行大举借债,建写字楼,大搞楼宇租赁。

10多年时间,华星时代广场、华星现代产业园等9幢楼宇相继拔地而起,建筑面积总计23万余平方米,这些都是古荡湾最殷实的家底。古荡湾还成立了8家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这些楼宇的物业管理等,每年也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从经济实力、村民收入等多项指标来看,古荡湾已连续十多年成为西湖区当之无愧的“首富村”。

今年,又有两个写字楼项目要启动了,一个在华星路工专路口,一个在华星路万塘路口。据介绍,等两年后两个项目正式启用后,古荡湾的可用资金有望从现在1.84亿元增至2.3亿元,届时村民们的荷包将更鼓了。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人均分红9.6万!这个村村民的“新年红包”有点大
2016-02-22

本报讯(记者 毛长久 通讯员 赵龙驹)农历春节,人们抢个红包,图个乐子,当不得真。可新年伊始,西湖区翠苑街道古荡湾村民真的领到了一份数目可观的“新年红包”。

900多名村民,根据贡献大小,人均分红9.6万元。全村共分红9470万元,分红金额是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2年以来最多的一次。按照古荡湾当家人俞铁军的话,要让所有符合条件的村民都能分享村集体经济壮大的红利。

买大房、换豪车、游全球 村民畅想新年计划

这些村民,说是股民更为准确。据了解,古荡湾原名古荡村,1999年撤村建居,2003年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从此,土里刨食的农民改变了身份,集资入股。

从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来,村里已连续12年分红,分红金额也是年年攀升,从最开始的几千元到如今的几十万元。

家住万塘路588号古荡湾新村的蒋先生,拿到了近25万元的分红,开始畅想新年计划。“今年,准备把普通的大众车换成宝马七系,同时,安排全家人去欧洲旅游一趟。”买大房、换豪车、游全球……有这些打算的村民不在少数。

据了解,年年分红,村民们这几年的经济条件极大改善。万塘路上共有3个农居点,300多户村民们陆续搬了进去。其中,在古荡湾新村,258户村民住进了独栋别墅里。还有两个多层农居点,户均面积约为270平方米。

此外,村里的退休老年人不仅享受贡献股的股份分红,还有生活补贴、旅游补贴、体检福利、医疗补助等。

抓住了两次历史机遇 古荡湾成西湖区首富村

古荡湾先富起来的背后,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辛创业。

东至学院路,南到天目山路,西面是古翠路,北面比邻文一路。现在来看,古荡湾地处城西的黄金地段。30年前,这里是城郊接合部,环境脏乱差,农民收入微薄。1981年,古荡村的产值只有31万元。

很快,两次历史机遇降临古荡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大力推进城市化推进,杭州城西,是当时杭州大力开拓发展空间的重要区块。

古荡村人把有限的征地补偿费作为启动资金,找项目,搞联营,一心一意搞活集体经济。从造厂房办联营、合资、合作企业开始,先后办起8家企业,到1997年,集体可用资金1552万元。

1999年,开始撤村建居。古荡湾又引领风气之先,于2003年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集资入股。

当时,城西建立了国家级的杭州高新区,文三路也在打造电子信息一条街。头脑活络的古荡湾人摈弃了原有村办工厂的发展模式,开始盘活土地、厂房等优势资源,到银行大举借债,建写字楼,大搞楼宇租赁。

10多年时间,华星时代广场、华星现代产业园等9幢楼宇相继拔地而起,建筑面积总计23万余平方米,这些都是古荡湾最殷实的家底。古荡湾还成立了8家物业管理公司,负责这些楼宇的物业管理等,每年也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从经济实力、村民收入等多项指标来看,古荡湾已连续十多年成为西湖区当之无愧的“首富村”。

今年,又有两个写字楼项目要启动了,一个在华星路工专路口,一个在华星路万塘路口。据介绍,等两年后两个项目正式启用后,古荡湾的可用资金有望从现在1.84亿元增至2.3亿元,届时村民们的荷包将更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