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骂人”二十七年
白傅路,夹在长生路和学士路中间,这条长不过180米的弄堂里面,藏着不少有着传奇八卦的江湖小店。
比如“天天旺”。
“天天旺”所在的龙翔桥一带,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是老杭州最爱的夜宵部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有个海鲜批发市场,又有上城区最大的龙翔桥农贸市场,会过日子的老杭州,买菜都要去龙翔桥,于是也诞生了杭州夜宵大排档的鼻祖——龙翔桥大排档。过夜生活的人,要么打完通宵麻将,要么从歌厅里出来,必须要到这里来喝两瓶啤酒才乐胃。最闹猛的时候,开出十四五家大排档,从傍晚6点喧闹到凌晨4点,每家少说有二十几张折叠桌,一直摆到马路中央。
随着城市改造,龙翔桥大排档基本上都拆掉了。天天旺是仅剩的几家老店,到现在还保持着夜宵传统。记者 余夕雯 何晨 摄影 余夕雯
阿兰,白傅路天天旺老板娘也。
昔日,食客论龙翔桥夜市,必曰:三盏酒,二分炙,通宵达旦,不亦快乎。当时明月尚在,十年江湖变迁。食客再议龙翔桥酒肆,则曰:旧日百十,今剩三五。此三五中,天天旺居其一。
阿兰,女中英杰。经营食肆廿七载,往往口出豪言,怒斥小二如“筷儿碗盏不晓得收收掉,一个个站来动打呆鼓儿,我是忙得脚都要拿起来的”者,或又如“就晓得搞手机,不晓得招呼生意啊,不想做就嫑来混日子”者。
客不避且喜,无他,酒菜俱香。信呼?阅此文即知也。
江湖传言一: 老板娘爱“骂”人,店里有了“骂二代”
除了主打的经典杭帮菜,“天天旺”老板娘阿兰会“骂人”也是很出名的,而且“骂”了整整27年,照样天天生意兴隆。
“筷儿碗盏不晓得收收掉,一个个站来动打呆鼓儿(杭州话,意为发呆),我是忙得脚都要拿起来的…… ”
走进店里的时候,老板娘正低头飞快地算账,但不抬眼就知道有客人进来了,继续语速飞快,“就晓得搞手机,不晓得招呼生意啊,不想做就嫑来混日子……”接着,一脸难受想哭的小鲜肉服务员,怯怯地向我递过来一本菜单。
当你刚刚翻开菜单,性急的老板娘老早站起来“指点江山”了,根据你的口味直接帮你点好。我偷瞄了一下这位霸气老板娘——齐刘海短发烫成微卷,耳朵上面是一副大小珍珠耳环,这两天天气凉了,她在脖子上系了一块豹纹小丝巾,打成漂亮的空姐结,黑色短裙裤搭配半截过膝筒袜。
“老板娘你很潮哎,皮肤保养得真好”。
“噢哟,潮啥西潮啦,老的嘞。”
尽管老板娘以“骂”出名,但店里面的二十来个帮工,大部分都做了十年以上,两个大厨更是死心塌地跟了她二十多年。52岁的白班大厨王春海一说到老板娘,大拇指都跷起来,“老板娘好的,每天很早就到店里来了,我们几个老员工的养老保险她二话不说自己掏钱交掉了”,老板娘有没有“骂”过你?“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总想店里好、大家好,不然哪个高兴成天来说你们啦。”
服务员老赵不但自己兢兢业业,还把老婆从老家安徽芜湖带来一起“挨骂”,两年前还接来了他18岁的外甥,对了,这个外甥就是刚刚进门时递给我菜单的那个小鲜肉,他现在是天天旺里的“骂”二代。
这么多年下来,其实大家都晓得阿兰的脾气。“我这个人心直口快,说过算过,不会往心里去的,”阿兰说。
江湖传言二:
老板娘是“双胞胎”姐妹,一个管白天一个管晚上
关于“天天旺”的老板娘,有个传闻。说她有一个“双胞胎”姐妹,一个管白天,一个管晚上。两姐妹长得很像,有人吃饭吃到一半,以为老板娘换了件衣服又走出来了。
我跟阿兰证实,这个传闻是假的。那个“双胞胎”阿姐,其实是她一个很要好的小姐妹,专门来店里帮忙的。不过这两年阿姐不大来了,因为身体不好,做餐饮的人,硬生生把自己吃出了“工伤”。
江湖传言三:
10年前,老板就已经开着奔驰送夜宵
很多人不知道,龙翔桥大排档兴起前的1988年,“天天旺”还是一家理发店。就在现在厨房的位置,叫“发型天地”,不过,老板娘一直都是同一个。那时候,阿兰看不惯员工动作慢,也要“骂”的,然后自己撸高袖子,就去给客人洗头了,“总是客人顶要紧”。1989年,阿兰跟老公阿恺就找准商机,决定转型做餐饮了。阿恺忍痛卖掉了自己喜欢的摩托车,又跟朋友借了点钱,把理发店边上一爿店面也盘下来。
江湖传闻十年前,天天旺的老板阿恺就已经开着奔驰去给附近棋牌房送夜宵。我在店里坐了一下午,一直没见到老板阿恺,问老板娘阿兰,她笑笑,“他这个人,向来是这样的”。
30多年前的阿恺,就已经是位很拉风的少年了。当时的他穿喇叭裤,拎着一只“二喇叭”录音机,到朋友家里去跳交谊舞,认识了小自己6岁的阿兰。知道阿兰当时在市公交公司上班,是8路车售票员,阿恺就天天去坐8路车,等阿兰下班。后来,两人结婚,一起去广州下海做服装生意,再回来杭州做美发、搞餐饮。阿兰说,这两年生意难做了,外卖生意更难做,不要说老板亲自去附近送外卖,就算是滨江的单子也会接的。
周迅每次来杭州都去天天旺
食客、明星、美食家的必点特色菜
上海的、椒江的、义乌的,最远还有定居国外回来的,一下飞机,在机场就给阿兰打电话,“老板娘,油豆腐烧肉准备好哦”,感觉是咬一口瘦一斤,吃一块变年轻。
70后杭州人于小姐是追随“天天旺”很多年的熟客,属于必须要听阿兰“骂”两句服务员才能吃得下饭的那一拨忠实老饕,于小姐说,“天天旺”有她们这代人的老杭州情结。“老板娘性格其实蛮好的,她那边的甲鱼、湖蟹品质都很好的,有时跟朋友聊天说要吃个甲鱼补一下,我就会想到她家”,天天旺里还有个特色菜叫番茄笋干梭子蟹煲,可以加豆腐,于小姐吃到后来自己都学会做了。“烧法是毛简单的,但就是老板娘这里吃起来味道好”。
还有些食客,忠诚度都超过了20年。有个在龙翔桥上班的小伙子经常来吃饭,后来找对象了,就带女朋友来吃,接着老婆生了孩子,来吃饭的人就越来越多,“我说他从小伙子吃到变成老头儿,哈哈,真是跟家里吃饭一模一样的”。阿兰眯眼笑了起来。
不但普通食客,就连明星和美食家也对老板娘的家常菜欲罢不能。
“周迅每次来杭州,一定带几个朋友来天天旺吃饭,跟陈坤也来过的,她结婚的时候,还给了我两张邀请函,黄龙饭店(订婚仪式)现场我也去的”。不只周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美食家沈宏非以及作家庄雅婷,都经常在微博上晒自己又在天天旺吃清炒螺蛳和西湖醋鱼了。
不过,说明星跟说普通客人,阿兰用的都是差不多的平静语气,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明星在楼上吃饭就吃饭,我不要上去看的”,接着说,“我手机里照片都有的,不过我跟有些店不一样,我是不太要跟明星拍合照挂在店里的,毛背嘞”。
回过头来再说说菜。“西湖醋鱼”是外地游客来店里必点的招牌菜之一,一般都是点一条杀一条,碰到旅游旺季,厨师干脆一次性杀好十条备着,也马上能卖光。杭州本地人最钟情的其中一个菜是油豆腐烧五花肉,油豆腐跟黄花菜、千张结摆在一起烧,别的地方不大会这样组合起来烧,油豆腐里汁水足,非常下饭。
天天旺的菜都来自万寿亭农贸市场,每天需要点什么菜,阿兰前一天晚上都要打电话一一报过去,第二天清早,有专人负责送菜上门。不同时令推当季菜,像板栗炒仔鸡、尖椒笋干炒酱鸭都是这两天新上来的菜,等到冬至前后,杭州人最喜欢的一道酱肉蒸春笋就要重新冲上热门菜单了。
最后附上周迅必点特色菜:
明夫干(鱿鱼干)子排煲
特色炝腰花
鳓鲞蒸肉饼
油豆腐烧五花肉
番茄笋干梭子蟹豆腐煲
清蒸钱塘江野生河鳗
叫花鸡
特色醉虾
地址:白傅路3号(华侨饭店后门)
营业时间:上午10点至凌晨4点
电话:87024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