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22:快公益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快公益联合爱心企业康宝莱 在浙江寻找6名贫困听障儿童 帮助安装人工耳蜗
杭州金华丽水三地志愿者一起联动 送350台爱心豆浆机温暖空巢老人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快公益联合爱心企业康宝莱 在浙江寻找6名贫困听障儿童 帮助安装人工耳蜗
2016-11-03

如果你身边有需要的孩子请联系85051660

“看,孩子会说话了,真的很感动!”刚从金华赶到杭州的姚柯佑还来不及喝口水,便忙不迭掏出手机给我们翻看小视频。

视频里的孩子叫小凯(化名),不到3岁,活泼可爱。镜头前的他摇着小脑袋背诵骆宾王的唐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一年前,小凯还是个重度听障儿童,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更不会说话。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又因一场医疗事故徒增8万多元外债,他们更无力再支付20多万元为孩子做人工耳蜗。

“植入人工耳蜗,宜早不宜迟,要马上行动!” 姚柯佑是康宝莱的服务提供商,也是爱心团队的老队员,得知小凯的求助信息后,他通过康宝莱“天使听见爱”公益项目,帮小凯捐赠2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从第一次发声,会叫爸爸妈妈,到这个深秋,会背诗了……小凯已恢复得相当好。

“做公益是很幸福的事,你能看到人们最美的一面。”姚柯佑说,这是他做公益的第十年,今年,他和康宝莱志愿者最大的心愿,是在浙江再寻找6名贫困听障儿童,让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回到有声世界。

扫一扫

关注“快公益”

面对亲人呼唤,孩子却无法感知

姚柯佑(左一)和志愿者为留守孩子送书箱和读物

“天使听见爱”公益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家庭贫困的重度听障儿童,帮助他们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康复训练,回到有声世界。2009年,项目正式启动;2011年,该项目被纳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母婴平安·天使救助行动”;截至2015年12月,“天使听见爱”累计捐款超过4600万元,共资助儿童近150名。

“其实从7年前我就已经关注到这个公益项目了。”姚柯佑放好行李,和我们娓娓道来。

他还依稀记得,2009年康宝莱公司在浙江找到三名贫困听障儿童。志愿者实地走访考察,记录了详尽的资料,包括图片与视频。资料里的孩子年纪很小,正是倾听世界的快速成长时期,可面对亲人的呼唤,他们却无法感知,留下一个个落寞的背影……这一幕,至今还不时浮现在姚柯佑的脑海里。

2010年,姚柯佑有机会参与资助了一对双胞胎听障儿童。

那是一户来自河北邯郸的家庭,从没出过远门的父母,为了两个孩子跑到北京。“爸爸做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妈妈负责照顾孩子,他们条件很困难,家里除了一张床和一个布的柜子几乎没有其他像样的东西。”那一次的接触,让姚柯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家徒四壁。

在大家的帮助下,如今10岁的双胞胎已如正常儿童一样生活了。

帮6名贫困听障儿童重回有声世界

尽管家长之间时常互动,但不管是双胞胎,还是去年开始资助的小凯,姚柯佑都不想过多打扰他们,“我们把事情做好了,让受助家庭回归正常生活,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康宝莱爱心团队的老队员,姚柯佑每年都会拿出一笔公益金做慈善。

今年6月,【快公益】和康宝莱共同发起“送爱心小书箱,圆贫困留守儿童六一微心愿”活动,姚柯佑和当地志愿者一起,为金华英达民工子弟学校的留守孩子们每人送了个精致的小书箱和12本经典儿童读物。

活动结束离开时,志愿者又发现学校条件很艰苦,连操场都不平整,施工拖延多年,于是他们回去发起了募捐。上个月,金华英达民工子弟学校终于有了崭新的塑胶操场、篮球架、乒乓桌与其他运动器材。

姚柯佑给自己的公益定位是: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再小的力量都是一种支持。大山里走出来的姚柯佑一直有个愿望:今年,在浙江再寻找6名贫困听障儿童,让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回到有声世界。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急需帮助的孩子,欢迎拨打【快公益】电话0571-85051660(工作日10:00-17:00)告诉我们。

记者 陆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快公益联合爱心企业康宝莱 在浙江寻找6名贫困听障儿童 帮助安装人工耳蜗
2016-11-03

如果你身边有需要的孩子请联系85051660

“看,孩子会说话了,真的很感动!”刚从金华赶到杭州的姚柯佑还来不及喝口水,便忙不迭掏出手机给我们翻看小视频。

视频里的孩子叫小凯(化名),不到3岁,活泼可爱。镜头前的他摇着小脑袋背诵骆宾王的唐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一年前,小凯还是个重度听障儿童,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更不会说话。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又因一场医疗事故徒增8万多元外债,他们更无力再支付20多万元为孩子做人工耳蜗。

“植入人工耳蜗,宜早不宜迟,要马上行动!” 姚柯佑是康宝莱的服务提供商,也是爱心团队的老队员,得知小凯的求助信息后,他通过康宝莱“天使听见爱”公益项目,帮小凯捐赠2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从第一次发声,会叫爸爸妈妈,到这个深秋,会背诗了……小凯已恢复得相当好。

“做公益是很幸福的事,你能看到人们最美的一面。”姚柯佑说,这是他做公益的第十年,今年,他和康宝莱志愿者最大的心愿,是在浙江再寻找6名贫困听障儿童,让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回到有声世界。

扫一扫

关注“快公益”

面对亲人呼唤,孩子却无法感知

姚柯佑(左一)和志愿者为留守孩子送书箱和读物

“天使听见爱”公益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家庭贫困的重度听障儿童,帮助他们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康复训练,回到有声世界。2009年,项目正式启动;2011年,该项目被纳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母婴平安·天使救助行动”;截至2015年12月,“天使听见爱”累计捐款超过4600万元,共资助儿童近150名。

“其实从7年前我就已经关注到这个公益项目了。”姚柯佑放好行李,和我们娓娓道来。

他还依稀记得,2009年康宝莱公司在浙江找到三名贫困听障儿童。志愿者实地走访考察,记录了详尽的资料,包括图片与视频。资料里的孩子年纪很小,正是倾听世界的快速成长时期,可面对亲人的呼唤,他们却无法感知,留下一个个落寞的背影……这一幕,至今还不时浮现在姚柯佑的脑海里。

2010年,姚柯佑有机会参与资助了一对双胞胎听障儿童。

那是一户来自河北邯郸的家庭,从没出过远门的父母,为了两个孩子跑到北京。“爸爸做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妈妈负责照顾孩子,他们条件很困难,家里除了一张床和一个布的柜子几乎没有其他像样的东西。”那一次的接触,让姚柯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家徒四壁。

在大家的帮助下,如今10岁的双胞胎已如正常儿童一样生活了。

帮6名贫困听障儿童重回有声世界

尽管家长之间时常互动,但不管是双胞胎,还是去年开始资助的小凯,姚柯佑都不想过多打扰他们,“我们把事情做好了,让受助家庭回归正常生活,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康宝莱爱心团队的老队员,姚柯佑每年都会拿出一笔公益金做慈善。

今年6月,【快公益】和康宝莱共同发起“送爱心小书箱,圆贫困留守儿童六一微心愿”活动,姚柯佑和当地志愿者一起,为金华英达民工子弟学校的留守孩子们每人送了个精致的小书箱和12本经典儿童读物。

活动结束离开时,志愿者又发现学校条件很艰苦,连操场都不平整,施工拖延多年,于是他们回去发起了募捐。上个月,金华英达民工子弟学校终于有了崭新的塑胶操场、篮球架、乒乓桌与其他运动器材。

姚柯佑给自己的公益定位是: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再小的力量都是一种支持。大山里走出来的姚柯佑一直有个愿望:今年,在浙江再寻找6名贫困听障儿童,让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回到有声世界。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急需帮助的孩子,欢迎拨打【快公益】电话0571-85051660(工作日10:00-17:00)告诉我们。

记者 陆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