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量减少 古诗词增加 记者 张娜 本报讯 去年9月,浙江省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更换为新教材,改为先识字后学拼音,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此外还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得到不少家长和老师的“点赞”认可。 学期结束了,下册语文课本也出炉了。目前,新教材已经定稿,将在寒假后在全省启用。一周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全省的教研员进行了新书培训。 这次更换的新教材,是属于“部编教材”,由教育部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组建语文教材编写组,包括一些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著名学者、作家、各省市教研员、特级教师,以及出版社编审和编辑等。之前,浙江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以后部编教材可能会成为主流教材。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都有哪些新变化?我们请几位老师一起梳理。下册的教材,延续上册的体系、栏目设置等。上册有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等栏目,还继续保持。变化有: 一、识字量减少。 在这套部编教材里,识字量总体是减少的。上册识字量由400字减少到300字。下册的识字量从550字减少到400字,会写汉字由250字减少到200字。 二、古代诗词有增加,更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文章数量从34篇减少到21篇,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还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就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等,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 三、对阅读的要求增加。 和以前的教材比,下册保留了部分文章,有《小壁虎借尾巴》《荷叶圆圆》等,又增加了一些新课文,有《春夏秋冬》《怎么都快乐》《夜色》《端午粽》《文具的家》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有篇新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文章很长,但故事情节有趣,真正体现了生活阅读。通过童话故事,来了解如何写通知,学生很容易理解。 四、对写字的规范。课本最后有专门的偏旁表,对偏旁名称做了规范。有个偏旁名称,以前叫“走之儿”,现在改叫“走之”,改变以往偏北方的发音,变得更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