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7年1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6:美食狗仔队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过年想不想做一只地道的虾油鸡?
杭州解百陪你一起“暖心”过大年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年想不想做一只地道的虾油鸡?
2017-01-13
大厨们推荐的虾油卤(露)就是这款

美食狗仔队挖来了三位大厨的秘诀

私房菜

记者 吴轶凡 文/摄

只剩两周,就是新年。

丁酉年属鸡,而老底子杭州人过年,十有八九会吃一道“虾油鸡”。简单来说,就是用虾油露、鸡汤和老酒浸泡腌渍的鸡。这只虾油鸡有着晶莹蜡黄的皮和柔嫩若雪的肉。放进嘴里,先是一股虾油露的“冲”劲,然后是缓缓溢出、越嚼越香的鸡肉鲜味。

这是老杭州最有代表性的“年味”之一,上周五快报美食狗仔队请教胡忠英、吴国平、汪俊杰、马敏冬这些餐饮界的“老炮儿”过年必备哪些菜?他们都说忘不了小时候的虾油鸡。遗憾的是如今会做的人越来越少。受制于食材变化,即便做出来,也未必是你小时候吃过的味道。

今天,我们找了三位杭帮菜 “老炮儿”,来聊聊怎么做出一道最正宗的杭州虾油鸡。他们年龄从四十几到将近七十岁,都是地道的杭州人,聊起虾油鸡来都是兴高采烈的,如果你和他们用杭州话聊,他们就更高兴了。

郭连宝(福缘居老板 47岁)

配方:献鸡/舟山虾油露(卤)/普通瓶装(或金装)加饭酒

要点:没有标准配方/浸泡24小时以上再吃

郭连宝“做了31年厨房师傅”。他在很多杭州著名的餐厅当过厨师,8年前,在自己从小长大的杭州惠民路找了店面,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福缘居”餐厅,只做原汁原味的杭州菜。他家的虾油鸡很出名,店里做,自己家里也做。

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做虾油露的原浆,都是舟山的、台州土法酿的,拿坛子装,买的时候都是“零拷”。但现在找不到了,只能买瓶装的。“超市里小店里也都有,但注意要买舟山的,不能买泰国的,那个香味不够,也不一样,用不来的。”

我向他要了一瓶来看,是一种舟山的瓶装虾油露。他说这个很便宜,大概七八块钱一瓶。

黄酒,也只需便宜的就好。“我现在用的是最普通的瓶装加饭酒,会稽山的,但不要三年陈五年陈,就要当年的。”这样,调出来的卤汁,既带酒香,又不会喧宾夺主。“不过,当年有一批金装加饭酒,用起来也很合适,但现在比较难买到了。”

至于鸡本身,老母鸡太老,公鸡太臊,杭州人喜欢的献鸡正好。

鸡煮熟之后,把鸡汤、黄酒和虾油露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锅里烧滚,撇去浮沫,把鸡切成四五块浸下去就好。要吃了,就拿一块出来切开。

这锅卤汁的鲜味靠的是鸡汤,香味则靠虾油露。至于具体的口味,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以前每家都有自己的配比,全看自己的口味”。

浸泡的过程无须很长,通常24小时以上就可以。时间越长,味道就越浓,不过,到了一个临界点之后,味道基本就不会变了——因为卤汁里的味道已经被鸡肉吸光了。

“我是吃得比较咸的,因为虾油露这个东西,真正要吃的人呢,都是喜欢口味重一点的。一定要有点臭烘烘的味道,否则就变成醉鸡之类的东西了。像我这个年纪的老杭州人,现在有时候在外面吃到的虾油鸡,我就会觉得不够‘冲’,虾油露的味道不够重。”他笑笑说,“其实有一碗虾油露在,不光是鸡,你什么都可以往里放。”

马坤山(鑫隆鸡爪王、好食堂老板 46岁)

配方:献鸡/舟山虾油露/陈年黄酒

要点:白切鸡两吃/两天内吃掉最好

我找到马坤山师傅的时候,他正在东山弄社区自己开的那家“好食堂”餐厅里吃夜老酒。朋友坐了一圆桌,全是杭州餐饮的“老炮儿”。酒已经喝得有点高兴了,听说我们要问虾油露的事儿,大家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马师傅说,这只虾油露鸡,最传统的做法,当然是要用献鸡的。“杭州人过年嘛,就是要吃献鸡的。白切鸡先做好,吃完有得多,就拿来做虾油鸡。这是老底子很传统的做法。”

他的方子和郭连宝师傅的基本一样,也是煮鸡的原汤,配上舟山虾油露——而且居然用的也是同一款,并且同样要强调一下,泰国那种是不对的。不同的是,马师傅这里,老酒要用会稽山的5年黄酒,说是更香醇,而且卤汁里要加盐。“这样口味偏重一点,一般24小时左右可以吃,两天内吃掉是最好了,时间再长,肉就会发硬。”

除了虾油鸡,马师傅还推荐了醉鸡和糟鸡。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干糟”的方式——“现在大家一般都用买来的糟卤做糟鸡,但我们要到嵊州酒厂里去找糟泥,这种干糟做出来的东西更香。”具体的方法,是把鸡擦上盐来蒸(蒸出来的鸡油鸡汤不要扔掉,烧菜很好吃),蒸完冷透,拿纱布包好,外面再裹上糟泥(有点像叫花鸡),糟泥的味道是会渗透进去的。如此冷藏24小时,就做成了。唯一麻烦的事儿,是现在杭州周边不太容易买到糟泥……

叶杭胜(中国烹饪大师 69岁)

配方:萧山大种鸡/舟山虾油露/普通黄酒/姜

要点:煮鸡前擦一遍盐/封瓶前滴几滴白酒

叶杭胜大师的头衔很多,不仅是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技师,也是中国烹饪大师。他擅长南宋菜和杭帮菜。年近七十,每天仍然充实忙碌,或研究饮食文化,或参加交流推广,更多的时间,则用来给年轻厨师传帮带。

说起老底子的杭州虾油鸡,老人家也来了兴致:“南宋的时候,杭州就有虾油鸡了。”他说,虾油露本身是小鱼小虾经过发酵而成的,有特定的香味,就像老杭州的发酵酱油。

鸡肉呢,“从我1967年参加工作,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基本都是用萧山的献鸡。我们管这个品种叫萧山大种鸡,个头大,脚长。脚为什么长?它是在江边沙地上吃小鱼小虾的,也叫萧山沙地鸡。但后来这个品种没了,我记得十年前,有人悬赏十万元,来找这个品种,但怎么也找不到了,很可惜。”

因此,现在主流的做法,肯定还是普通的献鸡了。

叶大师推荐大家两个小窍门,会大大提升鸡肉的口感:鸡还是生的时候,在表面擦一层盐,放半小时以上,然后洗干净了再下锅去煮。盐一擦,鸡肉就会收紧;出锅的时候,可以把鸡放在冰里激一下,肉会更韧,皮也会更脆。

叶大师的卤汁里,除了鸡汤、虾油露和黄酒,还要加一点生姜。至于要不要加盐,取决于虾油露本身的咸淡程度,以及个人的口味。

“黄酒用普通的就可以了,毕竟要滚过,本身也蒸发掉了。酒太好了,也会影响虾油露本身的味道。当然根据个人口味,用好的酒也行,但我觉得没必要。”

万事俱备,浸泡封瓶之前,叶大师还有个小诀窍——稍微洒几滴白酒。“一个是香,一个也防止变质。”

对于食用时间,他认为48小时是最好的时候,最好在三四天内吃掉,“当然现在有冰箱,也不怕,放到六七天都没关系的。”

最后,叶大师也提到了马师傅说的“干糟鸡”。考虑到糟泥比较难买(买到了也未必放心),他推荐用甜酒酿替代,做成酒酿糟鸡——这是他自己很喜欢,也时不时要做来犒劳自己的一道菜。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过年想不想做一只地道的虾油鸡?
2017-01-13
大厨们推荐的虾油卤(露)就是这款

美食狗仔队挖来了三位大厨的秘诀

私房菜

记者 吴轶凡 文/摄

只剩两周,就是新年。

丁酉年属鸡,而老底子杭州人过年,十有八九会吃一道“虾油鸡”。简单来说,就是用虾油露、鸡汤和老酒浸泡腌渍的鸡。这只虾油鸡有着晶莹蜡黄的皮和柔嫩若雪的肉。放进嘴里,先是一股虾油露的“冲”劲,然后是缓缓溢出、越嚼越香的鸡肉鲜味。

这是老杭州最有代表性的“年味”之一,上周五快报美食狗仔队请教胡忠英、吴国平、汪俊杰、马敏冬这些餐饮界的“老炮儿”过年必备哪些菜?他们都说忘不了小时候的虾油鸡。遗憾的是如今会做的人越来越少。受制于食材变化,即便做出来,也未必是你小时候吃过的味道。

今天,我们找了三位杭帮菜 “老炮儿”,来聊聊怎么做出一道最正宗的杭州虾油鸡。他们年龄从四十几到将近七十岁,都是地道的杭州人,聊起虾油鸡来都是兴高采烈的,如果你和他们用杭州话聊,他们就更高兴了。

郭连宝(福缘居老板 47岁)

配方:献鸡/舟山虾油露(卤)/普通瓶装(或金装)加饭酒

要点:没有标准配方/浸泡24小时以上再吃

郭连宝“做了31年厨房师傅”。他在很多杭州著名的餐厅当过厨师,8年前,在自己从小长大的杭州惠民路找了店面,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福缘居”餐厅,只做原汁原味的杭州菜。他家的虾油鸡很出名,店里做,自己家里也做。

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做虾油露的原浆,都是舟山的、台州土法酿的,拿坛子装,买的时候都是“零拷”。但现在找不到了,只能买瓶装的。“超市里小店里也都有,但注意要买舟山的,不能买泰国的,那个香味不够,也不一样,用不来的。”

我向他要了一瓶来看,是一种舟山的瓶装虾油露。他说这个很便宜,大概七八块钱一瓶。

黄酒,也只需便宜的就好。“我现在用的是最普通的瓶装加饭酒,会稽山的,但不要三年陈五年陈,就要当年的。”这样,调出来的卤汁,既带酒香,又不会喧宾夺主。“不过,当年有一批金装加饭酒,用起来也很合适,但现在比较难买到了。”

至于鸡本身,老母鸡太老,公鸡太臊,杭州人喜欢的献鸡正好。

鸡煮熟之后,把鸡汤、黄酒和虾油露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锅里烧滚,撇去浮沫,把鸡切成四五块浸下去就好。要吃了,就拿一块出来切开。

这锅卤汁的鲜味靠的是鸡汤,香味则靠虾油露。至于具体的口味,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以前每家都有自己的配比,全看自己的口味”。

浸泡的过程无须很长,通常24小时以上就可以。时间越长,味道就越浓,不过,到了一个临界点之后,味道基本就不会变了——因为卤汁里的味道已经被鸡肉吸光了。

“我是吃得比较咸的,因为虾油露这个东西,真正要吃的人呢,都是喜欢口味重一点的。一定要有点臭烘烘的味道,否则就变成醉鸡之类的东西了。像我这个年纪的老杭州人,现在有时候在外面吃到的虾油鸡,我就会觉得不够‘冲’,虾油露的味道不够重。”他笑笑说,“其实有一碗虾油露在,不光是鸡,你什么都可以往里放。”

马坤山(鑫隆鸡爪王、好食堂老板 46岁)

配方:献鸡/舟山虾油露/陈年黄酒

要点:白切鸡两吃/两天内吃掉最好

我找到马坤山师傅的时候,他正在东山弄社区自己开的那家“好食堂”餐厅里吃夜老酒。朋友坐了一圆桌,全是杭州餐饮的“老炮儿”。酒已经喝得有点高兴了,听说我们要问虾油露的事儿,大家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马师傅说,这只虾油露鸡,最传统的做法,当然是要用献鸡的。“杭州人过年嘛,就是要吃献鸡的。白切鸡先做好,吃完有得多,就拿来做虾油鸡。这是老底子很传统的做法。”

他的方子和郭连宝师傅的基本一样,也是煮鸡的原汤,配上舟山虾油露——而且居然用的也是同一款,并且同样要强调一下,泰国那种是不对的。不同的是,马师傅这里,老酒要用会稽山的5年黄酒,说是更香醇,而且卤汁里要加盐。“这样口味偏重一点,一般24小时左右可以吃,两天内吃掉是最好了,时间再长,肉就会发硬。”

除了虾油鸡,马师傅还推荐了醉鸡和糟鸡。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干糟”的方式——“现在大家一般都用买来的糟卤做糟鸡,但我们要到嵊州酒厂里去找糟泥,这种干糟做出来的东西更香。”具体的方法,是把鸡擦上盐来蒸(蒸出来的鸡油鸡汤不要扔掉,烧菜很好吃),蒸完冷透,拿纱布包好,外面再裹上糟泥(有点像叫花鸡),糟泥的味道是会渗透进去的。如此冷藏24小时,就做成了。唯一麻烦的事儿,是现在杭州周边不太容易买到糟泥……

叶杭胜(中国烹饪大师 69岁)

配方:萧山大种鸡/舟山虾油露/普通黄酒/姜

要点:煮鸡前擦一遍盐/封瓶前滴几滴白酒

叶杭胜大师的头衔很多,不仅是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技师,也是中国烹饪大师。他擅长南宋菜和杭帮菜。年近七十,每天仍然充实忙碌,或研究饮食文化,或参加交流推广,更多的时间,则用来给年轻厨师传帮带。

说起老底子的杭州虾油鸡,老人家也来了兴致:“南宋的时候,杭州就有虾油鸡了。”他说,虾油露本身是小鱼小虾经过发酵而成的,有特定的香味,就像老杭州的发酵酱油。

鸡肉呢,“从我1967年参加工作,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基本都是用萧山的献鸡。我们管这个品种叫萧山大种鸡,个头大,脚长。脚为什么长?它是在江边沙地上吃小鱼小虾的,也叫萧山沙地鸡。但后来这个品种没了,我记得十年前,有人悬赏十万元,来找这个品种,但怎么也找不到了,很可惜。”

因此,现在主流的做法,肯定还是普通的献鸡了。

叶大师推荐大家两个小窍门,会大大提升鸡肉的口感:鸡还是生的时候,在表面擦一层盐,放半小时以上,然后洗干净了再下锅去煮。盐一擦,鸡肉就会收紧;出锅的时候,可以把鸡放在冰里激一下,肉会更韧,皮也会更脆。

叶大师的卤汁里,除了鸡汤、虾油露和黄酒,还要加一点生姜。至于要不要加盐,取决于虾油露本身的咸淡程度,以及个人的口味。

“黄酒用普通的就可以了,毕竟要滚过,本身也蒸发掉了。酒太好了,也会影响虾油露本身的味道。当然根据个人口味,用好的酒也行,但我觉得没必要。”

万事俱备,浸泡封瓶之前,叶大师还有个小诀窍——稍微洒几滴白酒。“一个是香,一个也防止变质。”

对于食用时间,他认为48小时是最好的时候,最好在三四天内吃掉,“当然现在有冰箱,也不怕,放到六七天都没关系的。”

最后,叶大师也提到了马师傅说的“干糟鸡”。考虑到糟泥比较难买(买到了也未必放心),他推荐用甜酒酿替代,做成酒酿糟鸡——这是他自己很喜欢,也时不时要做来犒劳自己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