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妈妈的爸爸的哥哥的儿子的老婆,应该怎么称呼? 机智的我“一算”便知,要叫“堂舅祖母”! 记者 魏奋 “后山岭的陈阿大是你表舅吧?”“嗯。” “陈阿大他老婆的娘家,是崔家坞的,你知道吧?”“嗯。” “我姨家有一个表妹,嫁给了陈阿大他老婆的妹妹的婆家的一个叔伯侄子。算起来,咱们还是亲戚哩。”“……” 这是范冰冰和大鹏在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里的一段台词。 这么弯弯绕绕,他俩到底算哪门子亲戚?互相应该怎么称呼?最近火了的“亲戚计算器”似乎可以快速地回答这个问题。 1月24日,国内某知名手机厂家推出了一款“亲戚计算器”。 正值春节来临,很多人都要走亲戚,这款实用的过年神器突然火了! “亲戚计算器”的界面有点像普通计算器,只是数字键盘改成夫、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共十格。计算时,要按顺序输入你和这位亲戚之间的关系。 比如,爸爸的妈妈的爸爸的哥哥的儿子的老婆,答案为堂舅祖母(图1),而妻子的妈妈的弟弟的女儿的儿子,答案为表外甥。答案还是蛮靠谱的,就算站在初次见面的“堂舅祖母”面前,也不用求助地看向爸妈了。 有些计算出来的称呼比较绕口,口语中我们通常会简化它,比如“外表侄孙女婿”通常就叫“孙女婿”了,“堂姑外祖母”一般叫声“姑婆”也算是叫对的。 还有些称呼比较“古早”,是古时候聚族而居的大家族里的叫法。现在的人已经不这么叫了。比如加“姻”字的称呼,还有加“从”字的称呼,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吧(图2)? 记者试用的总体感觉是,“亲戚计算器”计算出来的称呼,还是比较准确。查询过程也比较便捷。知道了如何称呼对方以后,还可以按下“互查”键,就能快速知道对方该如何称呼你。 另外,记者试用中还发现,“亲戚计算器”更合适北方讲普通话的小伙伴们。南方讲各种方言的人,对亲戚的称呼可能会与显示的差异较大。 “再玩就坏了” 除了用神器理顺亲戚关系,很多网友还开心地玩了起来…… 在多重身份“弯弯绕绕”的情况下,亲戚称呼的换算好像有点困难?神器是有底线的,被它归类为关系比较远或者比较复杂的,它就撂下不给你计算了。 十个妹妹,这就是底线。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多一个都不可以。“再玩就坏了”(图3、图4)。 你算不出“爸爸×5”,让我叫声“老祖宗”也就算了;算不出“儿子×6”,也让我叫“老祖宗”合适吗(图5)? 输入“我的妻子的妻子”,答案很机智:“是男是女不重要,是你就好”。 再输入“我的妹妹的妻子”,答案表现了很强的原则性:“暂时不支持同性婚姻称呼查询,怎么称呼你决定”。 神器虽然是个小程序,但情商也很高,很会假设,十分严谨,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性,值得表扬(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