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1:我在现场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当地中国同胞告诉快报记者: “只有中国使领馆是专门包机来接人的!”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地中国同胞告诉快报记者: “只有中国使领馆是专门包机来接人的!”
2016-11-17
地震灾区的钱小姐给本报发来图片:我们吃到龙虾啦。
11月15日下午,中国游客乘坐中国使领馆租用的直升机抵达安全地带。新华社图
当地水产公司捐赠的龙虾正在下锅。

新西兰7.8级地震

125名中国游客坐五架直升机安全转移

不管新闻是远是近

快报总有人在现场

16日,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研究所把先前发生在南岛中部地区的地震震级由7.5级调整为7.8级,并将这一地震正式命名为凯伊库拉地震。

当地时间14日零时2分(北京时间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发生地震,造成两人死亡。距离震中较近的小镇凯伊库拉主要道路出现塌方、滑坡及道路裂缝等情况,成为“孤城”。地震可能导致了10万起滑坡,破坏力巨大。

当天,中国驻新西兰总领馆接到消息后,迅速反应,租用直升机前往凯伊库拉救助中国游客。不仅中国网友点赞,还引来外国网友羡慕。

中国驻新西兰总领馆反应很快

只有中国使领馆是专门包机来接人的

凯伊库拉,在新西兰毛利语中意为“吃龙虾”,是一个受众多外国游客青睐的龙虾小镇。这里还是赏鲸的绝佳地点。镇中心主街不过100米长,每到旅游旺季常常人满为患。

14日凌晨,地震发生,让这座海滨小镇沦陷为“孤城”。一条风光秀美、地势险峻的沿海公路,是进出凯伊库拉的必经之路,但这条公路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目前处于封路状态。

当天,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接到消息后,立即租借直升机前往救助中国游客。第一批被救出的游客,是老人和孩子,最小的孩子只有5岁。

昨晚,快报记者联系到了在凯伊库拉生活了5年的钱露研。钱小姐来自江苏苏州,在凯伊库拉开了两家餐馆、一家小型旅店。她说,地震发生后,有房屋受损,但当地居民相对平静。

钱小姐给当天中国总领馆工作人员的表现点赞。她说,当天,只听到直升机飞来飞去。地震发生两小时后,新西兰政府就派直升机,来察看是否发生海啸以及当地伤亡情况。不过,只有中国使领馆是专门包机来接游客的。而且,中国方面租用的直升机一早就来了。随后,新西兰政府才陆陆续续安排救援。

意大利中国女婿坐中国专机离开震区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总共租借5架直升机,有序撤离中国游客。

中国游客李薇与意大利籍丈夫是最后一批由中国领馆协助撤出的游客,她的丈夫也是唯一一名由中国政府安全转移的外籍人士。

李薇说,她看到当地还有很多其他国家游客没能离开,“中国政府是唯一组织安全转移公民的外国政府,这一点让我感到安心”。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副总领事李昕说,整个撤离进程比较顺利,并得到当地热心民众的帮助。有一些中国游客被当地民众开车送到集结点。

李昕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短时间内找到所有中国游客。除了医院和安置点,他们还走访了很多街道,寻找中国游客。

截至15日下午,125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转移。

网友留言

在社交网站上,不少外国网友也为中国迅速撤离游客点赞。

新西兰网友@Nick Winstone:这听起来就像史诗大片!

日本网友@斋藤完治:中国政府租用直升机疏散中国游客,日本政府能做到这分上吗?

泰国网友@Bowlbo Rukkanca:中国政府只用了一天半就疏散了所有中国人。这些中国游客还不需要付钱。这让我看到了国家之间的差距……

地震震高海床 满地都是海鲜

当地居民给本报发来照片 吃的都是龙虾、鲍鱼啊

由于地震导致海床抬升,凯伊库拉南部沃德海滩附近,数以千计的鲍鱼、龙虾和鱼类遭太阳暴晒。因此,凯伊库拉居民和志愿者组织起来,试图将地震对当地渔业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

当地鲍鱼产业协会组织主席斯多姆·斯坦利说,救鲍鱼也要讲究科学。这些鲍鱼在不受打扰、凉爽的环境下,能存活数日。

“我们不希望几千人蜂拥到海滩上,用螺丝刀或刀子把鲍鱼撬下来后扔回大海里,这样只会把它们害死。”斯坦利说,“如果你想转移鲍鱼,就应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岩石上取下来,放回海里的岩石。”协会的建议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

凯伊库拉当地居民安娜·莱德蒙德说:“难以想象,海床升高了这么多。我们把很多困在水塘里的小龙虾和小鱼放归海里。”当地海床普遍被抬升一米,有的地方被抬升两米。

一家渔业公司老板崔佛·布克哈特说,新的海岸环境不适合鲍鱼生存。“当我和别人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去救这些海鲜。”

由于运输受阻,海鲜无法外运。当地水产公司Ngai Tahu为灾民捐赠1.5吨龙虾作为食物供应。当地居民钱小姐还给本报记者发来照片,救济餐是各类海鲜,以龙虾为主。钱小姐说,她的朋友去海边抢救鲍鱼,“鲍鱼大概有手掌这么大”。本报综合报道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当地中国同胞告诉快报记者: “只有中国使领馆是专门包机来接人的!”
2016-11-17
地震灾区的钱小姐给本报发来图片:我们吃到龙虾啦。
11月15日下午,中国游客乘坐中国使领馆租用的直升机抵达安全地带。新华社图
当地水产公司捐赠的龙虾正在下锅。

新西兰7.8级地震

125名中国游客坐五架直升机安全转移

不管新闻是远是近

快报总有人在现场

16日,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研究所把先前发生在南岛中部地区的地震震级由7.5级调整为7.8级,并将这一地震正式命名为凯伊库拉地震。

当地时间14日零时2分(北京时间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发生地震,造成两人死亡。距离震中较近的小镇凯伊库拉主要道路出现塌方、滑坡及道路裂缝等情况,成为“孤城”。地震可能导致了10万起滑坡,破坏力巨大。

当天,中国驻新西兰总领馆接到消息后,迅速反应,租用直升机前往凯伊库拉救助中国游客。不仅中国网友点赞,还引来外国网友羡慕。

中国驻新西兰总领馆反应很快

只有中国使领馆是专门包机来接人的

凯伊库拉,在新西兰毛利语中意为“吃龙虾”,是一个受众多外国游客青睐的龙虾小镇。这里还是赏鲸的绝佳地点。镇中心主街不过100米长,每到旅游旺季常常人满为患。

14日凌晨,地震发生,让这座海滨小镇沦陷为“孤城”。一条风光秀美、地势险峻的沿海公路,是进出凯伊库拉的必经之路,但这条公路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目前处于封路状态。

当天,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接到消息后,立即租借直升机前往救助中国游客。第一批被救出的游客,是老人和孩子,最小的孩子只有5岁。

昨晚,快报记者联系到了在凯伊库拉生活了5年的钱露研。钱小姐来自江苏苏州,在凯伊库拉开了两家餐馆、一家小型旅店。她说,地震发生后,有房屋受损,但当地居民相对平静。

钱小姐给当天中国总领馆工作人员的表现点赞。她说,当天,只听到直升机飞来飞去。地震发生两小时后,新西兰政府就派直升机,来察看是否发生海啸以及当地伤亡情况。不过,只有中国使领馆是专门包机来接游客的。而且,中国方面租用的直升机一早就来了。随后,新西兰政府才陆陆续续安排救援。

意大利中国女婿坐中国专机离开震区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总共租借5架直升机,有序撤离中国游客。

中国游客李薇与意大利籍丈夫是最后一批由中国领馆协助撤出的游客,她的丈夫也是唯一一名由中国政府安全转移的外籍人士。

李薇说,她看到当地还有很多其他国家游客没能离开,“中国政府是唯一组织安全转移公民的外国政府,这一点让我感到安心”。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副总领事李昕说,整个撤离进程比较顺利,并得到当地热心民众的帮助。有一些中国游客被当地民众开车送到集结点。

李昕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短时间内找到所有中国游客。除了医院和安置点,他们还走访了很多街道,寻找中国游客。

截至15日下午,125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转移。

网友留言

在社交网站上,不少外国网友也为中国迅速撤离游客点赞。

新西兰网友@Nick Winstone:这听起来就像史诗大片!

日本网友@斋藤完治:中国政府租用直升机疏散中国游客,日本政府能做到这分上吗?

泰国网友@Bowlbo Rukkanca:中国政府只用了一天半就疏散了所有中国人。这些中国游客还不需要付钱。这让我看到了国家之间的差距……

地震震高海床 满地都是海鲜

当地居民给本报发来照片 吃的都是龙虾、鲍鱼啊

由于地震导致海床抬升,凯伊库拉南部沃德海滩附近,数以千计的鲍鱼、龙虾和鱼类遭太阳暴晒。因此,凯伊库拉居民和志愿者组织起来,试图将地震对当地渔业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

当地鲍鱼产业协会组织主席斯多姆·斯坦利说,救鲍鱼也要讲究科学。这些鲍鱼在不受打扰、凉爽的环境下,能存活数日。

“我们不希望几千人蜂拥到海滩上,用螺丝刀或刀子把鲍鱼撬下来后扔回大海里,这样只会把它们害死。”斯坦利说,“如果你想转移鲍鱼,就应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岩石上取下来,放回海里的岩石。”协会的建议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

凯伊库拉当地居民安娜·莱德蒙德说:“难以想象,海床升高了这么多。我们把很多困在水塘里的小龙虾和小鱼放归海里。”当地海床普遍被抬升一米,有的地方被抬升两米。

一家渔业公司老板崔佛·布克哈特说,新的海岸环境不适合鲍鱼生存。“当我和别人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去救这些海鲜。”

由于运输受阻,海鲜无法外运。当地水产公司Ngai Tahu为灾民捐赠1.5吨龙虾作为食物供应。当地居民钱小姐还给本报记者发来照片,救济餐是各类海鲜,以龙虾为主。钱小姐说,她的朋友去海边抢救鲍鱼,“鲍鱼大概有手掌这么大”。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