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0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1:中国和世界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13名学者实名发声: 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15年前制造惊天车祸 昨天他终于被抓住了
“口袋妖怪”撤出敏感区
有望制成人工骨骼和牙齿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13名学者实名发声: 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2016-10-12

10月11日,13名学者实名发声,公开质疑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有关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实验。

今年5月2日,韩春雨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声称发现这一基因编辑新方法。有媒体称之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但此后,国内外不断有人质疑,因为“实验无法重复”。

“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中国科学家的态度”

10月10日,韩春雨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他们(指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对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说,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学者认为,“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发声,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我们这个领域(即基因编辑)中国科学家的态度。”

魏文胜说,在过去几个月内,他所在实验室的四五名学生,根据韩春雨论文里提到的实验方法,做了多次、不同的尝试,但实验结果均没有发现基因组序列的改变,即“实验方法得不到重复的验证”。

除魏文胜外,其他12名公开表态的学者是: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李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两个月测试上百种实验条件 都没成功

王立铭是果蝇遗传学研究方面的专家。10月10日,他在微信上发表声明说,他和合作者用了两个月时间,测试了上百种实验条件,试过不同的基因组位点、基因编辑路径、成分配比等,皆无起色。

13名学者还呼吁,希望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尽快将这件事情调查清楚。

魏文胜说,已经过去了5个月,因为这项技术而带来的质疑,韩春雨本人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回应;而韩春雨接受经费的资助方,也没有进行调查;他所在的高校,虽然声称调查,但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结果,不免让人“失望”。

此前报道显示,得益于“NgAgo”技术,韩春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万元资助;河北科技大学获得了河北发改委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对于多名科学家实名发声无法重复实验,韩春雨方面回应:“我不做任何评价。”此外,他还说:“过上一两周左右,我们这边还会有回应。”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13名学者实名发声: 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2016-10-12

10月11日,13名学者实名发声,公开质疑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有关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实验。

今年5月2日,韩春雨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声称发现这一基因编辑新方法。有媒体称之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但此后,国内外不断有人质疑,因为“实验无法重复”。

“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中国科学家的态度”

10月10日,韩春雨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他们(指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

对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说,包括他在内的不少学者认为,“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发声,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我们这个领域(即基因编辑)中国科学家的态度。”

魏文胜说,在过去几个月内,他所在实验室的四五名学生,根据韩春雨论文里提到的实验方法,做了多次、不同的尝试,但实验结果均没有发现基因组序列的改变,即“实验方法得不到重复的验证”。

除魏文胜外,其他12名公开表态的学者是: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李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两个月测试上百种实验条件 都没成功

王立铭是果蝇遗传学研究方面的专家。10月10日,他在微信上发表声明说,他和合作者用了两个月时间,测试了上百种实验条件,试过不同的基因组位点、基因编辑路径、成分配比等,皆无起色。

13名学者还呼吁,希望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尽快将这件事情调查清楚。

魏文胜说,已经过去了5个月,因为这项技术而带来的质疑,韩春雨本人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回应;而韩春雨接受经费的资助方,也没有进行调查;他所在的高校,虽然声称调查,但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结果,不免让人“失望”。

此前报道显示,得益于“NgAgo”技术,韩春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万元资助;河北科技大学获得了河北发改委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对于多名科学家实名发声无法重复实验,韩春雨方面回应:“我不做任何评价。”此外,他还说:“过上一两周左右,我们这边还会有回应。”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