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征迁330户 20天就完成签约327户
在杭州城市化的进程中,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杭州市、区房管部门的职责所在。由于各种原因,关于征迁,社会上一直存在不太好的印象,比如暴力强拆、钉子户、天价补偿等。
然而,杭州市房屋征迁却屡创佳绩。今年12月1日,房屋情况错综复杂、征迁难度非常大的笕桥老街正式启动签约。短短20天时间,330户住户已完成签约327户,签约率高达99%。
这个签约速度,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非常惊人的!
堪称杭州征迁有史以来情况最复杂(产权纠纷多、危房多、老人多等)的项目,为什么能够这么顺利?它的背后,是杭州市、区房管部门大量耐心细致的前期准备。文/张康康
见证笕桥兴衰的诸隆盛 还想再回来经营
笕桥,古称“茧桥”,镇以此得名。公元589年就形成了较大的居民点,这里有过摩肩接踵的热闹繁华,也有过日寇兵燹的惨痛记忆。
镇上的大户诸家,是笕桥老街兴衰的最好见证者。从清朝开始,诸家就在笕桥老街开设了诸隆盛产业,经营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沿街是店铺,后面是四合院。新中国成立前后,诸隆盛最鼎盛的时候,店铺开了差不多半条街,当时有诸半镇的说法。”诸家后人诸莉娟说。
一个多世纪来,诸隆盛繁育生存、辛勤耕耘,扎根于笕桥老街。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子孙开枝散叶,如今继续留守老街的,只有诸莉娟等三户人家。
对老街有着几十年深刻记忆的诸莉娟,面对征迁,自然十分不舍。“祖辈几代人都生活在这里,感情太深了。”诸莉娟说。
不过,她也知道,笕桥老街面貌实在是太差了。“街上有很多危旧房,一到下雨天,房子里面就会下小雨,住着也不安全。”诸莉娟说,虽然诸家房子不错,但征迁改造是民心工程,应该支持。
今年11月初,诸家把兄弟姐妹叫在一起,办了一次聚会,闲话家常。诸莉娟说,以后大家就很难再聚在一起了。
诸莉娟希望有一天能重回老街。“改造后的老街,如果有商铺出售,诸家能不能有优先购买权?”诸莉娟笑着问征收工作人员。
首次引入人民调解
专攻“问题住户”
诸家的顺利征迁,一方面得益于诸家的和气和教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征收工作人员的耐心沟通。
对接诸家、负责思想动迁的,是征收现场指挥部第三小组工作人员徐晓东。“诸家是笕桥的大户人家,居住条件不差。而且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三户人家共有4本房产证,并由多人共有,动迁的难度不小。”徐晓东。
对于最终成功动迁的秘诀,徐晓东归结为真诚与耐心。“不厌其烦地为住户讲解政策,量身制定利益最大化的补偿方案,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拉近住户们的心理距离。”徐晓东表示,与诸家的沟通,前前后后大概进行了四五十次。
在征迁过程中,像诸家这种家庭关系和睦的住户,其实还不算太难。困难最大的是那些产权共有人众多、家庭内部矛盾不小的住户。
因为征迁需要产权共有人意见统一才能进行,但这些家庭需求不一致,有的想要货币补偿,有的想要住房补偿,加上本来就存在矛盾,常常闹得不可开交,征迁也因此陷入僵局。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杭州市、区房管部门首次引入了人民调解,有效地推进了征迁工作。
“按照以前的做法,这种内部矛盾大的家庭,只能通过打官司的方式,耗时久。现在,由调解组提前介入,依法依理,耐心劝导引导,大大提高了效率。”征收调解组工作人员说。
打个比方,部分祖产房屋,有遗嘱,但有些子女不认可。这样的情况下,调解组就会请来对继承法熟悉的律师帮忙分析,并为住户制定各种征迁补偿方案。
产权纠纷多、危房多、老人多
笕桥老街征迁情况很复杂
实际上,笕桥老街房屋征迁,可以说是杭州有史以来情况最复杂的征迁项目。
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居住老年人多(75周岁以上202人)、产权纠纷多(85户)、沿街商铺多(136家)、单位自管房多(95户)、危房建筑多(161幢)、无证房产多(56户)、证外面积多(约2万平方米)和拆迁次数多(此前有4次小范围拆迁)。
这些都为征迁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备注:这次进行签约的是330户住户)。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复杂情况,即使放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非常少见的。
面对难题,杭州市、区房管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今年3月,房管部门就启动了前期摸底调查——收集住户户籍信息、房产证、土地证等资料,对住户建立一户一档,并开展房屋测绘核对。
5月,启动房屋调查公告;8月,公示调查结果;9月,进行补偿方案征求意见公示;10月,发布征收决定;12月,启动签约。
在这个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就是市、区房管部门工作人员,与住户成百上千次地沟通和交流。据介绍,通过召开座谈会、异议受理、入户走访等形式,房管部门共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
房源充足补偿标准高
解决住户后顾之忧
笕桥老街原住户被征迁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解决居住问题。
为方便被征收户解决居住问题,本次征收提供了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实物安置)两种方式。其中,货币补偿方式的补偿标准从高。
根据规定,被征收户选择货币补偿的,由征收部门在按评估价格对被征收住宅房屋给予补偿的基础上,再按评估价值的20%给予货币补贴,同时按房屋价值的10%预发购房奖励。被征收住宅房屋建筑面积不足48平方米的,评估价值按照48平方米建筑面积给予补偿。
被征收户如果按期搬迁,且在领取货币补偿款之日起12个月内购买住宅房屋的,还可再领取12%奖励。也就是说,一套被征收房屋最高可获得142%的货币补偿。
实物安置方面,提供了约565套现房安置房源,大大超过了被征收住户数量,选择余地很大。
安置房源在笕桥老街附近有景洲公寓、景翠公寓,市区范围内有三里新城、三里家园和濮家新村,距离远一些,则有九堡的金雅苑、东华苑,下沙的景冉佳园,城北的景致公寓。户型面积范围也很大,从45到155平方米不等。另外,按照规定,选择现房安置的,采取保底安置——不低于48平方米。
考虑到老年人较多,过渡期租住困难较大,本次征收针对老年人住户,还额外给予了2万元/户的补贴。
2016年杭州市完成
核发征收决定24件
杭州作为一个迈向一线城市的发展中大城市,征迁工作自然少不了,笕桥老街只是近年来征迁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6年杭州市国有土地上共核发征收决定24件,包括上城区11件、下城区1件、拱墅区1件、江干区5件、余杭区3件、临安市2件、淳安县1件,涉及住户3363户,建筑面积约67.57万平方米。
其中,下城区集中力量,全面完成白鹿鞋城、地铁二号线凤起路站、建国路站等重点项目,有效保障项目建设;江干区在常青夕照区块改造项目中创下了6天完成全部签约的“常青速度”,并在笕桥历史街区项目推进中继续发力;上城区紧盯目标,落实责任,高效推进望江地块等重点项目进展,超额完成年度征迁任务指标;西湖区全面攻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改扩建项目这一历时13年之久的拆迁难题;滨江区在征迁过程中,实现峰会“应急工程”水电社区项目全面清零。
同时,杭州市、区房管部门在做好征迁项目“清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安置工作,全年累计安置5761户。其中,货币安置2937户,有效保障了征迁户的利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
附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主要程序流程:
项目列入本年度房屋征收计划
征收申请人提供的发改、规划、国有部门有关证明资料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专项规划
暂停办理交易登记等相关手续,并对拟征收房屋进行调查登记
拟定征收补偿方案,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征求公众意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在征收范围内公布
选定房地产评估机构对被征收房屋进行评估
与被征收人进行签约
货币安置或现房期房安置
腾空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