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9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21:新书直播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铁凝新书讲述与杨绛动人往事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铁凝新书讲述与杨绛动人往事
2016-09-10

智力游戏专家设计315个烧脑游戏

【经管与百科】

《迷人的数学:315个烧脑游戏玩通数学史》

[英]伊凡·莫斯科维奇 著,佘卓桓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8月

一本有故事、有观点的数学游戏书。作者是国际著名智力游戏专家,他用315个烧脑游戏,既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谜题,也有他自己设计的独特游戏,将史前时代到21世纪的数学史融入这些游戏题中,让你和历史上的数学天才一起挑战头脑体操,领略数学的迷人魅力。

《免疫》

[美]尤拉·比斯 著,彭茂宇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这本书被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列入必读书目,被《纽约时报书评》《出版周刊》评为2014年年度十大图书之一,并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名单。作者是一个担忧着要保护自己儿子的新妈妈,她儿子出生时正赶上H1N1流感的爆发。她陷入了妈妈们常有的一种焦虑当中:对政府和医疗机构无法完全信任,担心孩子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用的床垫、吃的药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么……她发觉人们实际上是无法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对这个世界免疫”的,于是,她开始了一场针对“免疫”的细致的调研,而本书则是她研究内容的集结,本质上,也是与新父母们,以及社会大众的诚恳交谈——谈信任问题,谈取舍问题,谈科学的可贵,以及人们有时候的急功冒进。

《消失的脚印:BBC御用摄影师20年野生动物拍摄笔记》

[英]约翰·艾奇逊 著,王尔笙 译,未读2016年8月

约翰·艾奇逊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之一。20年间,他目睹了无数壮观场景——在雨中看塍鹬捣烂泥,被一只北极熊跟踪,头顶卷起雪雁“龙卷风”,目睹企鹅被撸成肉块,在龇牙咆哮的雄海豹群中来回穿行……本书是他的纪实手稿,展示了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生活,呈现了14种野生动物真实生存现状,让你反思,对动物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我们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诗意的原子:8种连结你和宇宙万物的无形元素》

[美]科特·施塔格 著,孙亚飞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7月

你血中的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也是造成2亿年前一次恒星爆炸的元凶;你呼吸中的碳元素,可能变成树干的一部分;你肌肉中的氮,会帮助天空变为蓝色;钠将把你眼中的泪水与远古时就消失的沧海联系在一起……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和组成你身体的每一种元素是毫无二致的。杜克大学生物学与地质学博士、保罗史密斯学院自然科学教授施塔格花了30年写出这部科普书,从人与万物的联系作为切入点,讲述了8种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元素:氧、氢、铁、碳、钠、氮、钙、磷,你会发现“你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同时也是一堆无生命的原子”。

《吾心可鉴:

澎湃的福流》

彭凯平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

快乐与气味一样可以闻到吗?情为何物?为什么铜牌选手会比银牌选手更开心……彭凯平是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小组成员、美国加大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清华大学心理系复系后首任系主任,他巧妙地选择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像爱情、亲情、友情、跨界等作为切入点,行文朴实真切,解读国际心理学界最前沿的众多心理科学实验,说不定还能解决你生活中的一些烦扰。

《最美的生育史》

[法]勒内·弗里德曼/亨利·阿特朗/雅克·热利/卡里娜·卢·马提侬 著,彭玉姣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8月

很长一段时间里,生育是难解的谜题,是每个母亲躲不开的生死考验。在科学与现代医学介入前,生产与神话、信仰、仪式息息相关。针对过去、现在与未来,4位法国医学专家共同讲述生育的历史。书中一个个快乐与苦痛交织的故事,不禁让人对生命心生敬畏。

【历史】

《谁在收藏中国》

[美]谢林·布里萨克/卡尔·梅耶 著,张建新/张紫微 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8月

这部中国文物流失百年纪实,摘得了美国《华盛顿邮报》2015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奖。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人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带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两位作者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首开先河地对从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这段时间内,西方尤其是美国收藏家们是如何从中国发掘大批珍贵文物,并运送出国的行为,做了系统梳理,完整呈现了中国国宝外流的全过程。

《一个人的世界史: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

余世存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

余世存20年读书思考所成,以“边角料”的方式记载历史。全书用33个专题或观念展现世界史的相关内容,以平视人物的方式,记录了上至总统国王下至平民百姓的言行事迹。这样的碎片世界史对普通读者是一大方便,没有学术圈子的概念束缚,直取世道人心。书末附录字母索引版的2000余位世界史人物简谱,帮助我们厘清历史与人物间自然编织出的事件线索。

《中国朋党史》

朱子彦 著,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9月

这本书对于中国古代朋党及党争作了贯通性的考察,将士大夫官僚的朋党和众多被称之为帝党、后党、太子党、诸王党、戚党、阉党的朋党综合作了分析,揭示了朋党为何以血缘、地缘等宗法关系为纽带,环绕权力、财富的争夺及再分配而展开斗争,非常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作者朱子彦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艺术】

《造房子》

王澍 著,浦睿文化2016年8月

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结合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给出了他独特的回答。

《诚实的手艺》

美帆Sauser Miho 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7月

前《Esquire》日本版副总编美帆与《生活》杂志合作,带领团队访问日本各地30多种工艺的制作现场,与50多位匠人对话,走访京都老铺的新生代手艺人,也重访柳宗理的民艺之路,并收录了与著名设计师、民艺馆馆长深泽直人的精彩对谈。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一窥这一代的日本民艺继承人对民艺未来的探索和思考。

《中国艺术史九讲》

方闻 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8月

华裔中国美术史家方闻是欧美中国美术史风格学派的领军人物,成功使中国艺术史在美国一流大学扎根并成为一门重要学科。他以西方风格学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有效地构建了书画风格断代辨伪之结构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标准,把传统的书画鉴定提升为现代的有学理依据及可操作性的学科。本书收录他在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府所做的讲演录九篇。

【经典重版】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

[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著,黄潇潇 译,后浪出版公司2016年8月

这本30年来首次重新编撰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介绍了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600件精华藏品,呈现了世界各地6000年的视觉文化。全书由17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完成,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亲自撰写导言。每件艺术品都配以精美的图片和最新的说明文字,既可作为参观手册,也可当作艺术类读物。《纽约时报》评价,任何年级的教师都可以把这本指南列为认识全世界6000年艺术的入门指导读物。

《哈耶克作品集:

通往奴役之路》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 著,王明毅/冯兴元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

对于中国学术界,哈耶克的名字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耶克的著作就曾由我国学者滕维藻等人译出(《通向奴役的道路》,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后来也有译作引进,但数量并不多。《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重译了《通往奴役之路》,参考了滕维藻和朱宗风在1962年出版的译本,并增补了滕维藻译本中漏译或删除的部分。

《简单的逻辑学》

[美]D.Q.麦克伦尼 著,赵明燕 译,湛庐文化2016年8月

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将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是近年来超级畅销的一本逻辑学科普入门书,被评为香港中文大学40本英文经典之一,也是哈佛大学校内书店的皇冠书籍,还曾位列台湾诚品网络书店英文畅销书榜第一名。此次全新修订版本,独家收录了作者麦克伦尼“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同时修订了书中68处翻译和错误的地方。

【文学】

《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铁凝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8月

这是铁凝任中国作协主席10年来的作品自选集,内有散文随笔、演讲、文学对话等31篇,讲述了与杨绛、马识途、汪曾祺、贾大山、张洁、井上靖、大江健三郎等大家的别样故事,也书写了在国际论坛上发出的“中国声音”,许多内容属首次发表;如最新完稿的长达8000多字与杨绛先生之间多年的动人往事。近年铁凝的旧书新做比较多,像本书一样的“新产品”非常难得,也可以说是她任职作协主席以来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日]谷川俊太郎 著,田原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8月

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当代诗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他为宫崎骏、手冢治虫的动画作词,给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和佐野洋子的画配诗,他影响了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北岛等无数人,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谷川与他的知音译者田原从其创作的诗歌中,共同遴选出120首(其中17首为新作首发)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广的篇目编选成本书。他的诗描绘自然、生命和爱,诗句满溢着清澈和温暖,但同时又有着永恒的孤独和诗意的感伤。

《骑越阿尔卑斯山》

盛林 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年9月

盛林,一个外表文静、内里浪漫的杭州女子。2009年,她为爱走天涯,与美国丈夫菲里普成就了一段跨国姻缘。赴美7年,盛林勤奋写作,已出版《嫁给美国》《洋婆婆在中国》《因为爱,飞往美利坚》等长篇纪实小说。她的作品真实细腻,行文活泼,被读者称为“快乐三毛”。这个“快乐三毛”,去年和酷爱骑行的美国丈夫一起参加了骑越阿尔卑斯山摩托车团。团里一共20个人,平均年龄60岁,最大的78岁,最小的45岁,全部是业余摩托车手。15天时间,他们骑越了大钟山、艾格峰、美女峰、楚格峰、马尔拉达峰等著名山峰70余座,无名高峰200余座,最高的海拔近4000米,全程骑行3000公里,其间发生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张抗抗和王旭烽共同推荐这本书。

本期主持

潘卓盈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铁凝新书讲述与杨绛动人往事
2016-09-10

智力游戏专家设计315个烧脑游戏

【经管与百科】

《迷人的数学:315个烧脑游戏玩通数学史》

[英]伊凡·莫斯科维奇 著,佘卓桓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8月

一本有故事、有观点的数学游戏书。作者是国际著名智力游戏专家,他用315个烧脑游戏,既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谜题,也有他自己设计的独特游戏,将史前时代到21世纪的数学史融入这些游戏题中,让你和历史上的数学天才一起挑战头脑体操,领略数学的迷人魅力。

《免疫》

[美]尤拉·比斯 著,彭茂宇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这本书被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列入必读书目,被《纽约时报书评》《出版周刊》评为2014年年度十大图书之一,并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名单。作者是一个担忧着要保护自己儿子的新妈妈,她儿子出生时正赶上H1N1流感的爆发。她陷入了妈妈们常有的一种焦虑当中:对政府和医疗机构无法完全信任,担心孩子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用的床垫、吃的药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么……她发觉人们实际上是无法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对这个世界免疫”的,于是,她开始了一场针对“免疫”的细致的调研,而本书则是她研究内容的集结,本质上,也是与新父母们,以及社会大众的诚恳交谈——谈信任问题,谈取舍问题,谈科学的可贵,以及人们有时候的急功冒进。

《消失的脚印:BBC御用摄影师20年野生动物拍摄笔记》

[英]约翰·艾奇逊 著,王尔笙 译,未读2016年8月

约翰·艾奇逊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之一。20年间,他目睹了无数壮观场景——在雨中看塍鹬捣烂泥,被一只北极熊跟踪,头顶卷起雪雁“龙卷风”,目睹企鹅被撸成肉块,在龇牙咆哮的雄海豹群中来回穿行……本书是他的纪实手稿,展示了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生活,呈现了14种野生动物真实生存现状,让你反思,对动物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我们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诗意的原子:8种连结你和宇宙万物的无形元素》

[美]科特·施塔格 著,孙亚飞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7月

你血中的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也是造成2亿年前一次恒星爆炸的元凶;你呼吸中的碳元素,可能变成树干的一部分;你肌肉中的氮,会帮助天空变为蓝色;钠将把你眼中的泪水与远古时就消失的沧海联系在一起……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和组成你身体的每一种元素是毫无二致的。杜克大学生物学与地质学博士、保罗史密斯学院自然科学教授施塔格花了30年写出这部科普书,从人与万物的联系作为切入点,讲述了8种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元素:氧、氢、铁、碳、钠、氮、钙、磷,你会发现“你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同时也是一堆无生命的原子”。

《吾心可鉴:

澎湃的福流》

彭凯平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

快乐与气味一样可以闻到吗?情为何物?为什么铜牌选手会比银牌选手更开心……彭凯平是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小组成员、美国加大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清华大学心理系复系后首任系主任,他巧妙地选择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像爱情、亲情、友情、跨界等作为切入点,行文朴实真切,解读国际心理学界最前沿的众多心理科学实验,说不定还能解决你生活中的一些烦扰。

《最美的生育史》

[法]勒内·弗里德曼/亨利·阿特朗/雅克·热利/卡里娜·卢·马提侬 著,彭玉姣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8月

很长一段时间里,生育是难解的谜题,是每个母亲躲不开的生死考验。在科学与现代医学介入前,生产与神话、信仰、仪式息息相关。针对过去、现在与未来,4位法国医学专家共同讲述生育的历史。书中一个个快乐与苦痛交织的故事,不禁让人对生命心生敬畏。

【历史】

《谁在收藏中国》

[美]谢林·布里萨克/卡尔·梅耶 著,张建新/张紫微 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8月

这部中国文物流失百年纪实,摘得了美国《华盛顿邮报》2015年度最佳非虚构作品奖。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人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带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两位作者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首开先河地对从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这段时间内,西方尤其是美国收藏家们是如何从中国发掘大批珍贵文物,并运送出国的行为,做了系统梳理,完整呈现了中国国宝外流的全过程。

《一个人的世界史: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

余世存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

余世存20年读书思考所成,以“边角料”的方式记载历史。全书用33个专题或观念展现世界史的相关内容,以平视人物的方式,记录了上至总统国王下至平民百姓的言行事迹。这样的碎片世界史对普通读者是一大方便,没有学术圈子的概念束缚,直取世道人心。书末附录字母索引版的2000余位世界史人物简谱,帮助我们厘清历史与人物间自然编织出的事件线索。

《中国朋党史》

朱子彦 著,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9月

这本书对于中国古代朋党及党争作了贯通性的考察,将士大夫官僚的朋党和众多被称之为帝党、后党、太子党、诸王党、戚党、阉党的朋党综合作了分析,揭示了朋党为何以血缘、地缘等宗法关系为纽带,环绕权力、财富的争夺及再分配而展开斗争,非常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作者朱子彦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历任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艺术】

《造房子》

王澍 著,浦睿文化2016年8月

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结合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给出了他独特的回答。

《诚实的手艺》

美帆Sauser Miho 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7月

前《Esquire》日本版副总编美帆与《生活》杂志合作,带领团队访问日本各地30多种工艺的制作现场,与50多位匠人对话,走访京都老铺的新生代手艺人,也重访柳宗理的民艺之路,并收录了与著名设计师、民艺馆馆长深泽直人的精彩对谈。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一窥这一代的日本民艺继承人对民艺未来的探索和思考。

《中国艺术史九讲》

方闻 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8月

华裔中国美术史家方闻是欧美中国美术史风格学派的领军人物,成功使中国艺术史在美国一流大学扎根并成为一门重要学科。他以西方风格学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有效地构建了书画风格断代辨伪之结构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标准,把传统的书画鉴定提升为现代的有学理依据及可操作性的学科。本书收录他在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府所做的讲演录九篇。

【经典重版】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

[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著,黄潇潇 译,后浪出版公司2016年8月

这本30年来首次重新编撰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介绍了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600件精华藏品,呈现了世界各地6000年的视觉文化。全书由17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完成,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亲自撰写导言。每件艺术品都配以精美的图片和最新的说明文字,既可作为参观手册,也可当作艺术类读物。《纽约时报》评价,任何年级的教师都可以把这本指南列为认识全世界6000年艺术的入门指导读物。

《哈耶克作品集:

通往奴役之路》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 著,王明毅/冯兴元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

对于中国学术界,哈耶克的名字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耶克的著作就曾由我国学者滕维藻等人译出(《通向奴役的道路》,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后来也有译作引进,但数量并不多。《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世界性声誉就是由此奠定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重译了《通往奴役之路》,参考了滕维藻和朱宗风在1962年出版的译本,并增补了滕维藻译本中漏译或删除的部分。

《简单的逻辑学》

[美]D.Q.麦克伦尼 著,赵明燕 译,湛庐文化2016年8月

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将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是近年来超级畅销的一本逻辑学科普入门书,被评为香港中文大学40本英文经典之一,也是哈佛大学校内书店的皇冠书籍,还曾位列台湾诚品网络书店英文畅销书榜第一名。此次全新修订版本,独家收录了作者麦克伦尼“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 ,同时修订了书中68处翻译和错误的地方。

【文学】

《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铁凝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8月

这是铁凝任中国作协主席10年来的作品自选集,内有散文随笔、演讲、文学对话等31篇,讲述了与杨绛、马识途、汪曾祺、贾大山、张洁、井上靖、大江健三郎等大家的别样故事,也书写了在国际论坛上发出的“中国声音”,许多内容属首次发表;如最新完稿的长达8000多字与杨绛先生之间多年的动人往事。近年铁凝的旧书新做比较多,像本书一样的“新产品”非常难得,也可以说是她任职作协主席以来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日]谷川俊太郎 著,田原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8月

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当代诗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他为宫崎骏、手冢治虫的动画作词,给荒木经惟的摄影集和佐野洋子的画配诗,他影响了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北岛等无数人,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谷川与他的知音译者田原从其创作的诗歌中,共同遴选出120首(其中17首为新作首发)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广的篇目编选成本书。他的诗描绘自然、生命和爱,诗句满溢着清澈和温暖,但同时又有着永恒的孤独和诗意的感伤。

《骑越阿尔卑斯山》

盛林 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年9月

盛林,一个外表文静、内里浪漫的杭州女子。2009年,她为爱走天涯,与美国丈夫菲里普成就了一段跨国姻缘。赴美7年,盛林勤奋写作,已出版《嫁给美国》《洋婆婆在中国》《因为爱,飞往美利坚》等长篇纪实小说。她的作品真实细腻,行文活泼,被读者称为“快乐三毛”。这个“快乐三毛”,去年和酷爱骑行的美国丈夫一起参加了骑越阿尔卑斯山摩托车团。团里一共20个人,平均年龄60岁,最大的78岁,最小的45岁,全部是业余摩托车手。15天时间,他们骑越了大钟山、艾格峰、美女峰、楚格峰、马尔拉达峰等著名山峰70余座,无名高峰200余座,最高的海拔近4000米,全程骑行3000公里,其间发生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张抗抗和王旭烽共同推荐这本书。

本期主持

潘卓盈