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7年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6: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 昨天拿到1900万元年终奖!
万向拿到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牌照 媲美特斯拉的车以后要在浙江造
福彩“6+1”
福朋“15选5”
福彩七乐彩
福彩3D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 昨天拿到1900万元年终奖!
2017-01-24
鲁冠球和Karma团队(资料照片)

重奖造车博士,鲁冠球终圆整车梦

临近农历新年,职场中最让人感兴趣的话题,莫过于年终奖了。昨天,浙江一家企业晒出的年终奖大单引爆朋友圈,引来了无数“羡慕嫉妒恨”:万向集团重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一位高管,奖励金额达到1900万元! 记者 程超

2016年万向新能源车历程

1900万元重奖造车博士

1月22日,萧山万向集团201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颁发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奖——奖励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博士1900万元,以表彰他为推动万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做的贡献。

资料显示,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万向集团全资子公司,致力于掌握清洁能源技术,发展节能环保汽车。按照“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公司在大功率、高能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一体化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工程集成技术以及试验试制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万向动力电池为动力电源的电动汽车,在“必比登”国际清洁汽车挑战赛上获得4A和竞赛大奖的好成绩,万向电动大巴已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环湖载客运行。

这并不是万向集团第一次千万元重奖人才。集团的另一位高管管大源也曾获此殊荣。管大源1980年3月进万向工作,现在身兼通联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承德露露、大洋世家、万向德农、万向财务等多家子公司的董事长。当年顺发恒业成功借壳“兰宝信息”,成为国家股权分置改革后第一只成功借壳上市的股票,管大源立下了战功。为此,2009年10月万向集团下发通报,给予管大源特殊贡献奖,奖励人民币1000万元。

万向鲁冠球的造车梦想

为陈军颁奖的是万向集团CEO鲁伟鼎。更让现场员工振奋的是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一番寄语。这也是鲁冠球相当罕见的关于万向造车的公开阐述。

万向集团为此特别拍了一部电视片。镜头记录下的史料都是万向人历历难忘的,熟悉的车间,熟悉的脸,有泪水有欢笑,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那还是2002年,杭州第一届工业兴市大会。会上鲁冠球获得了300万元的奖励。也就是在那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鲁冠球留下了后来被世人流传的誓言——“(我)要为杭州人民造一辆纯电动汽车,大气、大方、没有污染,大家都买得起、都喜欢。”

为了这个承诺,万向从此厉兵秣马,一步一个脚印地潜心造车。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个做万向节的乡镇企业要造一部整车,这个志向有点大。鲁冠球没有理会外界的声音。“为了这个承诺,我们天天在烧钱,坚持下来了。”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凯莱车、卡玛车,国内国外接力奋斗……2016年,当人们看到性能堪比特斯拉、车型甚至比特斯拉更酷炫的卡玛时,终于信服了。

鲁冠球说,“造整车,是我们对核心业务的再投资,更是我们对汽车责任的坚守。有零部件的积累,才有整车的突破;整车的突破,又是对零部件最强势的回归。”

巨额年终奖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近年来,老板们年底重奖员工的新闻屡见不鲜,特别是互联网巨头,年终奖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案例频频被曝光。

今年1月3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九鼎投资今年的年终奖,67人分1.7亿多元;年终奖500万元以上的有10人,其中3000万元以上有1人,1000万至2000万元之间的有4人。从这位网友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到“人才工程-分配与激励”等字眼,其中年终奖最高的拿到了3192万元,奖金类型包括爱迪尔珠宝开发奖、维力医疗开发奖等,第二名有1741万元,第三名1696万元。

如此巨额的年终奖,也体现了企业对人才的重视。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近几年巨额年终奖频频出现并不奇怪。一方面,从国际惯例来看,很多企业高管基础薪水不高,占到年薪中七成甚至八成的奖励、分红或者提成都要在年底发放,这并不是普通意义的年终奖。而对中国人习俗来说,年终奖意义很特殊,大额奖励在年底发放,对激励人才、提升员工士气效果明显。这一点,在轻资产、人才是核心资源的新经济、互联网公司里,则更加明显。

企业要重视与员工共享成功的果实

“1999年,万向集团实现日创净利润100万元的时候,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表示,公司会出现一批员工,年收入上百万。再过10年,公司要实现日创净利润1000万元,到那时候,公司就会有一批员工年收入上千万。”杨轶清说,从万向目前的情况来看,鲁冠球当初的话都实现了。现在,万向正在向日创净利润一亿元努力,这也意味着,到那时候万向集团里有员工将实现年收入上亿元。“企业实现了员工个人、企业和国家税收的同步发展,才是良性循环。”

不过,杨轶清也提到,核心团队收入越来越高,和普通员工收入的差距拉大,也会出现副作用,企业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从国际上来看,一方面物质奖励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会逐渐弱化。一个已经有亿万资产的高管,老板再奖励几百万,激励作用已经不明显了。此外,对突出贡献者给予巨额奖励的同时,也要注意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兼顾公平原则,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实。”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 昨天拿到1900万元年终奖!
2017-01-24
鲁冠球和Karma团队(资料照片)

重奖造车博士,鲁冠球终圆整车梦

临近农历新年,职场中最让人感兴趣的话题,莫过于年终奖了。昨天,浙江一家企业晒出的年终奖大单引爆朋友圈,引来了无数“羡慕嫉妒恨”:万向集团重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一位高管,奖励金额达到1900万元! 记者 程超

2016年万向新能源车历程

1900万元重奖造车博士

1月22日,萧山万向集团201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颁发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奖——奖励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博士1900万元,以表彰他为推动万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做的贡献。

资料显示,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万向集团全资子公司,致力于掌握清洁能源技术,发展节能环保汽车。按照“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公司在大功率、高能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一体化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工程集成技术以及试验试制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万向动力电池为动力电源的电动汽车,在“必比登”国际清洁汽车挑战赛上获得4A和竞赛大奖的好成绩,万向电动大巴已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环湖载客运行。

这并不是万向集团第一次千万元重奖人才。集团的另一位高管管大源也曾获此殊荣。管大源1980年3月进万向工作,现在身兼通联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承德露露、大洋世家、万向德农、万向财务等多家子公司的董事长。当年顺发恒业成功借壳“兰宝信息”,成为国家股权分置改革后第一只成功借壳上市的股票,管大源立下了战功。为此,2009年10月万向集团下发通报,给予管大源特殊贡献奖,奖励人民币1000万元。

万向鲁冠球的造车梦想

为陈军颁奖的是万向集团CEO鲁伟鼎。更让现场员工振奋的是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一番寄语。这也是鲁冠球相当罕见的关于万向造车的公开阐述。

万向集团为此特别拍了一部电视片。镜头记录下的史料都是万向人历历难忘的,熟悉的车间,熟悉的脸,有泪水有欢笑,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那还是2002年,杭州第一届工业兴市大会。会上鲁冠球获得了300万元的奖励。也就是在那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鲁冠球留下了后来被世人流传的誓言——“(我)要为杭州人民造一辆纯电动汽车,大气、大方、没有污染,大家都买得起、都喜欢。”

为了这个承诺,万向从此厉兵秣马,一步一个脚印地潜心造车。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个做万向节的乡镇企业要造一部整车,这个志向有点大。鲁冠球没有理会外界的声音。“为了这个承诺,我们天天在烧钱,坚持下来了。”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凯莱车、卡玛车,国内国外接力奋斗……2016年,当人们看到性能堪比特斯拉、车型甚至比特斯拉更酷炫的卡玛时,终于信服了。

鲁冠球说,“造整车,是我们对核心业务的再投资,更是我们对汽车责任的坚守。有零部件的积累,才有整车的突破;整车的突破,又是对零部件最强势的回归。”

巨额年终奖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近年来,老板们年底重奖员工的新闻屡见不鲜,特别是互联网巨头,年终奖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案例频频被曝光。

今年1月3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九鼎投资今年的年终奖,67人分1.7亿多元;年终奖500万元以上的有10人,其中3000万元以上有1人,1000万至2000万元之间的有4人。从这位网友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到“人才工程-分配与激励”等字眼,其中年终奖最高的拿到了3192万元,奖金类型包括爱迪尔珠宝开发奖、维力医疗开发奖等,第二名有1741万元,第三名1696万元。

如此巨额的年终奖,也体现了企业对人才的重视。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认为,近几年巨额年终奖频频出现并不奇怪。一方面,从国际惯例来看,很多企业高管基础薪水不高,占到年薪中七成甚至八成的奖励、分红或者提成都要在年底发放,这并不是普通意义的年终奖。而对中国人习俗来说,年终奖意义很特殊,大额奖励在年底发放,对激励人才、提升员工士气效果明显。这一点,在轻资产、人才是核心资源的新经济、互联网公司里,则更加明显。

企业要重视与员工共享成功的果实

“1999年,万向集团实现日创净利润100万元的时候,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表示,公司会出现一批员工,年收入上百万。再过10年,公司要实现日创净利润1000万元,到那时候,公司就会有一批员工年收入上千万。”杨轶清说,从万向目前的情况来看,鲁冠球当初的话都实现了。现在,万向正在向日创净利润一亿元努力,这也意味着,到那时候万向集团里有员工将实现年收入上亿元。“企业实现了员工个人、企业和国家税收的同步发展,才是良性循环。”

不过,杨轶清也提到,核心团队收入越来越高,和普通员工收入的差距拉大,也会出现副作用,企业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从国际上来看,一方面物质奖励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会逐渐弱化。一个已经有亿万资产的高管,老板再奖励几百万,激励作用已经不明显了。此外,对突出贡献者给予巨额奖励的同时,也要注意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兼顾公平原则,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