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婉拒好心人捐助 说会抚养她长大
记者 甘凌峰
温州农房倒塌事故中,住在2楼的3岁女孩夕夕活了下来。她是温州塌房事件中最后获救的幸存者。
夕夕是外公、爸爸妈妈,两代人用生命守护下来的。爸爸弓着身子将夕夕搂在怀里,为她撑起生命的空间,搜救现场的一张照片定格下了这感人的一幕。(详见本报昨日报道)
昨天,经过手术的夕夕病情已基本稳定。清醒的时候,她嘴里总是叫着外公、妈妈。
但是,外公爸爸妈妈已经不能陪她长大。闻讯赶来的叔叔武威威说,他会替哥哥好好照顾夕夕,把孩子带大。
夕夕身上两个地方伤得蛮严重
夕夕的病情是大家最关心的。昨天下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林振浪详细说明了入院后的治疗情况。
10月10日晚上7:08,夕夕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医院立即成立了一个治疗小组,包括重症、手外科、脑外科的主任、心理专家,会聚了最好的医疗资源。
夕夕身上有很多皮肤伤,其中两个地方最严重:
一个是头部的伤口。一开始大家以为只有3到5厘米长,没想到动手术时发现实际伤口长宽为10×3.5厘米,深达颅骨。
一个是右手无名指,已经发黑、肿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截肢。
当晚的手术很成功,手术后手指供血逐渐好转,体温、呼吸平稳。但昨天血常规白细胞、淀粉酶突然升高。
“高处坠落有可能造成胰腺挫伤等多种伤害,要观察72小时,看看有没新的症状出现。”林振浪说,目前夕夕病情基本稳定,但由于外伤至今才30来个小时,还需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林振浪说,他们会全力以赴,帮孩子度过危险期。“而且康复不仅是肉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因为孩子心理上有个惊恐的过程,下一步要做心理干预”。
目前,夕夕意识清醒,但还不能进食,靠静脉注射输入营养液。
可以放心的是,夕夕应该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受伤的手指功能上不会有太大影响”。
夕夕爸妈也都是从小坎坷
夕夕的爸爸武有朋、妈妈李维燕都从小坎坷。武有朋7岁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妈妈靠着捡破烂、扫大街抚养他们兄弟俩。
李维燕有个弟弟,是爸爸一个人带大他们的,她4岁那年,妈妈出去打工,后来就跟爸爸离婚了。
可能因为单亲家庭长大,从小吃苦的缘故,夫妇俩一直努力打工赚钱,省吃俭用,每个月只花千把块钱。他们打算钱省下来,回老家买房子,给一家人好的生活。也正因如此,一家人的关系很和睦。
就在事发前一天,听说外公带着夕夕来了温州,在温州打工的几个亲戚赶来吃了个团圆饭。平时,亲戚们只有每个月的1号才有可能相聚,这次是特意请假来的(按照当地习俗,工厂一般1号会放假)。
“夕夕嘴巴甜,虽然见面不多,但我一去她就姑婆姑婆地叫。”昨天,夕夕的姑婆李声莲说。
叔叔准备把夕夕带回河南老家抚养
事发当天上午9点多,夕夕的叔叔武威威接到电话,就从杭州往温州赶。但他至今没有把这一噩耗告诉夕夕的奶奶。“我妈有心脏病,我真怕她有个三长两短。”他说,能瞒就先瞒着吧。
在医院的一天里,他没吃饭没睡觉。昨天,很多热心人闻讯而来,想要献点爱心。一位姑娘说,她打算发起微信捐款。温州市龙湾区青年企业家协会说想成立教育基金,承担夕夕的所有学习费用到18岁。
武威威和老婆齐女士都没有答应。“只要有我儿子吃的、穿的,就有夕夕吃的、穿的。”齐女士说。
武有朋、武威威兄弟俩同一年结婚,两个人的孩子年龄也相仿。夕夕2013年农历十月初四出生,武威威的儿子比她大1岁。两个孩子虽然没有经常在一起,但感情特别好。“我儿子很疼她,买东西都要买双份,一份留给妹妹。”在齐女士心里,夕夕就像女儿一样。
他们准备等夕夕出院后,就带她回河南老家,一家人在一起,把夕夕好好养大。
其实,他们夫妻俩的经济压力很大。儿子出生后,齐女士原本在家带孩子,但为了生计去年开始到温州打工。武威威则离开温州的工厂,跟着一个装修队去了杭州,每天领100多块钱的工资。
武有朋兄弟俩没有分家,在河南老家只有两间平房。
“谢谢大家的好意!捐款的事我们现在不想考虑,等孩子出院再说吧。”齐女士说。他们现在唯一关心的,是夕夕尽量不受外界的干扰,安安静静地快点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