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标?不画 义工?不要 跑友点赞:“自导航”的新玩法既环保又有趣 本报讯 沿途不设路标,也没有义工指引,参赛选手一路都靠手机里提前下载的一个App软件自己导航跑完25公里的山路……这样的比赛,你听说过吗? 昨天上午8点,由嗨跑体育举办的一场与众不同的山地越野赛,在位于杭州龙井路的西院1号发枪。经过6小时的比赛,100名选手都安全回到终点。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自导航”的越野赛,但选手们都对这种新玩法点赞。 后勤保障太细致 反而失去越野跑强调自然奔跑的初衷 为降低风险,越野赛的主办方往往会在后勤保障上下足功夫,沿途尽可能多地设置明显的路标,还会安排义工沿途指引。这样做当然没有错,毕竟在山里跑越野赛是很容易迷路的,特别是那些第一次到这里跑步的人,充足的后勤保障可以保证选手的安全。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一些主办方会为了设置明显的路标,在赛事沿途的石头、台阶或树上喷红漆。就在几天前,杭州西湖群山上就发生过类似的破坏环境事件。 昨天的这场越野赛,全程不设路标,组委会在赛前一周公布赛事轨迹图,提前三天网络教授选手如何使用手机软件进行导航,现场还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检查选手的前期准备工作。出发后,选手按照手机里下载的路线图跑,沿途必须找到提前设置的5个打卡点才算成绩有效。虽然有点类似于开车使用手机导航,但对于选手的方向感和识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有些自导航能力差的选手会出现跑错路的情况。所以,跑得快的同时,还得跑得聪明。 “过于丰富的赛道补给、过于周到的后勤保障……国内越野跑越来越趋于保姆式服务,选手对组委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而失去了越野跑强调自然奔跑的初衷。”跑友陈伟国非常喜欢这种新玩法,“另外,作为在山林中奔跑的越野赛,不像马拉松赛那样可以很及时地清理比赛所造成的垃圾,容易造成山林污染,这种自导航的越野赛宣扬了健康环保的观念。” 自助式越野跑 快慢差距缩小增加了选手间的互动性 经常参加杭州各种越野赛事的董雷认为,这种自带补给自己找路的自助式越野跑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而且在无形中增加了跑友之间的互动交流。 “有路标和引导员的比赛,大家一般都是埋头向前跑,超越跑友时也只是互相打个招呼而已。”董磊说,“这次的自助式越野跑就不一样了,比赛中走错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自助导航的App就会及时发出提醒,选手们都能及时折返重新找到正确的路。跑得越快的人往往错得越多,快慢之间的差距无形中就缩短了,跑友间相互遇见的几率也就增大了。因为要讨论路线的方向是否正确,大家相互交流的机会也就多了,结伴同行赛后还成了好朋友。” 这次比赛的导航软件还有组队功能,所有选手在手机上不光能清楚看到自己所处位置,还能看到其他人的所在。“自助式越野跑不需要任何路标和指引,对环境伤害基本降到零。”举办方把节省下的人力和物力转化成了赛后丰盛的自助餐和一件贴心温暖的完赛服,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董磊等很多跑友的高度认可。如果说缺憾,董磊认为也是有的——对于追求成绩和名次的选手来说,在山上快速奔跑的同时不停拿出手机来看路径是一个安全隐患。 通讯员 赵颖 记者 沈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