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经过有关部门同意,由来自全国的20名志愿者组成的民间科考队对长江部分江段启动科学考察,目的主要是寻找已经被科学家宣布为“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10月4日,志愿者在安徽芜湖江段发现疑似白鳍豚身影。中科院水生所专家表示,不排除长江里残存少量白鳍豚个体。 白鳍豚是我国长江独有的古老物种,是世界稀有的淡水水生哺乳动物,被誉为“长江女神”。随着长江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白鳍豚的数量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仅剩400头左右。2006年,来自7个国家的科学家对长江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野外白鳍豚科考行动,结果没有发现一头白鳍豚。2007年中外科学家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所谓功能性灭绝有两层含义:一是种群稀少,功能丧失,对生态环境影响微小;二是数量下降至无法保证种群繁殖的需要,就是不能实现种群繁衍功能。但是这些年来,一直都有渔民发现白鳍豚身影的消息传出。 专家认为,民间科考行动对于长江保护非常有意义,不论能否发现白鳍豚,都可以进一步唤起社会对长江大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建议这样的科考活动定期开展,并且呼吁渔政部门、科研机构能更多地参与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