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莉娜 通讯员 季轩 2015年,正风反腐、从严治党是最具热度的话题之一,与全面从严治党相呼应的是一系列落地有声的制度性建设,以及一篙不松劲的制度执行。 这一年,“打虎拍蝇”的行动保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 早提醒、敢亮剑,以最坚决的态度查纠“四风”问题。 大排查、大起底,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一件也不放过。 这一年,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社风民风为之一新—— 人们看到,没了鲜花和红地毯,会场兴起节俭风,会议内容更务实。 人们看到,“工作简餐”代替“公款吃喝”,酒店、娱乐场所门前没有了公车的身影。 这一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持之以恒严格责任落实、严明纪律规矩、严抓作风建设、严肃惩治腐败,从严监督管理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年度回顾:教育、监督一起抓,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以来,杭州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平台加强纪律教育和解读,截至2015年12月,全市已有13个区县(市)和64个市直单位共40万余名党员干部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传达学习贯彻。开展以“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为主要内容的纪律教育和党章党规党纪专题集中轮训,进一步增强全市党员干部的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开展对G20峰会筹备工作、“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年度回顾:层层传导压力,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 2015年3月起,市纪委逐一听取13个区县(市)党委、纪委和51个市直单位落实“两个责任”情况汇报,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同时,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区县(市)纪委听取了所有乡镇(街道)和部分直属单位的专题汇报。此外,杭州还制定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抄告制度,及时将存在问题抄告同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推动履行“一岗双责”。加大“一案双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全市共对63名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指名道姓通报曝光8起典型案例。 驰而不息纠“四风” 年度回顾:严格正风肃纪,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 紧盯“五一”、端午、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顶风违纪和隐形“四风”问题。全市各级纪检机关累计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2155次、发现问题943起、问责处理234人;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9起,处理党员干部137人,对21起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问题专项整治,制定改革创新“容错免责”实施办法。一年来,全市累计查处“三不”问题102起、问责224人,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年度回顾:围绕六大纪律,开展全面纪律审查 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8952件(次),立案1766件,结案176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56人,其中厅局级4人,县处级74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8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或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95亿元。 既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行为,又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是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从严治党的现实课题。2015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开展各类谈话工作,已经成为“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行之有效的一剂“良药”。2015年,共开展谈话提醒教育8000余人次,谈话函询187人(次),有效遏止了一些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巡视“利剑出鞘” 年度回顾: 加大巡视力度,发挥巡视“利剑”作用 巡视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反腐败斗争的利剑。2015年,市委进一步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常委会定期研究巡视工作,“五人小组”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每轮巡视情况汇报。市委巡视组通过5轮巡视,实现对18家市属国有企业的巡视全覆盖,向被巡视单位提出问题200余条、整改意见100余条。 打铁还需自身硬 年度回顾: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2015年杭州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关于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有关精神要求,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切实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制定出台日常考核管理办法、干部工作联系走访、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处置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不断强化内部权力制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内部监督,开展纪检干部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对6名违纪干部予以严肃处理,切实防止“灯下黑”。坚持开门搞监督,及时发布工作信息和执纪审查信息,提升工作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