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栋 从火车东站启用以来,城东新城板块已经渐渐成为杭州热门板块,每天迎来送往数以万计的旅客,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来这里安家创业。 最近两年来,城东新城核心区的样子越来越漂亮,不但商业办公楼多起来了,居民小区人气也旺了起来,各条道路行车平坦畅通。现在,又有几个利好消息可以带给新城的居民。 新城核心区里的首个文化主题公园已基本建成,这座总面积约24500平方米、水系4800平方米的公园,也是杭州市第一个以地下老街为载体,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的公园项目。去年,钱投集团完成河道整治近4公里,绿化约120万平方米,建成的白石港、引水河、五号港等项目,为白石、草庄、黎明、御道社区的回迁安置营造了美丽的生态环境。 这些项目的建成,为杭州东部环境增添了绿色,更为即将来临的G20峰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新城核心区的居民有了家门口的生态公园 黄彬是新杭州人,他的房子买在东站附近的商品房小区,最近他发现小区门口多了一座公园,休息的时候,家里人有地方可以逛逛了。 这座公园,就是城东新城内的第一座公园“元宝塘公园”。黄彬听小区里的老居民说,元宝塘原是老彭埠的一汪水塘,东站地区征迁后,在原址上造了这个公园,说起来也算是城东新城的“老民俗文化”所在。 元宝塘公园门口,有一座雕塑“男耕女织”,造型是一把锄头和一缕织布,象征了过去彭埠一带的农耕文化。 总面积24500平方米的公园也很有老街文化意味。走进下沉式公园,一条弯弯曲曲的“老街”呈现在面前,两边是亭廊,居民们可以在这里休息聊天。设计者说,像这样有老街文化的公园,在杭州还是第一个。老街里的多处人物雕塑,沉淀了悠久的城东古文化:诗人翟灏、文人夏衍,他们曾经生活在这里,而挑水、耕种的传统生活方式,被凝固在雕塑中,告诉后代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钱投集团专门找来当地遗存的界碑实物,浓缩呈现彭埠的旧时光阴。 公园配有4800平方米的水系,通过泵站与彭埠备塘河直接相连,确保了水系的更新循环。两岸树木茂密,种有榉树、香樟、广玉兰、乐昌含笑、白玉兰、柳树、黄山栾树、珊瑚朴、无患子、桂花、垂丝海棠、美人茶等几十种植物,等到春夏,会是繁花绿树成映的生态景象。 夜晚,路过元宝塘公园,这里还会“上演”一场美丽的灯光秀,点缀着新城的夜景。 钱投集团“五水共治”带来水好路美 在年轻的城东新城板块,景色宜人的元宝塘公园创造了一处赏心悦目的生态环境,然而新城对当地环境的改善并不止于此。记者从钱投集团了解到,“五水共治”将继续大力推进,今年会让新城区域内的居民享受到更多的“成果”,治污水、排涝水,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美。 2015年,新城刚完成了五个“五水共治”项目:白石港(德胜路—东宁路)、白石港(机场路—同协南路)、引水河(御道路—观潮路)、五号港(同协南路—明石路)、二号港(铁路—引水河)河道工程,这些项目为2016年白石、草庄、黎明、御道社区的回迁安置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了做好2015年“五水共治”等配套项目,钱投集团专门成立了攻坚组,他们深入一线,扎根于工程现场,“5加2”、“白加黑”地工作。攻坚组副组长金礼桥说,他经常要去“五水共治”的现场, 2016年将是任务最多最重的一年。 “天晴去看看施工进度,下雨天就正好找问题,看看有没有积水、排水通不通畅。”正在施工的白石港(天城路—沪杭高速),长约1.5公里,是一条新开挖出来的河道,主要功能是排涝。当然对于附近的回迁居民来说,新河道的建设,会营造出优美的居住环境。 “五水共治”还治理了局部地段的雨涝。去年,通过截污纳管,将原先直排到河道里的污水收集起来,进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白石港、五号港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根本治理。与它们的“过去”相比,现在这两条河已经实现了华丽转身。雨天,周边的居民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变化。 2016年,钱投集团还将进一步开展“五水共治”,白石港、二号港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