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璐彦 郑超 “江南绝色 吴越经典”这一旅游品牌,道出了杭、湖、嘉、绍四地共同的灵魂所在。如何将其打造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般家喻户晓的经典品牌? 杭州日报:杭、湖、嘉、绍四城市历来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在旅游资源上有哪些差异与互补,如何定位旅游专委会提出的“江南绝色 吴越经典”这一杭州都市圈旅游金字招牌? 李虹:杭州有世界遗产西湖和大运河,以产业融合为核心的城市旅游和旅游国际化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湖州的旅游宣传口号是“乡村旅游第一市 滨湖度假首选地”,其乡村旅游发展很有特色,如“洋家乐”、乡村民宿等;嘉兴的旅游宣传口号是“运河水城 秀美嘉兴”,其红色旅游、古镇旅游是独一无二的;绍兴的旅游宣传口号是“老绍兴 醉江南”,主打文化旅游牌。虽然杭、湖、嘉、绍在旅游资源上有所差异,但是四地却是血缘相亲,文源相承。杭、湖、嘉、绍地区位于浙江省北端、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地诗画般的江河湖山共同构筑成了其无与伦比的江南风光。杭嘉湖平原一带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同时历史源远流长。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文物之邦”美誉,尤以杭、湖、嘉、绍地区为甚,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起,杭、湖、嘉、绍地区分属吴、越两国。以会稽(今绍兴)为都城的越国,在越王勾践时期曾经相当富强。“江南绝色 吴越经典”这一口号既点明了杭、湖、嘉、绍的旅游区域位置和历史文化渊源,又突出了其旅游资源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杭州日报:“十二五”期间,是杭州都市圈积极建设、跨越发展的第一个“五年”,回眸“十二五”,杭州都市圈旅游专委会从哪些方面推动圈内旅游资源互动,抱团推广圈外市场?杭州都市圈旅游优惠月这一惠民工程,吸引多少都市圈市民参与享受旅游优惠? 李虹:与其他产业不同,旅游在产业间替代和竞争不是主要的,合作是主流。需求端发力的产业属性决定着四城市旅游合作非常鲜活。湖、嘉、绍积极承接长三角旅游中心杭州的集聚与辐射效应,联动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完善合作机制。杭州都市圈旅游合作以旅游专委会为核心建立“协商+统筹”机制,确立各项制度不断把都市圈旅游合作引向深入。二是加强品牌宣传。“十二五”期间,四城市共同组织赶赴西安、济南、福州、新西兰等地联合促销,打响“江南绝色 吴越经典”的旅游品牌。三是开展项目合作。自2009年起,在每年的春节黄金周月份举行“杭湖嘉绍都市圈新春优惠月”活动,每年吸引近5万名都市圈居民出行,被表彰为杭州都市圈“十大民生工程”。每年举办杭州西湖—诸暨西施故里荷花会,杭州诸暨两地已成为台湾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该活动被表彰为杭州都市圈“十大品牌项目”。此外,举办杭州都市圈旅游营销培训班,促进营销队伍的素质提升等。四是强化舆论引导。与宣传专委会合作组织“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城乡统筹——聚焦杭州都市圈大型联合采访”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杭州都市圈旅游的影响力。五是注重理论研究。“十二五”初期完成《杭州都市圈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同时还研究撰写《杭州都市经济圈旅游品牌共建调研报告》,对务实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和指导作用。 杭州日报:9月将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是杭州有史以来承办的最高规格、最高档次的一次国际会议,不仅能大幅提升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的城市形象,也将为杭州都市圈带来辐射效应。四城市如何借机峰会,加强旅游互动,提升整个杭州都市圈的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 李虹:G20峰会对于杭州、对于杭州都市圈来说,都是荣耀,亦是旅游发展的最好契机。四城市借机峰会最主要的旅游互动还是在旅游营销和推广上,特别是商务会奖旅游的发展。杭州发展商务会奖旅游已有一些年头,也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发展模式和经验,而G20峰会的到来,让杭州再次站在了世界舞台之上,增强国际影响力,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与商务活动的增长等利好因素将接踵而来,G20峰会无疑会成为杭州的商务新名片,也将成为四城市共享盛会旅游合作的新载体。四城市将做好商务会奖旅游的互动发展。一是夯实营销基础平台,提升服务品质,湖、嘉、绍将接轨中国(杭州)会议与奖励旅游产业交易会和中国国际会议及奖励旅游论坛等活动,推广整个杭州都市圈作为会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并加强会议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二是探索创新营销手段,多元拓展市场,走出去,做好形象宣传和业务拓展,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展会活动,请进来,促成国内外买家与都市圈本地企业多层次的供需合作。三是发挥杭州旅游的引领带动作用,融合四地旅游会奖资源,形成辐射四地的会奖旅游产品。 杭州日报:放眼“十三五”,杭州都市圈旅游专委会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四地旅游部门沟通,在哪些方面着力推动旅游市场繁荣? 李虹:建立在旅游创新基础上的杭州都市圈旅游一体化,是都市圈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故此,“十三五”期间四地旅游部门将着重推进杭州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并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社会层面一体化方面重点推进。在政府层面要突破体制障碍,构建一体化服务和管理体系;在企业层面要构筑互利共赢的商业模式、建立都市圈旅游行业联动机制;在社会层面要打造同城化的旅游环境。同时,还要加强政府、企业、社会不同层面之间的沟通和联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具体在以下方面推动旅游市场繁荣:一是设施共建,以旅游交通构建带动旅游线路整合。“十三五”期间,高铁、城际铁路的开通将提高杭州都市圈外部进入性,数字化城市的推进将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外资旅游交通服务品牌的进入将带动旅行汽车租赁服务,都市圈同城化的加速将推进旅游交通服务一体化,根据特色旅游区块和旅游发展轴布局,围绕吴越文化、名山名水、江南古镇等优质旅游资源做文章,提炼城市间、区域经典与特色旅游线路,吸引都市圈内外游客游览,做到杭、湖、嘉、绍四城市旅游景点、餐饮、住宿有机串连组合,客源合理分配。二是品牌共树,实施品牌共享和联合营销策略。杭州都市圈在“江南绝色 吴越经典”这一区域旅游品牌统领下,要共同宣传都市圈旅游形象,建立协作互惠的营销平台,组建和推介战略性旅游产品,进一步强化目前四城市联合营销机制,争取每年组织一次国内和一次国际的杭州都市圈联合营销活动。三是市场共拓,要加强市场分析并制定营销策略。针对国内市场要重点拓展和营销针对京津冀都市圈、西部和内陆的远程市场,特别要实现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信息中心的联网,为自助游和自驾游游客提供便捷化、多样化的服务。国际市场的营销要推行都市圈国际化战略,建设国际化的旅游服务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