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8: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走过40年的万事利要上市了!
万事利大事记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过40年的万事利要上市了!
2016-11-11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与公司设计团队

丝绸早已不只是种面料 它更是文化载体

首轮融资2亿元 首批战略投资者都有谁?

记者 王潇潇

做了40年丝绸的杭州老牌丝绸企业万事利要上市了。

11月10日,万事利集团旗下专注丝绸文化创意产业的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有限公司召开发布会,宣布引入浙江浙商产业投资基金、万向三农集团、浙江国俊、杭州盈思投资、浙江华媒投资、深圳卓元晋嘉投资、张家林、陈曙华、杭州乐世利投资等多家战略投资者,正式启动境内上市计划,首轮融资规模逾2亿元人民币。这是万事利引进的首批战略投资者。

后G20时代 品牌效应充分释放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说,万事利上市的计划早在三四年前就萌生了。

1975年由沈爱琴创办的杭州笕桥绸厂(万事利前身),只是一家乡镇企业,前期布局多元化经营战略,巅峰时期旗下有30多家纺织类子公司。

这些企业,有些是传统制造型的企业,不盈利反倒亏钱,有些是伴随着高污染的印染企业,有些做纯贸易的,和丝绸产业没有任何关系。三四年前痛下决心,通过改制、关停、转让等方式,对这些非丝绸类的企业进行剥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花了我们2年多时间。”李建华说。

此后,万事利一直在转型升级,再造丝绸商业模式、探索新的丝绸之路,直到近两年才慢慢成熟,形成了以团购为主,零售为辅,线上线下联动的商业模式。

“后G20时代,万事利的品牌效应得到了充分释放。万事利推出的相关丝巾、手包等产品,一个多月时间销量超过10万件,平时随买随提的产品开始供不应求。我们认为,时机到了!”李建华说。

丝绸生产转型丝绸文化创意

在昨天发布会上,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说,她十分注重金融与资本的创新力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强劲推动力,并期望这股力量能够为传统丝绸产业注入全新活力。她认为,传统企业用金融概念去思考发展方向要成为新常态。未来万事利将与战略投资者着眼于丝绸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发展趋势,在渠道拓展、市场挖掘、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开展深入且广泛合作。

“丝绸早已不只是一种面料,更是文化的载体。万事利迄今走过40年,近10年一直在谋求转型升级——从传统的丝绸生产到丝绸文化创意的突破。”李建华说。

此前,万事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丝绸主业上,并不断地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华丝绸文化,将丝绸与文化创意、高科技相结合,在传统丝绸面料、丝绸服饰产业基础上,拓展研发出丝绸文化礼品、丝绸艺术装饰及丝绸艺术品三大创新领域。

“用一句话总结——‘传统丝绸+移动互联+文化创意+高科技=丝绸经典产业’的转型升级‘新丝路’”。李建华说。

目前万事利汇集了来自香港、法国及自主设计师团队100多人,涉及十多个丝绸文化创意产品门类开发,依托丝绸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实力,每年个性化新产品设计量达3000多项,成功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北京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等多个世界级盛会提供过丝绸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生产服务。

现在,万事利的高端丝织品被陆续摆上杭州大厦、北京翠微百货等国内高端商场,与奢侈品为邻,并卖出了和奢侈品一样的价格。

去年,在全国丝绸行业深陷低迷的情况下,万事利交出了一份令业内震惊的成绩单:2015年销售同比增长11%,其中丝绸板块销售同比增长12%,利润同比增长26%。

推进丝绸产业品牌化国际化

除了恢复和打造传统丝绸文化创意,近几年,万事利集团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并开始撼动丝绸的世界品牌秩序和丝绸版图。

2013年,万事利收购了法国120多年历史的老牌丝绸企业MARC ROZIER(马克·罗茜)。位于全球丝绸中心里昂的这家古老丝绸企业,曾为世界上包括爱马仕在内的40多个高端女装品牌,提供丝绸服装面料及丝巾。2014年,聘请前爱马仕纺织板块CEO巴黎特出任高管,助推万事利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扩张;2015年,组建跨国设计团队;2016年,在巴黎开设中国丝绸文化产品传播中心……

在屠红燕看来,企业只有具备了国际化视野,再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一流设计、高端制造品质等元素,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这才是属于中国走出去的世界品牌。

昨天,万事利集团还与中国银行、中银投资浙商产业基金管理(浙江)有限公司分别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力探索金融与产业的良性发展新模式。

根据银企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为万事利的丝绸产业发展提供20亿元人民币授信融资额度。此外,中国银行、中银投资浙商产业基金管理(浙江)有限公司将从战略高度出发,牵头联系中银国际、中银香港、中银保险、中银基金、中银租赁和相关涉外分行组成金融业务服务团,充分发挥他们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在助推上市、资源整合以及对外投资并购等方面为万事利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全方位、专业化金融服务。

“未来万事利还将继续对国内外的丝绸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李建华透露,目前已经有几家意向企业,这个月底还有一家知名奢侈品品牌总裁来访。

“进入资本市场是企业成长的一个重大标志,是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步骤,更是万事利品牌提升的重大举措。”李建华说,万事利已迈出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将借助成功引进战略投资的东风,继续以丝绸文化创意为引领,国际化品牌发展为目标,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强化市场开发和营销网络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等措施,将公司打造成受人尊敬的中国丝绸领导品牌。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走过40年的万事利要上市了!
2016-11-11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与公司设计团队

丝绸早已不只是种面料 它更是文化载体

首轮融资2亿元 首批战略投资者都有谁?

记者 王潇潇

做了40年丝绸的杭州老牌丝绸企业万事利要上市了。

11月10日,万事利集团旗下专注丝绸文化创意产业的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有限公司召开发布会,宣布引入浙江浙商产业投资基金、万向三农集团、浙江国俊、杭州盈思投资、浙江华媒投资、深圳卓元晋嘉投资、张家林、陈曙华、杭州乐世利投资等多家战略投资者,正式启动境内上市计划,首轮融资规模逾2亿元人民币。这是万事利引进的首批战略投资者。

后G20时代 品牌效应充分释放

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说,万事利上市的计划早在三四年前就萌生了。

1975年由沈爱琴创办的杭州笕桥绸厂(万事利前身),只是一家乡镇企业,前期布局多元化经营战略,巅峰时期旗下有30多家纺织类子公司。

这些企业,有些是传统制造型的企业,不盈利反倒亏钱,有些是伴随着高污染的印染企业,有些做纯贸易的,和丝绸产业没有任何关系。三四年前痛下决心,通过改制、关停、转让等方式,对这些非丝绸类的企业进行剥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花了我们2年多时间。”李建华说。

此后,万事利一直在转型升级,再造丝绸商业模式、探索新的丝绸之路,直到近两年才慢慢成熟,形成了以团购为主,零售为辅,线上线下联动的商业模式。

“后G20时代,万事利的品牌效应得到了充分释放。万事利推出的相关丝巾、手包等产品,一个多月时间销量超过10万件,平时随买随提的产品开始供不应求。我们认为,时机到了!”李建华说。

丝绸生产转型丝绸文化创意

在昨天发布会上,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说,她十分注重金融与资本的创新力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强劲推动力,并期望这股力量能够为传统丝绸产业注入全新活力。她认为,传统企业用金融概念去思考发展方向要成为新常态。未来万事利将与战略投资者着眼于丝绸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发展趋势,在渠道拓展、市场挖掘、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开展深入且广泛合作。

“丝绸早已不只是一种面料,更是文化的载体。万事利迄今走过40年,近10年一直在谋求转型升级——从传统的丝绸生产到丝绸文化创意的突破。”李建华说。

此前,万事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丝绸主业上,并不断地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华丝绸文化,将丝绸与文化创意、高科技相结合,在传统丝绸面料、丝绸服饰产业基础上,拓展研发出丝绸文化礼品、丝绸艺术装饰及丝绸艺术品三大创新领域。

“用一句话总结——‘传统丝绸+移动互联+文化创意+高科技=丝绸经典产业’的转型升级‘新丝路’”。李建华说。

目前万事利汇集了来自香港、法国及自主设计师团队100多人,涉及十多个丝绸文化创意产品门类开发,依托丝绸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实力,每年个性化新产品设计量达3000多项,成功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北京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等多个世界级盛会提供过丝绸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生产服务。

现在,万事利的高端丝织品被陆续摆上杭州大厦、北京翠微百货等国内高端商场,与奢侈品为邻,并卖出了和奢侈品一样的价格。

去年,在全国丝绸行业深陷低迷的情况下,万事利交出了一份令业内震惊的成绩单:2015年销售同比增长11%,其中丝绸板块销售同比增长12%,利润同比增长26%。

推进丝绸产业品牌化国际化

除了恢复和打造传统丝绸文化创意,近几年,万事利集团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并开始撼动丝绸的世界品牌秩序和丝绸版图。

2013年,万事利收购了法国120多年历史的老牌丝绸企业MARC ROZIER(马克·罗茜)。位于全球丝绸中心里昂的这家古老丝绸企业,曾为世界上包括爱马仕在内的40多个高端女装品牌,提供丝绸服装面料及丝巾。2014年,聘请前爱马仕纺织板块CEO巴黎特出任高管,助推万事利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扩张;2015年,组建跨国设计团队;2016年,在巴黎开设中国丝绸文化产品传播中心……

在屠红燕看来,企业只有具备了国际化视野,再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一流设计、高端制造品质等元素,才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这才是属于中国走出去的世界品牌。

昨天,万事利集团还与中国银行、中银投资浙商产业基金管理(浙江)有限公司分别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力探索金融与产业的良性发展新模式。

根据银企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为万事利的丝绸产业发展提供20亿元人民币授信融资额度。此外,中国银行、中银投资浙商产业基金管理(浙江)有限公司将从战略高度出发,牵头联系中银国际、中银香港、中银保险、中银基金、中银租赁和相关涉外分行组成金融业务服务团,充分发挥他们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在助推上市、资源整合以及对外投资并购等方面为万事利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全方位、专业化金融服务。

“未来万事利还将继续对国内外的丝绸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李建华透露,目前已经有几家意向企业,这个月底还有一家知名奢侈品品牌总裁来访。

“进入资本市场是企业成长的一个重大标志,是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步骤,更是万事利品牌提升的重大举措。”李建华说,万事利已迈出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将借助成功引进战略投资的东风,继续以丝绸文化创意为引领,国际化品牌发展为目标,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强化市场开发和营销网络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等措施,将公司打造成受人尊敬的中国丝绸领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