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省“两院”工作报告
记者 潘杰
本报讯 昨天上午,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茅临生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国猛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汪瀚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去年,两院工作的重点、亮点是什么,快报图说给大家。
省高院工作报告(节选)
打虎拍蝇
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1198件,判处罪犯1471人,其中厅局级12人、县处级79人。
依法审理原省部级干部王敏(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杨卫泽(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何家成(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赵少麟(江苏省委原常委、秘书长)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
保障民生
加大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犯罪惩治力度,审结案件854件,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等犯罪案件1172件,判处罪犯2263人,审结涉环保民事案件180件。
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审结利用网络泄露个人信息、非法买卖信息、生产销售伪基站的网络犯罪710件。
司法公正
为1.9万名没钱请律师、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被告人聘请法律援助律师出庭辩护,辩护率95.4%,全国第一。
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70件,决定赔偿金额483万元。
护航G20
峰会期间未发生一起涉诉维稳安保事件。
健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诉信访案件工作机制,经验全国推广。
省检察院工作报告(节选)
打虎拍蝇
立案查处职务犯罪嫌疑人1217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909人,渎职侵权犯罪308人,有处级干部81人、厅级干部4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4.69亿余元。
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345人、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渎职犯罪274人。成功缉捕或劝返在逃人员9人,其中境外3人,特别是外逃13年的“百名红通”头号嫌疑犯杨秀珠回国自首归案。
保障民生
监督立案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犯罪248人,建议行政机关移送相关案件469件。
保护绿水青山,监督立案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嫌疑人236人,批捕407人,起诉2230人,办理此类案件全国第一。
打击电信网络犯罪,对16件重大案件挂牌督办,依法批捕2016人,起诉2048人。其中,针对一起据点在西班牙、对大陆群众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台湾籍犯罪团伙,省检察院抽调骨干成立工作组,会同公安机关跨国办案批捕148人。
司法公正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无社会危险性、犯罪情节轻微的依法决定不逮捕8954人,不起诉9935人。对1091名轻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决定不起诉。
深挖隐藏在司法不公背后的腐败问题,立案查处司法人员67人。
护航G20
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暴力恐怖犯罪、重大涉众型犯罪,共批捕相关罪犯2397人,起诉22731人。
司法网拍
全部诉讼资产通过淘宝网公开拍卖,成交率93.4%,平均溢价率51.7%,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2亿元。省法院以10.34亿元成功网拍一公司资产,刷新全国司法网拍成交纪录。
作为浙江法院的“金名片”,司法网拍已在全国推广。
打击老赖
依托与银行、房产、国土等单位建立“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到被执行人款项1533亿元、房产2.3万处;借助公安协控机制,抓获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1.9万人;加强信用惩戒力度,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0万例,让失信者处处受限。
集中清理历史遗留的执行暂存款10万笔103亿元,发放70亿元,清理笔数全国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