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7年1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6: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老高回家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老高回家
2017-01-27
老高和即将离开戒毒所的人员换上了便装
早上,老高打电话给妈妈,说今天他要回家了。
走出戒毒所前,大家要进行“回归宣誓仪式”。
整理完床铺,妈妈让他洗个澡,再去办张电话卡。
老高回到离开一年多的家,妈妈出差了,她留了满满一冰箱吃的。

记者 杨丽 摄影 许康平 通讯员 叶振涛 黄龙

“这是路费”。

老高从管教民警手中接过四张十元的钞票。管教民警又递给他一张存折,存折上有他多余的生活费和在戒毒所的劳动所得,700多元。

老高的家在宁波,这是他第四次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每年春节前,都会有一批戒毒学员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这天,从杭州拱辰戒毒所出去的有17人,其中7人来自宁波。

强制隔离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禁毒法》所规定的戒毒措施之一。

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除了在戒毒所表现好,还必须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1年6个月以上,才可以。

老高这次在里头待了一年零九个月。

2015年3月,老高在宿舍里被民警带走,尿检结果呈阳性。

老高说被抓前几天,跟人买了1克海洛因,在厂边上的宾馆吸的。2003年,老高才24岁,他说自己“吸白粉是因为被人带着,那时不厉害,吸的时候,头也犯晕”。

但毒品就是一沾上没法摆脱的魔鬼,一年后,老高要注射才过瘾。

2005年8月,他第一次被抓,被送到奉化戒毒和劳教。

老高的爸妈原来在宁波开餐馆,说起来老高也是家庭条件优越,算是富二代。

出来3个月后,他再一次被送了回来。

第三次被抓是在苏州,老高说自己想断了以前的关系,所以带了点钱去了苏州想开服装店。

到了那1个月后,他遇到了朋友的朋友,“一看就是吸毒的,像玩过这个的,我们一看就知道”。

这次出来后,老高发誓戒掉毒瘾。

老高是家里独子,本可以跟着父母开饭店,或者做点小生意,“我爸那时在温州做钢结构生意,我去过,太累了,每天要很早起来,到处跑”,没多久,老高打了退堂鼓。

回到宁波,他找了份厂里熨烫工的活,“老板对我很好”,老板知道他吸毒。老高说,这次出去还是想回厂里上班,老板也同意他回去。

一路送老高回去,从杭州到他家,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也许是在里面时间久,说话的人少,他很愿意和我们交谈。

说起他父亲,他一下停了下来,看着窗外。

3年前,父亲被查出咽喉癌,没多久就走了,“他在医院的时候,我陪的,我没再碰毒品”。

老高近四十的年纪,没有成家,“谁会嫁给一个吸毒者”,学历不高,而吸毒也让他家的经济情况一落千丈。

父亲走了,这些年,家里全靠母亲在支撑。

到宁波后,我们先陪他去了镇里综治办,领表格签字,和禁毒社工老吴接了头。

“我知道他,以前就是我们关注的对象。”54岁的老吴说,他做禁毒社工5年了,镇上170多个吸毒者,像这样四进四出的也就老高一个。

这个镇不大,离镇综治办5分钟的路,就是老高的家。老高开门,院子里晒着三套黑色棉毛衫裤,房门一开,一件皮衣服挂在衣架上,桌上摆着几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里面是苹果、橘子、瓜子、花生,还有长鼻王什么的小点心,“是我喜欢吃的”,冰箱里,饮料、蔬菜……堆满了。

老高的妈妈出差去了山西,他用老吴的手机给妈妈打电话,“你快去洗澡,去阿姨家,去浴室,去买手机,告诉我电话号码……” 电话那端,是一个母亲急切的声音。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老高回家
2017-01-27
老高和即将离开戒毒所的人员换上了便装
早上,老高打电话给妈妈,说今天他要回家了。
走出戒毒所前,大家要进行“回归宣誓仪式”。
整理完床铺,妈妈让他洗个澡,再去办张电话卡。
老高回到离开一年多的家,妈妈出差了,她留了满满一冰箱吃的。

记者 杨丽 摄影 许康平 通讯员 叶振涛 黄龙

“这是路费”。

老高从管教民警手中接过四张十元的钞票。管教民警又递给他一张存折,存折上有他多余的生活费和在戒毒所的劳动所得,700多元。

老高的家在宁波,这是他第四次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每年春节前,都会有一批戒毒学员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这天,从杭州拱辰戒毒所出去的有17人,其中7人来自宁波。

强制隔离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禁毒法》所规定的戒毒措施之一。

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除了在戒毒所表现好,还必须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1年6个月以上,才可以。

老高这次在里头待了一年零九个月。

2015年3月,老高在宿舍里被民警带走,尿检结果呈阳性。

老高说被抓前几天,跟人买了1克海洛因,在厂边上的宾馆吸的。2003年,老高才24岁,他说自己“吸白粉是因为被人带着,那时不厉害,吸的时候,头也犯晕”。

但毒品就是一沾上没法摆脱的魔鬼,一年后,老高要注射才过瘾。

2005年8月,他第一次被抓,被送到奉化戒毒和劳教。

老高的爸妈原来在宁波开餐馆,说起来老高也是家庭条件优越,算是富二代。

出来3个月后,他再一次被送了回来。

第三次被抓是在苏州,老高说自己想断了以前的关系,所以带了点钱去了苏州想开服装店。

到了那1个月后,他遇到了朋友的朋友,“一看就是吸毒的,像玩过这个的,我们一看就知道”。

这次出来后,老高发誓戒掉毒瘾。

老高是家里独子,本可以跟着父母开饭店,或者做点小生意,“我爸那时在温州做钢结构生意,我去过,太累了,每天要很早起来,到处跑”,没多久,老高打了退堂鼓。

回到宁波,他找了份厂里熨烫工的活,“老板对我很好”,老板知道他吸毒。老高说,这次出去还是想回厂里上班,老板也同意他回去。

一路送老高回去,从杭州到他家,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也许是在里面时间久,说话的人少,他很愿意和我们交谈。

说起他父亲,他一下停了下来,看着窗外。

3年前,父亲被查出咽喉癌,没多久就走了,“他在医院的时候,我陪的,我没再碰毒品”。

老高近四十的年纪,没有成家,“谁会嫁给一个吸毒者”,学历不高,而吸毒也让他家的经济情况一落千丈。

父亲走了,这些年,家里全靠母亲在支撑。

到宁波后,我们先陪他去了镇里综治办,领表格签字,和禁毒社工老吴接了头。

“我知道他,以前就是我们关注的对象。”54岁的老吴说,他做禁毒社工5年了,镇上170多个吸毒者,像这样四进四出的也就老高一个。

这个镇不大,离镇综治办5分钟的路,就是老高的家。老高开门,院子里晒着三套黑色棉毛衫裤,房门一开,一件皮衣服挂在衣架上,桌上摆着几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里面是苹果、橘子、瓜子、花生,还有长鼻王什么的小点心,“是我喜欢吃的”,冰箱里,饮料、蔬菜……堆满了。

老高的妈妈出差去了山西,他用老吴的手机给妈妈打电话,“你快去洗澡,去阿姨家,去浴室,去买手机,告诉我电话号码……” 电话那端,是一个母亲急切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