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 助推企业转型 2016年11月,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永发保险箱-新长征行”活动启动,60多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优秀基层员工在董事长胡小良带领下重走部分长征路。 “通过长征行,学习红军不怕艰险不怕牺牲,树立理想和目标,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这也是企业发展需要的一种精神。”2016年12月底活动结束后,胡小良说。 早在2006年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公司就组织员工开展过该活动。其实,永发集团发展也走过了三次“长征”。 第一次长征 “柴油桶”事件引发品质革新 1988年,26岁的胡小良从打工的五金厂出来,带着3000元资本和2名员工创办北仑白峰坚固机械钣焊厂(永发集团前身),进入当时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保险箱制造行业。 初创阶段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因为买不起钢板,胡小良通过收购柴油桶、报废冰箱等废旧品,对废旧钢板改造后再利用,制造保险箱。 有一次,一批化工桶被当做柴油桶收进来,几个月后客户相继反映,保险箱出现生锈问题。 为对客户负责,胡小良决定用全新钢板制造的保险箱进行替换。 1991年9月,永发在上海设立办事处,这成为改变企业在大城市产品销售不利状况的突破口,次年凭借创新技术制造的“微动式警报”保险箱打入上海中百一店。 走过“次品事件”,永发成为国内民营企业中第一家全部采用全新钢板制造保险箱的企业,产品质量为重的理念深深融入企业血液中。 第二次长征 向高端保险箱(柜)制造领域转型 2006年,永发公司与德国一家企业合作开发ATM设备用于出口。在投入数千万元建造厂房购买设备后,德国方面却提出终止合作。永发进退两难。 当时,胡小良受央视《我的长征》影响,决定让企业走一回“长征行”。在这次活动中,永发确定了“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企业宗旨,及企业未来方向——开发ATM整机等高端保险箱(柜)。 2008年,永发枪柜服务北京奥运会;2009年,永发枪械柜服务于国庆阅兵仪式;2010年,《枪械保险柜》行业标准制定研讨会在永发集团召开;2013年,永发集团主起草的《枪支弹药专用保管箱》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得标准者得天下。”胡小良说,永发集团尝到了转型和技术创新带来的甜头。 第三次长征 经济新常态下打造全新商业模式 近几年,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总体增速放缓。如何使企业转变发展思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胡小良提出开展第二次“长征行”。 “永发-遵义”会议上,永发提出以成为“世界保险柜行业领航者”为目标,以“抓精神、促转型”为发展主旨,打造“4+2X”商业发展新模式。 “4”指“研发+创新+全网营销+高端服务”,2X以“战略联盟+资本运营”为核心内容。企业将进一步强化团队能力建设,并谋求在2020年前上市。以后每隔10年,永发都要走一次长征路。 目前永发产品涵盖12个系列,300多个品种。2015年,永发推出爱情保险箱产品,赋予产品更多的情感附加意义,希望改变大众心目中保险箱仅仅是一个柜的看法,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购买产品。 个性化系列保险箱产品研发和推广是永发未来几年发展重点之一,除爱情保险箱,目前推出的个性化产品还有财运保险箱,智慧保险箱等。 “经营企业本身是一次漫漫长征行,每一次转型发展也可以被认为是重走一次长征路。”胡小良说,在企业发展道路上,困难无法避免,但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收获胜利。(张明明 田佳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