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他结束52年内战的努力 10月7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把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桑托斯,以表彰他对结束哥伦比亚超过半个世纪的内战所作出的贡献。 桑托斯发起并促成和谈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菲弗说,尽管历经艰难困苦,哥伦比亚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寻求正义和平的希望。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同时也可被视作对哥伦比亚人民以及参与和平进程各方的致敬。 哥伦比亚内战始于1964年,至今长达52年,已导致26万人丧生、690万人流离失所、4.5万人失踪。 2012年,哥伦比亚政府和最大的反政府军“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简称“哥武”)开始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进行和谈。今年6月23日,双方签署停火协议,并于8月在哈瓦那达成最终全面和平协议。 9月26日,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15个拉美国家元首的见证下,哥伦比亚政府军和“哥武”在海滨城市卡塔赫纳签署了历史性的和平协议。52年武装冲突或正式终结。 根据协议,武装冲突双方在停火后将进行为期6个月的动员解散过程,游击队员将在集合地点集合,并在联合国的监督下,缴交武器。“哥武”在动员解散前,将召开最后一次领袖和部队会议,转型为“合法的政治运动”。 菲弗说,桑托斯发起的谈判使哥政府与“哥武”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尽管该和平协议在最近的全民公决中未获通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和平进程的终结,大部分投票者只是反对一份特定的和平协议,而不是拒绝对和平的渴望。 和平协议意外遭否决 这项历史性的和平协议虽然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却意外地遭遇了哥伦比亚本国人民的反对。 10月2日,哥伦比亚就此和平协议进行全民公决,最终,在约643万张选票中,有多于半数的50.2%的选票表示反对协议,因此和平协议最终未能获得通过。 公投结果与此前预测的66%赞成票大相径庭。桑托斯曾在公投期间信心满满地表示没有B计划,若否决票获胜,哥伦比亚可能重返战争。 投票结果公布后,桑托斯表示,他接受这个结果,但将继续为实现该国和平而努力。“我不会放弃,只要我在任一天,就会继续寻求和平。”他同时表示停火协议依然有效,并将继续召集各方对话以寻求解决方案。 “哥武”领袖罗德里戈·隆多尼奥同样表示,虽然公投否决了和平协议,但依然渴望和平。公投前,“哥武”领导人曾不断奔走向公众道歉,以赢取哥伦比亚公民对和平协议的支持。 10月3日,为了尽快摆脱和平公投失败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并避免多年的谈判努力付之东流,桑托斯指派高级代表团,与前总统乌里韦领导的民主中心党和其他反对和平协议的派别展开对话。 和平奖青睐政治领导人 桑托斯1951年8月10日出生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一个显赫大家族,早年就读于私立学校,1969年从海军学院毕业,1971年退伍后先后前往美国堪萨斯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哈佛大学学习。 1981年后,桑托斯先后出任哥伦比亚《时代报》副社长、外贸部长、财政和公共信贷部长、国防部长等职。2005年8月,桑托斯另组哥伦比亚民族团结社会党,并于2010年当选为哥伦比亚总统,2014年获得连任。 据统计,诺贝尔和平奖一向对政治领导人青睐有加。之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领导人包括20世纪初调停日俄战争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完成“华沙之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致力于核不扩散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推动巴以和解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前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南非总统曼德拉和韩国总统金大中等。最近一次获此殊荣的国家元首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等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