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3:中国和世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杨秀珠劝返纪实
都市旅游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杨秀珠劝返纪实
2016-11-17

上接A12版

逃亡13年逐步陷入无钱可花、无人可靠、无路可逃的境地

出逃路线:新加坡-美国-荷兰-美国

2003年4月20日,杨秀珠携女儿女婿登上经由香港前往新加坡的航班,开始了13个年头的逃亡。

杨秀珠的第一站是新加坡。新华社前驻新加坡记者陈济朋说,新加坡华人多、没有语言障碍,在这里,杨秀珠可能认为自己能很好地隐匿身份,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良“跳板”。

然而媒体报道称,杨秀珠一到新加坡即受到黑社会敲诈。她通过自己在新加坡的亲友买了前往美国的机票,抵新数日后即逃离。

媒体报道称,杨秀珠通过亲戚在纽约利用赃款购买房产,逃到美国后在纽约做起了“包租婆”。但2003年6月,当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红色通缉令后,杨秀珠几度辗转,再次出逃,第三站选择了荷兰。据报道,杨秀珠逃到荷兰后,最后藏身于鹿特丹市一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惶惶不可终日。被捕前,她时常一个人绝望地哭泣。当2005年5月荷兰警察对其实施拘捕后,她的情绪反而平静下来。

中纪委国际合作局表示,杨秀珠在荷兰请求政治避难遭到拒绝,在即将被遣返中国前夕,于2014年5月逃离了荷兰的拘禁。

新华社驻荷兰海牙记者刘芳介绍说,尽管杨秀珠在荷兰待了很多年,但她的行踪较为隐秘,荷兰官方也没有公开相关信息,知情人也不多或并不愿透露相关情况,而她之所以选择荷兰或许也同荷兰的法律环境“宽松”关系不大,“她持申根签证,可在抵达相关国家(不确定是否是荷兰)后,自由移动”,至于她后来是如何逃到加拿大的,还没有更多信息。

据报道,逃离荷兰后,杨秀珠从加拿大坐火车入境美国。中国通过双边的执法合作联络小组向美方提供了相关信息。美国于去年6月将她拘押。杨秀珠所使用的护照属于另一荷兰籍华人,上面是她自己的照片。

新华社驻旧金山记者徐勇分析,虽然现在尚无法得知杨秀珠是如何从荷兰逃到加拿大的,但她陆路从加拿大前往美国,以逃避机场严密的检查,使用别人的护照,幻想逃过指纹和虹膜的身份鉴定,明显抱有侥幸心理。

据公安部统计,外逃人员在策划外逃时,伪造身份、转移财产、亲属移民等是其主要手段。

劝返纪实:杨秀珠陷入无钱可花、

无人可靠、无路可逃的境地

2003年6月16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受贿罪立案侦查,批捕杨秀珠,并于7月22日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2005年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将杨秀珠列为境外缉捕的重点对象,直接督办此案。

应中方请求,法国和荷兰都曾驳回杨秀珠的避难申请。在欧洲逍遥法外的黄粱美梦破碎了,而美国也并非是幻想中的“避罪天堂”。

2014年5月,杨秀珠持假护照逃往美国纽约。美方接到中方提出的司法协助请求后,遂将其逮捕并羁押。同年12月,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简称JLG)第12次全会上,中美双方将杨秀珠案确定为头号追逃案件,专人专班,集中资源突破。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中美双方共同对杨在美涉嫌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2014年7月,羁押在狱的杨秀珠向美国政府提出避难申请,案件移送移民法庭审理。在美国,申请避难需要经过三级审核,走完程序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这意味着杨可以借此拖延时间,进而实现长期滞留美国的目的。

面对棘手、复杂的案情,中央及省级追逃办的同志最终确定“劝返、遣返、异地追诉”三管齐下、以劝返为主的追逃策略。国内后方通过亲属对其进行劝谈教育,向其传递中方追逃追赃的坚定决心,前方外交部驻美使领馆的领事多次探视杨秀珠,坚持做其思想工作。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杨秀珠案国内重要涉案人,尤其是为其转移赃款的违法犯罪人员,国外则对杨秀珠涉案资产发现一起、冻结一起。杨秀珠陷入了无钱可花、无人可靠、无路可逃的境地,“死也要死在美国”的顽固心理逐渐被瓦解,这为推进劝返工作打下基础。

去年4月,中央追逃办集中曝光国际刑警组织已发布红色通缉令的100名涉嫌犯罪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员等,杨秀珠作为“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无疑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

去年9月18日,杨秀珠的弟弟杨进军被美国警方遣返,对杨秀珠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由于长期牢狱生活困苦不堪、避难请求丝毫无望、落叶归根的念头日渐浓厚,今年7月11日,杨秀珠请求美方撤销避难申请,正式提出愿意回国自首,“无条件回国接受法律惩处”。8月美国移民法庭裁决同意杨秀珠撤销避难申请,并当庭判发遣返令。

9月,中美JLG反腐败工作组第十一次会议在美举行,中美双方就杨秀珠归案形成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就杨回国投案自首相关安排达成初步共识。

11月16日,一架从美国达拉斯飞来的AA263次航班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至此,杨秀珠归案尘埃落定。

记者 甘凌峰 综合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杨秀珠劝返纪实
2016-11-17

上接A12版

逃亡13年逐步陷入无钱可花、无人可靠、无路可逃的境地

出逃路线:新加坡-美国-荷兰-美国

2003年4月20日,杨秀珠携女儿女婿登上经由香港前往新加坡的航班,开始了13个年头的逃亡。

杨秀珠的第一站是新加坡。新华社前驻新加坡记者陈济朋说,新加坡华人多、没有语言障碍,在这里,杨秀珠可能认为自己能很好地隐匿身份,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良“跳板”。

然而媒体报道称,杨秀珠一到新加坡即受到黑社会敲诈。她通过自己在新加坡的亲友买了前往美国的机票,抵新数日后即逃离。

媒体报道称,杨秀珠通过亲戚在纽约利用赃款购买房产,逃到美国后在纽约做起了“包租婆”。但2003年6月,当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红色通缉令后,杨秀珠几度辗转,再次出逃,第三站选择了荷兰。据报道,杨秀珠逃到荷兰后,最后藏身于鹿特丹市一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惶惶不可终日。被捕前,她时常一个人绝望地哭泣。当2005年5月荷兰警察对其实施拘捕后,她的情绪反而平静下来。

中纪委国际合作局表示,杨秀珠在荷兰请求政治避难遭到拒绝,在即将被遣返中国前夕,于2014年5月逃离了荷兰的拘禁。

新华社驻荷兰海牙记者刘芳介绍说,尽管杨秀珠在荷兰待了很多年,但她的行踪较为隐秘,荷兰官方也没有公开相关信息,知情人也不多或并不愿透露相关情况,而她之所以选择荷兰或许也同荷兰的法律环境“宽松”关系不大,“她持申根签证,可在抵达相关国家(不确定是否是荷兰)后,自由移动”,至于她后来是如何逃到加拿大的,还没有更多信息。

据报道,逃离荷兰后,杨秀珠从加拿大坐火车入境美国。中国通过双边的执法合作联络小组向美方提供了相关信息。美国于去年6月将她拘押。杨秀珠所使用的护照属于另一荷兰籍华人,上面是她自己的照片。

新华社驻旧金山记者徐勇分析,虽然现在尚无法得知杨秀珠是如何从荷兰逃到加拿大的,但她陆路从加拿大前往美国,以逃避机场严密的检查,使用别人的护照,幻想逃过指纹和虹膜的身份鉴定,明显抱有侥幸心理。

据公安部统计,外逃人员在策划外逃时,伪造身份、转移财产、亲属移民等是其主要手段。

劝返纪实:杨秀珠陷入无钱可花、

无人可靠、无路可逃的境地

2003年6月16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受贿罪立案侦查,批捕杨秀珠,并于7月22日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2005年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将杨秀珠列为境外缉捕的重点对象,直接督办此案。

应中方请求,法国和荷兰都曾驳回杨秀珠的避难申请。在欧洲逍遥法外的黄粱美梦破碎了,而美国也并非是幻想中的“避罪天堂”。

2014年5月,杨秀珠持假护照逃往美国纽约。美方接到中方提出的司法协助请求后,遂将其逮捕并羁押。同年12月,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简称JLG)第12次全会上,中美双方将杨秀珠案确定为头号追逃案件,专人专班,集中资源突破。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中美双方共同对杨在美涉嫌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2014年7月,羁押在狱的杨秀珠向美国政府提出避难申请,案件移送移民法庭审理。在美国,申请避难需要经过三级审核,走完程序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这意味着杨可以借此拖延时间,进而实现长期滞留美国的目的。

面对棘手、复杂的案情,中央及省级追逃办的同志最终确定“劝返、遣返、异地追诉”三管齐下、以劝返为主的追逃策略。国内后方通过亲属对其进行劝谈教育,向其传递中方追逃追赃的坚定决心,前方外交部驻美使领馆的领事多次探视杨秀珠,坚持做其思想工作。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杨秀珠案国内重要涉案人,尤其是为其转移赃款的违法犯罪人员,国外则对杨秀珠涉案资产发现一起、冻结一起。杨秀珠陷入了无钱可花、无人可靠、无路可逃的境地,“死也要死在美国”的顽固心理逐渐被瓦解,这为推进劝返工作打下基础。

去年4月,中央追逃办集中曝光国际刑警组织已发布红色通缉令的100名涉嫌犯罪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员等,杨秀珠作为“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无疑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

去年9月18日,杨秀珠的弟弟杨进军被美国警方遣返,对杨秀珠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由于长期牢狱生活困苦不堪、避难请求丝毫无望、落叶归根的念头日渐浓厚,今年7月11日,杨秀珠请求美方撤销避难申请,正式提出愿意回国自首,“无条件回国接受法律惩处”。8月美国移民法庭裁决同意杨秀珠撤销避难申请,并当庭判发遣返令。

9月,中美JLG反腐败工作组第十一次会议在美举行,中美双方就杨秀珠归案形成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就杨回国投案自首相关安排达成初步共识。

11月16日,一架从美国达拉斯飞来的AA263次航班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至此,杨秀珠归案尘埃落定。

记者 甘凌峰 综合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