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渤海演习中 舰载机已实现挂弹起飞 实施精确打击 海军新闻发言人梁阳介绍,1月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试验的辽宁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继续开展后续任务。 在台湾海峡航渡期间,辽宁舰及编队各舰艇科学组织,精心操纵,严格按照大型舰艇通过海峡的要求,加强值更执勤,确保了航渡安全。 挂弹起飞 精确打击 舰载机成为核心战斗力 去年12月,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在渤海海域组织实施了实兵实弹演习,检验了航母编队的体系构建、组织指挥和舰机融合水平,标志着航母编队的战斗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是航母组成编队以来,首次向国人展示其训练成果。演习共动用辽宁舰等各型舰艇数十艘、飞机数十架,发射空对空、空对舰和舰对空等多型、多枚导弹。 这次演习先后开展了建立侦察预警体系、空中拦截、对海突击和防空反导等科目演练,其中最精彩的科目就是编队的核心战斗力——舰载机在舰上携带导弹起飞,对预定目标实施了精确打击。 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某战斗机团团长徐英说,我们这次实弹选择的弹道,发挥了武器的最高的性能。 按照边界和极限性能发射导弹,对舰载机飞行员的飞行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发射过程随时会发生各种不确定的险情,飞行员必须在注意力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边控制好飞机,一边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满足导弹发射的一系列精确条件。 飞行员4年变身战斗员 只为“击中他们” 演习画面中,战斗机飞行员徐英的头盔上,有一行英文字母“SHOOT THEM”(击中他们)——这是他演习前一笔一画写上去的。 对徐英和他的战友来说,“击中他们”是徐英等人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也是一份早前立下的军令状。 2013年5月10日,舰载航空兵部队横空出世,从空军、海军各部队选拔上来的优秀飞行员,组成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团队。他们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空白区:没有技术,更没有任何经验。当时难度最大的训练,是如何突破着舰技术这个难关。 军事专家杜文龙说,此次演习中,能够按照这种边界条件和危险高度飞行,说明飞行员已经掌握了目前舰载机所有的性能。 “我们的飞行员把飞行变成战斗,实现了从飞行员到战斗员的转变,舰载机飞行员实现了从会飞到会打的历史性跨越。这个跨越非常明显,中国海军用4年走过这个过程。” 航母甲板短 始终在航行 舰载机已能成功起降 看似普通的飞机在舰起降,中间却包含了大学问!绝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着舰的那一瞬间。 由于航母甲板很短,并且始终在航行,舰载机降落时会用阻拦索来辅助。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飞机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每次都能挂住索。 一旦挂不住,飞机就会掉到海里,因此飞机接触甲板的那一刻,需要立即加满油门,这样能让飞机挂不住索的时候逃逸,方便操纵飞机再飞到空中。 但是如果飞机着舰挂上索了,它的时速会从几百公里骤减到零,这对飞行员和飞机都会产生巨大的过载压力。 徐英说,以前驾驶陆基常规飞机时,他们是收油门减速轻轻落地。可对舰载机来讲,操作恰恰相反,而且着舰的精度要求更高。 “第一次上舰时,我比较紧张。飞机挂上索,停下来后,我脑袋一片空白,眼睛也不动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能过了2秒钟才明白,我实现着舰了。” “每次挂索之后,(飞行员)身体由于惯性会前倾,头会扎下去,这对颈椎影响很大。这时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海军某舰载战斗机团副团长卢朝辉说。 经过成千上百次的起降试验和训练,我国这批最早的舰载机飞行员已能驾驶飞机,成功降落在航母的甲板上。这标志着中国已具备独立科学、严谨高效的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体系,为舰载机飞行员队伍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