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重重考验始终压不倒工人们的斗志。7标段路面负责人栗海军说,不想家是骗人的,但我们干的就是这份工作,工程必须按质按时完成! 本报讯(驻萧山记者 郑丽华 通讯员 秦君彪 王超)除夕临近,但在机场公路萧山段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依旧忙碌着。这群人中最大的50多岁,最年轻的20岁刚出头,他们主要来自中铁四局,这个春节都将留守在工地上。 目前,机场公路高架已经正式贯通,预计高架将于今年4月底前实现通车。但是,由于连续的雨雪冰冻天气,为机场路施工带来了困难。这几天,只要天气等条件允许,工人们就跟时间赛跑,铆足劲赶工。 低温作业 他们与时间赛跑 “一定不能耽误了工期,”衢州的朱师傅拿着铁锹使劲铲着路面上结块的泥巴,风一吹,忍不住就想缩脖子。朱师傅徒手拿着铁锹,一起一落,动作干净利落,一下子清理了一大片。一双大手上冻出了好几道口子。“戴手套干活总是不得劲。”他笑着说。 在施工现场,压路机、运输车来来回回,空气中都弥漫着沥青的气味,虽然这几天气温一度降到零下,但工人们毫不松懈,在各自岗位上紧张作业。 如今机场高架已经到了路面施工环节,低温作业,对工程队是一个大考验。天气冷,沥青路面对温度的敏感性很强。为了给沥青保温,7标段施工队给沥青盖上三床被子再加上油布,不让温度散失。沥青一旦铺下去,压路机必须在20分钟内全部压实。一重重考验始终压不倒工人们的斗志。 家人支持 一起团聚在工地 上午11点30分,随着“滴滴滴”一阵喇叭响,机场公路改建7标段的餐车准时到达了市心路施工现场,在市心路工地忙了一个上午的工人们到了开饭时间。陆陆续续100来个工人,领上碗筷,在餐车前排成队,一边闲聊一边等待打饭。 这天中午的伙食不错,有鸡腿、有鱼肉还有大白菜。人群中,凑在一起的老郑和小栗一边吃饭一边闲聊起来,“今年还不回家过年吗?”“不回啦,今年还是老婆过来!”“我也不打算回去了,工期紧着呢!”…… 老郑名叫郑柏平,是这儿的施工队队长,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脸上总是带着明朗的笑,过完年他就51岁了。老郑告诉记者,他从绍兴过来,在机场公路施工队已有两年了。 去年上半年,老郑的妻子因为肺癌还动了手术,老郑请了两天假,马上又赶回来了。两年里,回家的时间不过1个月,今年他又准备留在工地上过年。 让老郑开心的是,前些天,他把妻子接到了工地上团聚。“今年除夕,大伙儿一定要吃点好菜,喝点小酒,热热闹闹过个春节!”他说。 期盼通车 让回家路不再拥堵 小栗名叫栗海军,山西人,今年37岁,是7标段路面负责人,家里老婆刚刚怀了二胎。“说不想家是骗人的,谁不想中秋、春节和家人一起过?但我们干的就是这份工作,工程必须按质按时完成!”他叹了口气:“这些天我经常和老婆孩子通电话,他们总问我能不能回家过年,我只能说,快了快了,等工人们过完年回来后就回家一趟。” 7标段有将近100个工人在工地留守,是所有标段中人数最多的。来自江苏的曹师傅说:“我们的工资都发到手了,春节期间出工的工资比平时涨了一倍,吃饭也都每天变着花样,今天吃鱼,明天吃鸡,再带上几个素菜。如今,大家伙儿的信心足得很!” 目前,高架桥主线部分的桩基、承台、墩柱、现浇箱梁、预制梁架设、护栏已全部完成,桥面沥青上面层完成总量的61%,沥青中下面层完成总量的89%。地面道路部分已完成桩基87%,梁板预制98%,雨水管铺设26%。 眼前的这条机场高速公路,犹如蛟龙横越在大地之上,气势如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春节将至,工人们说得最多的是希望机场公路早日通车,让回家的路不再拥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