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之旅”第五站:水乡嘉兴 记者 冯秋萍 除了天下奇观“海宁潮”外,嘉兴海宁独特的灯文化也非常出名——主要流传于海宁市硖石镇的“硖(xiá)石灯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硖石灯彩始于唐代,每逢传统节日、结婚祝寿的日子,家家户户无不以灯彩作为装饰,营造喜庆的气氛。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元宵赏灯蔚然成风。据《武林旧事》记载,当时朝贡的灯品有福州白玉灯、新安琉璃灯、南京夹纱灯、常州料丝灯、苏州罗锦灯、杭州羊皮灯和硖石万眼罗灯等。其中,针工细密的“万眼罗”最奇,被选为“灯彩精品”悬挂在临安东华门外凤楼前。 硖石灯彩一般分座灯、提灯、壁灯、挂灯和礼品灯五大类,采用竹篾为骨架造型,糊纸绘图,手工针刺花纹,需要非常精湛的手艺。作品完成,点亮灯彩后,灯光会透过针刺图案,显得五光十色。康熙皇帝两次到海宁、乾隆皇帝四次到海宁,硖石灯彩都是迎驾盛典上的爆款。 今年63岁的胡金龙,是硖石灯彩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出生于嘉兴市新丰镇一个普通农户家,从嘉兴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宁市一家企业做厂医。有一次,厂里要参加灯展,胡金龙和同事在著名灯彩艺人孙惟君等前辈的指导下,第一次接触灯彩的制作。没想到,他们的作品在灯展上被评为“最佳灯彩”。当时28岁的胡金龙,了解到硖石灯彩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拜孙惟君为师,开始学习硖石灯彩。1995年1月,胡金龙出任硖石灯彩工艺社社长。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硖石灯彩的传承和创新,代表作有品字亭灯、采莲船灯、紫微阁灯等。2008年11月9日,胡金龙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两盏硖石灯彩“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的证书。 “硖石灯彩‘工序绚丽,玲珑剔透’,这是别家灯彩无法媲美的。”胡金龙说,硖石灯彩的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灯面上的图案,要用刻刀和极细的针完成,“一个灯彩,少则刺几十万孔,多则刺千万余孔,都是纯手工完成的”。 胡金龙的最新作品玲珑阁灯将在本届工美展亮相。整个灯彩高两米多,呈八边形结构,金黄色瓦片、大红柱子,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在光源的设置上,胡金龙打破传统的烛光和普通的电光,采用了LED高亮度发光管,使整件作品显得更加柔和亮丽。 特别鸣谢: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工艺美术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