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玲 文/摄 人们称自闭症患儿为“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儿童和常人不同,对周围的声响充耳不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 温州80后小伙吴起最近和“星星的孩子”联系很紧密。他是南京犬业协会副会长,他训练的小狗与众不同,叫做医疗犬,帮助治疗自闭症儿童。经吴起训练的医疗犬已经进入到成都、安徽、北京、哈尔滨等地的自闭症孩子家庭,有的孩子变化很大,和外界的互动增加了许多。 近日,吴起与本报联系,希望也能帮到杭州的自闭症孩子,免费提供3只医疗犬送给需要的家庭。 用小狗搭起桥梁与自闭症儿童沟通 在湖南卫视拍摄的《我的纪录片》节目中,吴起和他培训的边境牧羊犬郎朗为4岁的自闭症儿小魏治疗。小魏来自一个三胞胎家庭,他排行老二,和弟弟都有广泛自闭症。不管上课、下课或回家,小魏的手上握着iPhone6手机不肯放手;一到了新环境,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先“抢”一个手机。如果强行拿走,一场哭闹是免不了的。在医学上,这被称为“兴趣狭隘和刻板”。 在治疗中,小魏起初对吴起和郎朗的到来不以为意,眼神都不斜一下。没多久,郎朗假装不经意的炫技引起了小魏的注意,但手中的iPhone6还是不肯放。吴起问他,想不想摸一摸、喂一喂小狗?小魏没说话,点点头。成功引起了他的兴趣,吴起跟小魏立法三章:要想给郎朗喂食,必须放下手机,还要把食物放在不同颜色的飞盘上递给郎朗。这一次,小魏不仅乖乖听话,还咧开嘴,对小狗说:“郎朗,你吃一口!” 小魏的妈妈说,这么规规矩矩,对一直待在自己世界里的儿子,她很少见到。其实,吴起的郎朗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狗,而是经过南京犬业协会认证的公共关系建立犬(PR犬)。“自闭症的孩子不愿与人沟通,而通过小狗就可以搭建起这个沟通的桥梁。”吴起表示,国外动物辅助治疗机构对5名5—12岁中重度自闭症儿童的调查,发现有狗在一旁陪伴时,这些儿童更活跃,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更丰富一些。 5到7岁的自闭症儿童可以申领医疗犬 为什么会培养医疗犬?用吴起的话说,因为他自己有过被狗狗帮助的经历。 小时候的吴起性格孤僻内向,脾气糟糕,几乎不太与同龄人深交,有时甚至一两个月不说一句话。 性格的改变源于初一,那时他已收养了一只叫来福的流浪狗。有一天身材瘦小的他被同学欺负,回到家也无人注意到,他回到房间默默流泪。“是来福挠门,贴着我的脸,舔我的眼泪,狗太通人性了,我后来就喜欢跟狗说话。”吴起说,自闭症孩子对情绪的感知力特别强,由于社交能力本身缺失,面对人时有压力,但面对弱小动物时,交流能力反而更强,而狗驯化度高,和人有亲近感。 “医疗犬的品种大多是金毛、拉布拉多等中大型犬,胆子比较大,自信度高,经过一年左右的培训,成为医疗服务犬。”吴起说,考虑到治疗的效果,希望申领的孩子在5到7岁之间,因为此时是医疗犬帮助治疗自闭症孩子的最佳时期。 “另外,希望申领的家庭成员无狗过敏史;医疗犬吃喝和护理的成本大概在5万元一年,这个也要申领家庭自己承担的。”吴起说。 如果您需要这样的医疗犬,可以拨打杭报热线85109999报名申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