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9:快理财·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许家印再次出手? 万科A昨惊现121亿大宗交易
选购电视:一场关于时间的战争
浙商精英期货擂台赛
福彩双色球 福彩3D
福彩“15选5”“刮刮乐”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选购电视:一场关于时间的战争
2016-11-30

评论

文/梁应杰

朋友小A最近因为装修选电视的事和长辈起了争执,他想买一台小米或者乐视这样的互联网电视,他爸执意要选择索尼、东芝这样的老品牌,两人铆足劲也没能说服对方,小A一气之下甩出三个字:“老顽固”。

如果放在前些年,小A绝对不会在一台电视上纠结那么长时间。他家客厅原来有台背投电视,只在吃饭的时候打开,为了听听声响。吃完饭爸妈进卧室看电视,小A在iPad上看剧。

买电视,小A想的是在更大的屏幕上看自己喜欢的剧,享受更好的视听体验。这个简单的诉求正在主导一场革命,让客厅重新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

对于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小米、乐视们来说,满足这一需求就能从用户手里抢到最重要的资源:时间。年轻人的一天有24小时,除去睡觉、吃饭、工作外,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了移动终端上,而电视看上去是唯一能跟移动终端争抢用户时间的产品。

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瓦解了传统的广电、广播和纸质媒体的渠道优势。在这轮“客厅革命”中,原先处于主导地位的广电似乎处于弱势。年报信息显示,10家A股上市的广电企业中有6家去年的利润呈现负增长。

这也使得去年华数传媒净利润同比39.03%的增长有些抢眼,似乎也印证了业内人士对它的评价:“华数传媒是广电气质最淡的一家公司”——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在2014年,当时华数与阿里巴巴走到一起,很多人好奇国有背景的华数和国内思维最活跃的一家民企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事实证明,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找个互联网合作伙伴不是什么坏事。这些年,华数非但没有被互联网瓦解原有的渠道优势,反倒借助互联网和广电网的融合,实现了产品的连续升级。

浙江省外的人认识华数,一定程度上与“三网融合”有关,这个概念所描绘的场景和眼下的智能电视如出一辙。2004年,华数首创互动式数字电视,推出世界首款广播与交互合一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并海量融合数字化内容、应用,有力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被誉为我国广电数字化发展的“杭州模式”。

很快,华数用户都知道了“互动电视”,不仅频道更多,还可以点播、回放,甚至抢红包。用户从有线时代“被动”看电视,渐渐有了主动权。在之后的2007年,华数在全国首创了高清数字电视点播服务。2008年,首创了“融合数字电视、互联网、通信网”支持的“全媒体”服务,将数字电视拓展到“新网络、新通信、新传媒、新信息应用”的数字化产业发展领域,形成了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使华数的“三网融合”新业态走在了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华数用户构成中,数字电视拥有近3000万的用户量,互联网电视用户占到了1亿,手机端产品用户超过5600万。

事实上,无论对于传统电视渠道,还是互联网渠道,华数拥有的用户量都相当可观。摆在华数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维护好他们,并且通过这一优势合理商业化。

从竞争优势看,与小米、乐视这些电视行业搅局者仅在价格和内容上做文章不同,华数具备互联网电视不具备的“广电网”,在数据传输上更快、更稳定。比如,在4K内容的推广上,互联网电视的4K收看体验普遍受制于网速,而下月华数将在杭州投入4K智能机顶盒,同步上线4K专区,有效保证播放的流畅性。

这两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华数集团董事长王健儿始终非常忙碌,忙碌过后就有新的功能出现在华数电视上。去年,他们和微医集团合作,把“远程医疗”搬到电视上。前不久,他们和绿城合作,在电视上打造“智慧社区”,把安防、医疗、教育等功能搬到电视上。

从满足“看电视”的需求,到提供“用电视”的产品,华数赋予了电视用户更多选择权。在华数的布局下,智能电视越来越像智能手机,并且慢慢成了智慧家庭的控制终端,也为基于大数据的商业化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愈加成熟的华数开始逐渐向公众展现它的雄心和设想。当众多竞争对手还在大谈“三网融合”时,王健儿已经拿着一张智能化新广电网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基于手里的“智能化新网络”开始了“服务化新媒体”的探索。

从这点来说,小A和他爹的争论有点“跑偏”了,与选择哪款电视相比,选择哪家的电视服务要重要得多。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选购电视:一场关于时间的战争
2016-11-30

评论

文/梁应杰

朋友小A最近因为装修选电视的事和长辈起了争执,他想买一台小米或者乐视这样的互联网电视,他爸执意要选择索尼、东芝这样的老品牌,两人铆足劲也没能说服对方,小A一气之下甩出三个字:“老顽固”。

如果放在前些年,小A绝对不会在一台电视上纠结那么长时间。他家客厅原来有台背投电视,只在吃饭的时候打开,为了听听声响。吃完饭爸妈进卧室看电视,小A在iPad上看剧。

买电视,小A想的是在更大的屏幕上看自己喜欢的剧,享受更好的视听体验。这个简单的诉求正在主导一场革命,让客厅重新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

对于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小米、乐视们来说,满足这一需求就能从用户手里抢到最重要的资源:时间。年轻人的一天有24小时,除去睡觉、吃饭、工作外,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了移动终端上,而电视看上去是唯一能跟移动终端争抢用户时间的产品。

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瓦解了传统的广电、广播和纸质媒体的渠道优势。在这轮“客厅革命”中,原先处于主导地位的广电似乎处于弱势。年报信息显示,10家A股上市的广电企业中有6家去年的利润呈现负增长。

这也使得去年华数传媒净利润同比39.03%的增长有些抢眼,似乎也印证了业内人士对它的评价:“华数传媒是广电气质最淡的一家公司”——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在2014年,当时华数与阿里巴巴走到一起,很多人好奇国有背景的华数和国内思维最活跃的一家民企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事实证明,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找个互联网合作伙伴不是什么坏事。这些年,华数非但没有被互联网瓦解原有的渠道优势,反倒借助互联网和广电网的融合,实现了产品的连续升级。

浙江省外的人认识华数,一定程度上与“三网融合”有关,这个概念所描绘的场景和眼下的智能电视如出一辙。2004年,华数首创互动式数字电视,推出世界首款广播与交互合一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并海量融合数字化内容、应用,有力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被誉为我国广电数字化发展的“杭州模式”。

很快,华数用户都知道了“互动电视”,不仅频道更多,还可以点播、回放,甚至抢红包。用户从有线时代“被动”看电视,渐渐有了主动权。在之后的2007年,华数在全国首创了高清数字电视点播服务。2008年,首创了“融合数字电视、互联网、通信网”支持的“全媒体”服务,将数字电视拓展到“新网络、新通信、新传媒、新信息应用”的数字化产业发展领域,形成了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使华数的“三网融合”新业态走在了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华数用户构成中,数字电视拥有近3000万的用户量,互联网电视用户占到了1亿,手机端产品用户超过5600万。

事实上,无论对于传统电视渠道,还是互联网渠道,华数拥有的用户量都相当可观。摆在华数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维护好他们,并且通过这一优势合理商业化。

从竞争优势看,与小米、乐视这些电视行业搅局者仅在价格和内容上做文章不同,华数具备互联网电视不具备的“广电网”,在数据传输上更快、更稳定。比如,在4K内容的推广上,互联网电视的4K收看体验普遍受制于网速,而下月华数将在杭州投入4K智能机顶盒,同步上线4K专区,有效保证播放的流畅性。

这两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华数集团董事长王健儿始终非常忙碌,忙碌过后就有新的功能出现在华数电视上。去年,他们和微医集团合作,把“远程医疗”搬到电视上。前不久,他们和绿城合作,在电视上打造“智慧社区”,把安防、医疗、教育等功能搬到电视上。

从满足“看电视”的需求,到提供“用电视”的产品,华数赋予了电视用户更多选择权。在华数的布局下,智能电视越来越像智能手机,并且慢慢成了智慧家庭的控制终端,也为基于大数据的商业化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愈加成熟的华数开始逐渐向公众展现它的雄心和设想。当众多竞争对手还在大谈“三网融合”时,王健儿已经拿着一张智能化新广电网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基于手里的“智能化新网络”开始了“服务化新媒体”的探索。

从这点来说,小A和他爹的争论有点“跑偏”了,与选择哪款电视相比,选择哪家的电视服务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