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前的抢跑
“杭州要在世界友人 面前展示国际范儿”
会议没开始,就抢着在《东道主文明公约》倡议板上签名
记者 郑晖
昨日下午,“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迎接G20峰会”的政协专题会议还没正式开始,会场里就有许多委员在“全城同写《东道主文明公约》”的倡议板上签名。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用简洁真挚、朗朗上口的文字,书写东道主文明公约,汇聚道德力量,彰显好人风采;用质朴平实言行,体现杭州大气开放的国际化城市形象、杭州市民的国际化胸怀和视野、东道主的热情和主人翁姿态。”会议一开始,杭州市道德模范代表就发起了同写公约的倡议,并得到了来自各界别的150多名政协委员的响应。
在听取杭州市文明办关于市民素质提升活动开展情况及下一步打算的介绍后,委员们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要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杭州人!”刘逸鹤委员说,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要做到“温良恭俭让”,简单地说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每个市民都要按秩序停车、按顺序排队、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不给别人添麻烦;每一位窗口服务人员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位,不给别人添麻烦……”
杨灵萍委员建议,用不同颜色来美化“两条道路”,展现杭州市民的文明素质。“一条是公共自行车道,这是杭州的金名片。可以用绿色来装点,体现杭州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的态度。第二条是盲道,能不能把它变成黄色,这样就非常醒目,也提醒正常人,这是盲人专属的道路,展示杭州人对盲人的关爱。”
“我自己快速过马路的时候,也给礼让的司机点个赞。一开始还不好意思,但是我仿佛看到司机坐在车里看到我为他点赞,会有一天的好心情。”吴立红委员说,与礼让斑马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少行人乱穿马路、穿越中间隔离带、闯红灯等,这样也影响着城市文明,“建议在峰会前开展几次集中整治的行动,并开展如‘我为文明加一分’等活动,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委员们的热烈讨论感染了在场市领导。“杭州要在世界友人面前展示国际范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说,距离G20峰会召开只有7个多月了,时间紧、任务重,希望相关部门积极努力,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独特作用,充分发动全市人民共同参与,使我市的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取得明显效果。
给我3分钟
委员专业话题用上各种辅助手段
记者 何去非
BIM技术、智能导览系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PPT、视频、看图说话……
在昨日召开的“助力服务G20峰会·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专题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带来的话题新颖而专业,在表达方式上,也一改从前单一的语言讲述,用上各种辅助手段,帮助大家理解思考。
“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的特征很明显:高效、高透明度,而且成本、工期可控。”一开场,王其委员就用一个视频短片介绍了BIM技术,并以上海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她说,上海建立了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并联审批平台。“这样一来,简化了建筑审批的流程,减少返工,也统一了标准。杭州正处在举办G20峰会的关键时刻,BIM技术应用是推动绿色建筑、城市国际化的创新。”王其说。
周震委员是2015年“杭州大使”,他的想法是G20峰会期间,要在景区增加二维码自助语音导览系统。周震认为,目前游客游览杭州大多数景点,基本上是依靠导游的解说或购买纸质读物了解景点信息,一部分景点有固定的手动电子屏解说设备。在当今电子信息化时代和自媒体时代,如何让杭州景点的背景、内涵和文化蕴藏,甚至包括景点所在地的食宿交通等重要信息,通过一种简便的、现代化的、人人都可以获取的方式传播,是杭州应该主动解决的问题。
“全球最早开设智能手机语音自助导览的是英国历史小镇蒙茅斯。现在进入该小镇的游客通过智能手机,扫描小镇内历史景点、博物馆、酒吧等场所的二维码,就能立即连接到百科全书网站‘维基百科’获取相关信息。”专题会上,周震言简意赅地概括了一些国外旅游城市导览系统的经验。他接着说,“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善生活,杭州作为国内互联网发源地,更应该在智能导览系统方面走在其他城市前列。”
“给我3分钟就行。”积极建言献策,会场上,话筒不断被委员们争抢。
立刻办
“优化政务环境 是政府要把握的永恒主题”
对委员们提出的“短板”,市领导要求“马上办”
记者 侯英帅
昨日下午两点,市政协“优化政务环境”专题会议准时开始。主持人请各位委员发言,并要大家“开门见山,只谈问题”,话音未落,就听到一声响亮的“我来吧”。
“各地的(行政审批)情况千差万别,使得一些法律规范和审批标准形同虚设”。说话的是何建法委员,像这种情况,建议“上善下联,合力优政”,进一步提升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对此,市政协特聘委员吕圣祥感同身受,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上的“审批繁”问题,他提出“要从源头抓起,从取消或减少审批事项入手”,进一步取消、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两会前夕,有两个员工‘破天荒’找到我,让我一定要在会上‘吐槽’”。倪闻委员是杭州一家茶馆负责人,他说,自己的公司近期在办理股权转让事宜,按照相关窗口要求,员工一连跑了数趟都没办完,到第七次去的时候,一听说还要补充材料,公司的小姑娘直接就哭了,办事人员这才把事情办完,“这实际上是个别办事人员‘散漫、不负责、不专心’。”
来自民办学校的程新杰委员,在发言时,拿出了自己写的一条横幅,上书四个大字——“好心坏事”。他直言,很多办事人员其实是好心,但是因为不懂相关经济政策,不懂市场规律,这样就容易“办坏事”,甚至是把“好事办成坏事”。 他建议政府部门出一本小册子,让官员和办事人员学习“政策背后的原理”,并在学习和实践中敬畏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甚至是自然规律。
大家认为,2016年举办G20峰会,是提升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好机会,因此更要全力优化政务环境,尤其是要在审批制度改革中着力打好“杭州牌”,把好的做法集中起来,全市推广。
对于委员们提出的具体问题,出席会议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晓晖当即要求到会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尽快解决好。“优化政务环境是政府要把握的永恒主题。”他表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点明了一些相关的“短板”,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就要跟上,“尤其是要敬畏规律,做好‘加减法’,这都是我们在理念上需要改进和突破的。”
6分钟为限
“共同富裕不能落下农民”
“连珠炮”般建言在农村培育新经济增长极
记者 黄宇翔
6分钟——这是市政协在昨日召开的“深入推进新一轮城乡统筹发展”专题会议上,给每位委员限定的发言时间。
时间有限、想要发言的人数又多。于是,拿到话筒的委员们就得争分夺秒,以“连珠炮”似的语速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以至于不少委员拿到话筒后,要先说一句:“终于轮到我了!”
“话不多说,我们开门见山,请大家直接讲问题。”会议主持人还没张口问“谁第一个发言”,市政协经农委主任石连忠的声音就已经响起——“我先来吧。”
“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但在思想认识、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农村农民仍存在明显‘短板’。”石连忠率先“开炮”。在针对短板给出7点建议后,石连忠说,“共同富裕不能落下农民。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把包括每一位农民在内的所有老百姓带入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石连忠响亮的“开头炮”,引得在场委员们发言热情高涨。市政协特聘委员丁炜抓过话筒,说:“杭州城乡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亟待在农村培育新经济增长极,如农村电商经济、农村文创经济、农村创客经济、家庭农场经济、农村循环经济、农业旅游经济、农业新兴金融等。”
要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然而目前,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现状不容乐观。来自民建界别的政协委员俞维力,对如何进一步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比如,通过大力发展村级物业、大力开发特色产业经济、积极盘活村级存量资产、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带动作用、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化解不良债务等。”
在会场上,除了热议农村经济话题外,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在场委员们的诸多讨论,而来自各个领域的委员所带来的建议,无一例外都是一线“活鱼”。
来自教育界别的徐江波认为,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仍是当前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更是人民群众呼吁公平教育的心声。为做到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他希望加大推进主城区和大江东区域、萧山、余杭、富阳四区教育融合力度;进一步做好名师公开课云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成人学校办学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