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淳安记者 程海波)过了腊月廿四农历小年,淳安乡村的年味就逐渐浓烈起来了。 淳安建县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用民俗专家的话来说,那是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淳安有许多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一些活动已被传承了数百年之久,比如金峰乡朱家村的猪头祭祖,就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这几年,淳安打造县域大景区,那些原本就有的民俗活动被挖掘整合后,当作乡村旅游的亮点,以传统文化的面目,从初一到十五,在全县各地农村轮番上演。 大年初一一大早,中洲镇札溪村的“九相公”祭祀典礼,每年都会吸引当地及周边安徽、江西数万人前去祈福纳祥,还有威坪镇汪川村的跳罗神竹舞,同样十分具有乡土特色;正月初二文昌镇文昌村“何大王巡游”庙会热闹非凡,而金峰乡安上村的“请石矶娘娘”是金峰乡继“猪头祭祖”(今年定在正月初四)、“火把抢县官”(正月初五晚上)之后,今年新推出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土却很有味道;正月初三,威坪镇叶家村的龙灯会,也叫“拖龙烛”,那是相当热闹,村里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会手持家里的各色花灯,到村里的祠堂参加戏龙灯,然后沿村巡游,场面非常壮观。 到了初五初六,千岛湖镇井塘村的“堂主出巡”、前坞村的“跳魁星”、“排八仙”等又纷纷开始了。整个正月里,你若是想赶场,那你就得不停地在各个乡镇奔波了。 春节民俗活动的高潮是正月十五这一天,各种舞龙灯,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让每一个参与过的人记忆深刻。像左口乡瑶村的舞龙灯、屏门乡丁家畈村的花灯、屏门乡佛岭后村舞板龙等等都十分精彩。 当然,春节期间的淳安农村,最让人惦念的,还是屋里堂前的火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暖意中融合了浓浓的亲情,还有火炉上烘烤着的各种地道美食,这才是真正的年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