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2月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2:热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这个小偷真“虔诚” 作案之前还拜财神
爱 回家
这位兄弟真“晦气” 离奇背上巨额债务
第六届浙江省少年儿童 生活作文大赛颁奖
九沙河工程全线完工
1月份的杭州,堵就一个字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爱 回家
一趟趟列车,将在外的游子送回一个叫家的地方 这条匆忙的返乡路上,也充满了暖心的故事
2016-02-05
高芳正在紧急救护栓儿。
大娘疲惫地靠在行李上。
舒铭、舒琳姐妹在列车上用餐。

通讯员 冯州 记者 俞倩

春运开始没几天,有一个来自铁路的段子就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起来:有旅客在穿过杭州到重庆北的临客K4173的某节车厢后发现,刚刚还在身后车厢的列车员,居然又神奇地出现在自己眼前。

如今,不少人都知道K4173次列车上的穿越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舒铭、舒琳,上海铁路局杭州客运段的列车员,一对已经跑车3年的双胞胎姐妹花,因为值乘同一趟列车而留下了这个温馨而有趣的春运小故事。

同样在K4173次列车上的,还有一对共同在铁路服务了10年的夫妻档:丈夫杨立文是餐车大厨,妻子郑音则是餐车服务员,让这趟长途普速列车上的旅客吃好,是夫妻俩共同的任务。

和舒铭、舒琳姐妹以及杨立文、郑音夫妇一样,所有奔波在春运列车上的司乘人员,都得在千里铁道线上和旅客们一起度过春节。

列车前方的路还很长,一路上暖心的故事,似乎也讲不完……

A

怕孩子痉挛时咬断舌头

她把手指送进了孩子的牙关

昨天中午12点58分,包头开往杭州的K655次列车上,列车长高芳突然接到消息,列车12号车厢里,一个孩子突然发生抽搐。

高芳立即带着列车员赶到12号车厢,孩子的情况让人心惊肉跳:小脸惨白,整个人不住抽搐,口吐白沫,还翻着白眼。

在孩子身旁,焦急的父母一边大哭一边喊着孩子的乳名“栓儿”,手足无措。

高芳询问了栓儿的父母,原来,栓儿正在发高烧,吃了感冒药后,出现了痉挛症状。

为了让紧急救护有效进行,高芳一面通知广播员广播寻找列车上从医的旅客,一面和列车员将栓儿转移到了通风的地方,用新被单为他搭起了一个临时小窗。

栓儿不断抽搐,牙关紧闭,高芳担心他会咬断自己的舌头,便伸出手,将自己的手指塞进栓儿的牙关,任孩子咬着。周围热心旅客也围过来帮忙,为栓儿掐人中,拿毛巾给栓儿擦脸。

广播了一段时间,车上不巧没有从医的旅客,经过商量,大家决定在前方六安站让栓儿下车接受抢救。

下午1点14分,列车停靠在六安站,早已等候在站台的救护人员将栓儿接下车,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当高芳把手指从栓儿的牙关里抽回来时,她这才发现,手指早已被牙咬破了皮。

“当时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心里真的很难受,就希望他挺过去。”高芳说,当时让孩子咬着自己手指的举动,就是一种本能。

B

尽心尽责地一路照应

只为那一句“我怕弄脏别人”

春运期间,旅客上车后补票成了列车员们司空见惯的事儿。

1月27日,G592次列车从麻城北开出。列车运行平稳后,列车员王启慧开始巡查车厢,核对旅客车票。

“你好。”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性旅客叫住了王启慧,“我想坐到宁波,但我的车票只买到了六安,车上能补票吗?”

王启慧按照规定,为这位大娘补了六安到宁波这一区间的车票。之后,她继续向前检票。

在值乘的车厢转了一圈,王启慧又回到了大娘所在的车厢里。列车还没到六安,本属于大娘的位子却空了,她去哪儿了?

王启慧四下张望,最后,在车厢连接处找到了大娘。大娘靠在自己的一大堆行李上,头歪向一边,显得很疲惫。

王启慧上前询问,大娘的回答让她一阵心酸。“我身上脏,怕碰到别人,弄脏别人,这样不好……”大娘看了看自己身上,小声地说。

车厢连接处比较凉,过了六安之后,大娘原本的位子也就没有了,怎么办?王启慧请示列车长后,和列车安全员一起,把大娘安排到了餐车,给她找了个位子坐下。

大娘孤零零地坐着,到了饭点,还舍不得买饭吃。这时,列车长站了出来,把自己的员工餐送到了大娘面前。

接过热乎的餐盒,大娘的眼泪掉了下来,看得列车员们心里都酸酸的……

C

一场意外离散之后的小团圆

让凌晨的车厢内传出掌声

2月1日凌晨1点,K529次列车上,不少旅客已经进入夜间休息状态,只有一位老人,在车厢内来回走动,神色慌张。

看着老人异常的举动,列车员吴红霞上前询问:“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吗?”

老人不会说普通话,靠着周围的旅客帮忙翻译,吴红霞才知道,老人姓何,是从杭州出发前往开江的,半夜起来上完厕所后就找不着同行的儿子了。

老人的身份证和车票都在儿子那儿,吴红霞也没办法立即找到老人的座位,于是,她立即通知了列车长赵小国。

由于当时已是凌晨,为了不打扰旅客们休息,赵小国只能让列车员们通过询问还没休息的旅客,一节节车厢地寻找。

从硬座车厢到卧铺车厢,一遍遍地问,终于,赵小国在4号车厢找到了老人焦急万分的儿子。

当赵小国把儿子带到老人面前,老人激动得直流泪,拉着儿子的手,用乡音说出了两个字:“回家!”

周围的旅客看到了这场因意外离散而造就的小团圆,都鼓起掌来。这样的感动,也温暖了旅客们回家的路。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爱 回家
一趟趟列车,将在外的游子送回一个叫家的地方 这条匆忙的返乡路上,也充满了暖心的故事
2016-02-05
高芳正在紧急救护栓儿。
大娘疲惫地靠在行李上。
舒铭、舒琳姐妹在列车上用餐。

通讯员 冯州 记者 俞倩

春运开始没几天,有一个来自铁路的段子就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起来:有旅客在穿过杭州到重庆北的临客K4173的某节车厢后发现,刚刚还在身后车厢的列车员,居然又神奇地出现在自己眼前。

如今,不少人都知道K4173次列车上的穿越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舒铭、舒琳,上海铁路局杭州客运段的列车员,一对已经跑车3年的双胞胎姐妹花,因为值乘同一趟列车而留下了这个温馨而有趣的春运小故事。

同样在K4173次列车上的,还有一对共同在铁路服务了10年的夫妻档:丈夫杨立文是餐车大厨,妻子郑音则是餐车服务员,让这趟长途普速列车上的旅客吃好,是夫妻俩共同的任务。

和舒铭、舒琳姐妹以及杨立文、郑音夫妇一样,所有奔波在春运列车上的司乘人员,都得在千里铁道线上和旅客们一起度过春节。

列车前方的路还很长,一路上暖心的故事,似乎也讲不完……

A

怕孩子痉挛时咬断舌头

她把手指送进了孩子的牙关

昨天中午12点58分,包头开往杭州的K655次列车上,列车长高芳突然接到消息,列车12号车厢里,一个孩子突然发生抽搐。

高芳立即带着列车员赶到12号车厢,孩子的情况让人心惊肉跳:小脸惨白,整个人不住抽搐,口吐白沫,还翻着白眼。

在孩子身旁,焦急的父母一边大哭一边喊着孩子的乳名“栓儿”,手足无措。

高芳询问了栓儿的父母,原来,栓儿正在发高烧,吃了感冒药后,出现了痉挛症状。

为了让紧急救护有效进行,高芳一面通知广播员广播寻找列车上从医的旅客,一面和列车员将栓儿转移到了通风的地方,用新被单为他搭起了一个临时小窗。

栓儿不断抽搐,牙关紧闭,高芳担心他会咬断自己的舌头,便伸出手,将自己的手指塞进栓儿的牙关,任孩子咬着。周围热心旅客也围过来帮忙,为栓儿掐人中,拿毛巾给栓儿擦脸。

广播了一段时间,车上不巧没有从医的旅客,经过商量,大家决定在前方六安站让栓儿下车接受抢救。

下午1点14分,列车停靠在六安站,早已等候在站台的救护人员将栓儿接下车,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当高芳把手指从栓儿的牙关里抽回来时,她这才发现,手指早已被牙咬破了皮。

“当时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心里真的很难受,就希望他挺过去。”高芳说,当时让孩子咬着自己手指的举动,就是一种本能。

B

尽心尽责地一路照应

只为那一句“我怕弄脏别人”

春运期间,旅客上车后补票成了列车员们司空见惯的事儿。

1月27日,G592次列车从麻城北开出。列车运行平稳后,列车员王启慧开始巡查车厢,核对旅客车票。

“你好。”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性旅客叫住了王启慧,“我想坐到宁波,但我的车票只买到了六安,车上能补票吗?”

王启慧按照规定,为这位大娘补了六安到宁波这一区间的车票。之后,她继续向前检票。

在值乘的车厢转了一圈,王启慧又回到了大娘所在的车厢里。列车还没到六安,本属于大娘的位子却空了,她去哪儿了?

王启慧四下张望,最后,在车厢连接处找到了大娘。大娘靠在自己的一大堆行李上,头歪向一边,显得很疲惫。

王启慧上前询问,大娘的回答让她一阵心酸。“我身上脏,怕碰到别人,弄脏别人,这样不好……”大娘看了看自己身上,小声地说。

车厢连接处比较凉,过了六安之后,大娘原本的位子也就没有了,怎么办?王启慧请示列车长后,和列车安全员一起,把大娘安排到了餐车,给她找了个位子坐下。

大娘孤零零地坐着,到了饭点,还舍不得买饭吃。这时,列车长站了出来,把自己的员工餐送到了大娘面前。

接过热乎的餐盒,大娘的眼泪掉了下来,看得列车员们心里都酸酸的……

C

一场意外离散之后的小团圆

让凌晨的车厢内传出掌声

2月1日凌晨1点,K529次列车上,不少旅客已经进入夜间休息状态,只有一位老人,在车厢内来回走动,神色慌张。

看着老人异常的举动,列车员吴红霞上前询问:“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吗?”

老人不会说普通话,靠着周围的旅客帮忙翻译,吴红霞才知道,老人姓何,是从杭州出发前往开江的,半夜起来上完厕所后就找不着同行的儿子了。

老人的身份证和车票都在儿子那儿,吴红霞也没办法立即找到老人的座位,于是,她立即通知了列车长赵小国。

由于当时已是凌晨,为了不打扰旅客们休息,赵小国只能让列车员们通过询问还没休息的旅客,一节节车厢地寻找。

从硬座车厢到卧铺车厢,一遍遍地问,终于,赵小国在4号车厢找到了老人焦急万分的儿子。

当赵小国把儿子带到老人面前,老人激动得直流泪,拉着儿子的手,用乡音说出了两个字:“回家!”

周围的旅客看到了这场因意外离散而造就的小团圆,都鼓起掌来。这样的感动,也温暖了旅客们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